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在丰富的史料文献记录支撑下,如今仍要质疑两起屠杀事件的真伪,实在是有点“庸人自扰”了。
咱们先看看扬州十日的历史背景。
1645年,入关后的大清国皇叔,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开始马不停蹄的南征。
起初,满清大军还算顺利,但是到了扬州,竟然遇到了一块硬骨头——史可法。
绝境之中,扬州城全体军民多次拒绝了满清的劝降,坚持死战。
从4月18日一直打到了5月20日,下了血本儿,损失惨重的多铎才最终拿下了扬州城。史可法壮烈就义。
扬州之战是多铎在南征途中打的最费劲的一场战役。期间还阵亡了三个贵族将领、一个贝勒。出于极端报复心理,多铎决定放纵自己的人马,大肆屠杀。
按照当年一些史料的记载,在10天的屠杀中,至少有60-80万人遇难。
再看嘉定三屠。
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就是满清著名的“剃发令”。
早前,清军占领南京后,曾经出台过政令:
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也就是说,在当年的满清看来,剃发算是个“特权”,不受待见之人主动剃发表忠心还会被“唾骂”,普通小老百姓并不属于强制剃发的群体。
然而,不久之后,这项政策却发生了180度转变,成了全民强制性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1645年5月,原本已经同意清军“接管”的嘉定县(今上海嘉定区)民众,为了抵制“剃发令”,在乡绅侯峒曾、黄淳耀的带领下,自发组成乡兵,起义反清。
整个嘉定起义共维持了两个月,历经大小战斗几十次。
跟多铎一样,清军吴淞总兵李成栋也是费了老大劲,损兵折将惨重,才攻入的嘉定城。进而出于同样的报复心理,对嘉定民众大开杀戒,一天之内,死者的尸体就堵塞了河流,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
然而,在李成栋的队伍离开后不久,幸存的嘉定人又在一名唤作朱瑛的义士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他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反屠杀运动,处死了归降清军的汉奸和清廷过来接管的大小官吏数百人。
这时,还没走太远的李成栋大军又回杀到嘉定城里,再次进行无差别的大屠杀,并放火焚城,这是嘉定的“第二屠”。
到这儿,事儿还没完。二十多天后,一位名叫吴之番的南明将领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
之后,仍然没走太远的李成栋大军再次压境,把吴之番及其部队全部砍杀殆尽,又顺势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
以上就是大约致使十多万人遇害的“嘉定三屠”。
因为和“扬州十日”为同一时期,相邻地域发生的屠杀惨案,所以,两个事件一直被并称,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另外需要说的是,这位眼都不眨一下,就向汉族群众下了狠手的李成栋,原本是个明朝降将。因为在清军南征过程中表现踊跃,被任命为广东提督。
接着,情节又开始反转,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在对大明怀有异常“执念”的爱妾赵氏“挥剑自刎”的刺激下,大清广东提督李成栋竟然又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重新效忠败走广西的南明王朝。
嘉定三屠是上海嘉定哪个区
1、嘉定三屠是今上海嘉定区。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
2、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打。
3、嘉定城城破,李成栋下令屠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妇女们惨遭强奸。如遇抵抗,军队就用长钉把抵抗妇女的双手钉在门板上,然后再肆行奸淫。大屠杀持续了一天,直到尸体堵塞了河流,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李成栋率军离开嘉定城。
嘉定三屠发生在哪里
历史上的嘉定三屠,发生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时间大约是在1645年。嘉定三屠可以看成是清军入关之后,在中原犯下的两大暴行之一。清军入关之后,犯下的累累罪恶,数不胜数。他们制造的“嘉定三屠”惨案,更是灭绝人性。只是,这个“嘉定三屠”中的嘉定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呢? 公元1645年,也就是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的时候,清军入关已经不可阻挡,在短时间内攻下南京,当时,整个江南地区几乎都掌握在清军手中。后,嘉定城被攻破,为了统一中原,清 *** 颁布剃发令,强行勒令嘉定城的老百姓剃发。
此前,对于让 *** 剃头一事,清 *** 本是相当谨慎,持有保守态度的。史书《明季南略》记载,多铎进入南京之后,曾有这样的公告:
“剃头一事,本朝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 *** 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但是这个态度却在后来发生了转变。原因有二:一是政局出人意料的进展迅速,江南半壁臣服,除了东南西南,满清基本已控制了整个中原,安抚之策已达到目的;二是 *** 官员的推波助澜,一些业已归顺的官员们虽换了主子,倒也不甘寂寞,或自动剃发,以示忠心不二,或上书建议,以媚上谋取赏识。
于是,1645年6月,多尔衮颁发了“留发不留头”的严厉剃头令,称:“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向逆命之寇,必责重罪”。
剃发这样的大事,对于当时的 *** 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他们坚信“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可损伤”,满清入关之后,却将他们多年的信仰打破,试问谁能接受?所以,嘉定城的乡绅百姓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而清军的刽子手李成栋率领部下在嘉定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接连三次对嘉定城进行屠杀。历经杀戮的嘉定,早已在清军的铁骑之下沦为一个人间地狱。
而这个惨绝人寰的杀人事件――嘉定三屠的地点就是在现在的上海市嘉定区。嘉定在秦朝的时候,属会稽郡娄县;到了隋唐,嘉定被划在苏州昆山县;再到宋朝的时候,因“嘉定十年”得名,沿用至今。
嘉定三屠是什么意思
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军下江南,攻破嘉定,强令嘉定人民剃发。嘉定人民为反对剃发令,在黄淳耀、侯峒曾等领导下,坚守孤城,抗击清兵。8月底,清军将领李成栋破城后,下令开始屠杀,然后退出嘉定。在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超过两万人枉死。后来朱瑛重兴义旅,奋起抗清。9月中旬的时候,嘉定城又被清军攻下,再遭屠杀。十月初,原明把总吴之蕃反清失败后,嘉定第三次遭到清军的屠杀。嘉定城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惨遭三次大规模的屠杀,“时义民投河,水为不流;僵尸满街,血流漂杵”,史称嘉定三屠。三次屠杀,将近10万人民惨死在这场杀戮之中。 嘉定三屠的经过 1645五月初的时候,清军已经占领南京,当时的江南地区几乎处在清军的掌控之中。多尔衮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报后,即遣使谕豫亲王多铎,命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剃发令颁布后,嘉定百姓拒不从命,因为古人自古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毁或者剪掉。嘉定城著名乡绅侯峒曾(天启五年进士,弘光时任通政司左通政使)主张积极地起兵抗清,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以死明志。
于是侯峒曾联合黄淳耀等人奋起反抗,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嘉定三屠现场惨状
嘉定城在黄淳耀的领导下,重新用土石加固了城墙,并且四处请求增援。 八天后,援军终于赶到。但是,这支由蔡乔率领的队伍只有三百人,而且装备极差,跟必打不过装备精良的清军,转眼间就被李成栋的部队拦截击溃了。
侯峒曾、黄淳耀等人本来想借用城外乡兵扼阻清兵。可是,四乡乡兵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根本没有作战经验,人数虽多,实际上处于一种无序无领导的状态,难以同正规清军作战。双方才一交锋,乡兵就不战自溃。甚至在作战时,因为后退、逃跑等,常常出现踩踏现象。
不过乡兵经常能消灭一些小股的清兵,李成栋的弟弟就在乡兵的一次伏击中被杀死。李成栋恼羞成怒,亲自率领全部人马进攻城北的娄塘桥,将大部分集结在这里的乡兵全都杀死。
三天后的黎明时分,在隆隆的炮声中,李成栋下令攻城。次日城破,侯峒曾眼看大势已去,奋身投入池中,但还是被清兵拖出斩首,他的儿子侯玄演、侯玄洁也不能幸免。黄淳耀躲进一座寺庙,在墙上写下一段悲壮之辞后,上吊自杀。
出于野蛮的报复之心,李成栋下令屠城,清军“家至户到,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草从棘,必用长枪乱搅”,一心要杀个鸡犬不留。当时的惨景,有亲历者朱子素的《嘉定屠城略》作证:“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简直就是一幅活的人间地狱图。
但嘉定城的劫难依然没有结束。李成栋大屠杀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 他们回城后看到如此惨状,立即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义士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反屠杀运动,处死了归降清军的汉奸和清军委派的官吏。
同时,在嘉定城外,一支被打散的乡兵队伍聚集在葛隆和外冈,他们一旦发现那些剃了发的人,就将这些人当场处死。李成栋的一支小分队也被这群乡兵歼灭。李成栋狂怒下派了一支大军进入葛隆和外冈,屠杀了所有的居民。这两个城镇也被夷为平地。
清军杀得兴起,嘉定又惨遭“二屠”。据说,在“二屠”之后,嘉定的富人和穷人间已无区别。
半个月之后,原来南明的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竟在忽然之间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吴之番所率兵民大多未经过作战训练,很快就溃不成军,吴之番也提枪赴陈而死。李成栋军第三次攻城,不仅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
一个剃发令,一座老城,三次大屠杀。时也,幸也?嘉定城的百姓,为这个所谓的剃发令,冤死其中。清军的大肆屠杀,将嘉定城变成一座人间地狱。
以上就是关于嘉定三屠是上海嘉定,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全部内容,以及嘉定三屠是上海嘉定吗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