本文目录
七星瓢虫的动作特点有哪些
(七星瓢虫别名:花大姐,新媳妇,金龟······)七星瓢虫的习性如下:
①七星瓢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②互不干扰,益虫和害虫之间界限分明。各自保持着传统习性,因此不论有多少七星瓢虫幼崽,都不会出现“混血”。
③繁殖,一只雌虫(七星瓢虫)565——4475颗卵,大约每天产卵75颗卵,大约最多可产195颗卵。
(本答案由小孩儿所给,不喜勿喷,谢谢!)
七星瓢虫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1、七星瓢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和外形。
2、七星瓢虫特征及生活环境。
3、七星瓢虫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4、七星瓢虫特点和生活特征。
1.七星瓢虫的形态特征: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状。
2.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1淡黄色点。
3.触角褐色。
4.口器黑色。
5.上额外侧为黄色。
6.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个较大的近方形的淡黄地。
7.小盾片黑色。
8.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两侧共有7个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白地。
9.体腹及足黑色。
10.七星瓢虫的生活习性:除了冬季外,户外蚜虫堆间均有机会找到前来觅食的成虫。
11.本种分布非常普遍,但是较少成群群聚。
12.七星瓢虫有较强的自卫能力,虽然身体只有黄豆那么大,但许多强敌都对它无可奈何。
13.瓢虫之间还有一种奇妙的习性:益虫和害虫之间界限分明,互不干扰,互不通婚,各自保持着传统习惯,因而不论传下多少代,不会产生“混血儿”,也不会改变各自的传统习性。
七星瓢虫的动作特点有哪些
七星瓢虫 (昆虫纲动物)
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它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为它的翅膀有七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在华北南部,俗称“花大姐”。
七星瓢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人工饲养七星瓢虫的成虫,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在70%-80%,成虫产卵时要求温度较高,可在25℃饲养。但饲养幼虫以平均温度20℃左右为好。


七星瓢虫有什么生活特点
七星瓢虫的下颚须是它的主要触觉和嗅觉器官。七星瓢虫经常在蚜虫的寄主植物上爬动、搜索,当下颚须触到蚜虫时,能迅速地用上颚咬住,将蚜虫吞食。如果下颚须没有触到,即使蚜虫就在它的眼前,似乎也不能发现。七星瓢虫成虫和幼虫虽都取食蚜虫,但因虫态不同,口器结构不同,取食方法也有差别。成虫取食时,通常将蚜虫咬住,经过口器的简单咀嚼后,将蚜虫躯体、附肢等完全吞下。大龄幼虫取食基本上和成虫一样。但初龄幼虫因口器小,吞食力差,取食时常在蚜虫体上咬一个孔,吸食汁液,最后留下蚜体残壳。一头七星瓢虫的成虫,平均一天吃棉蚜100-120头,吃菜蚜147头,吃杏蚜59头。幼虫食蚜量则因龄期的大小而不同,龄期小吃的少,龄期大吃的多。
七星瓢虫有吃卵和互相捕食的习性。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七星瓢虫成虫很容易吃掉已产下的卵块。即使有充足的蚜虫,它们也喜欢吃卵;幼虫则常互相捕食。同一卵块早孵出的个体,常吃掉尚未孵化的卵粒。大龄幼虫常吃掉小龄幼虫。蛹也常被成虫和大龄幼虫吃掉。 [6]
七星瓢虫虽然主要是吃蚜虫,但并不仅仅限于以蚜虫为食。中国北京的金山脚下,在秋天蒿草和荆条上并没有蚜虫,七星瓢虫成虫却群集其上,数量很多。经过仔细观察和消化道解削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发现七星瓢虫在早春不仅吃蚜虫,还取食小土粒、真菌孢子和一些小型昆虫。秋天,七星瓢虫则常常取食植物的花粉。
以上就是关于七星瓢虫的习性是什么,七星瓢虫的动作特点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以及七星瓢虫的习性是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