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黄鼠狼,学名黄鼬,是一种专门抓老鼠的野生动物,其实对人类很有帮助,由于具有非常强的报复能力,会释放一种让人和动物眩晕的气体,所以被人们称为大仙级的动物,俗称黄大仙。它也是保护动物,黄鼠狼是吃老鼠的能手,是农民最好的朋友,虽然偶尔会到农舍去偷鸡,但是一般是不会去的,不过一旦人类伤害过它们,报复心会很强。
扩展资料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但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而属于三有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三有野生动物适用于本法的规定,总体来说还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只不过级别低一些。
黄鼠狼为夜行性动物,尤其是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有时也在白天活动,通常单独行动。善于奔走,能贴伏地面前进、钻越缝隙和洞穴,也能游泳、攀树和墙壁等,除繁殖期外,一般没有固定的巢穴,通常隐藏在柴草堆下、乱石堆、墙洞等处。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吗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
黄鼠狼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属于“三有”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 3.1——无危(LC)。
黄鼠狼的种类
1、纹鼬
这种黄鼠狼背部长有一条狭窄的银色条纹,从枕骨几乎延伸到尾巴根部。它们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中国云南广西一带,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树林中,通常在白天活动。喜欢吃啮齿类动物,曾有人看见纹鼬和一个3倍大的板齿鼠打斗,并且成功将其制服。
2、山鼬
主要生活在高海拔环境中,通常在岩石苔原和草地林地里活动。从中亚一直到韩国都有分布。山鼬通常是夜间活动,但在白天也可能会出来狩猎。这种动物有非常好的视力,还能通过声音进行沟通,警告可能出现的捕食者。山鼬吃鼠兔和田鼠 ,对维持草原生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3、短尾鼬
原产于欧亚大陆,五十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进入北美,人们经常把它们和当地的长尾鼬搞混,其实看尾巴就很容易分辨。到了冬天,它们会换上纯白色的毛发,看上去充满灵性。
4、黄腹鼬
黄腹鼬分布于中国南方,多栖于山地森林、草丛、低山丘陵、农田及村庄附近。吃鸟,老鼠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同时也吃鱼、蛙、昆虫,偶尔亦取食浆果。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吗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黄鼠狼的保护等级如下: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Ⅲ级保护动物。
列入2000年8月1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等地方性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扩展资料
黄鼠狼的生活习性:
黄鼠狼是夜行性,尤其是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有时也在白天活动。相机捕获和直接观察表明该物种主要是昼夜活动,尽管它已被相机捕获并发现夜间更加活跃。
黄鼠狼通常单独行动,善于奔走,能贴伏地面前进、钻越缝隙和洞穴,也能游泳、攀树和墙壁等。除繁殖期外,一般没有固定的巢穴。黄鼠狼通常隐藏在柴草堆下、乱石堆、墙洞等处,嗅觉十分灵敏,但视觉较差,性情凶猛,常捕杀超过其食量的猎物。
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但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而属于“三有”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
黄鼬(学名:Mustela sibirica):是哺乳纲、鼬科的小型的食肉动物。俗名黄鼠狼。体长28-40厘米,尾长12-25厘米,体重210-1200克。雌性小于雄性1/2-1/3。头骨为狭长形,顶部较平。体形中等,身体细长。头细,颈较长。耳壳短而宽,稍突出于毛丛。尾长约为体长之半。冬季尾毛长而蓬松,夏秋毛绒稀薄,尾毛不散开。四肢较短,均具5趾,趾端爪尖锐,趾间有很小的皮膜。
生活习性
夜行性,尤其是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有时也在白天活动。相机捕获和直接观察表明该物种主要是昼夜活动,尽管它已被相机捕获并发现夜间更加活跃。通常单独行动。善于奔走,能贴伏地面前进、钻越缝隙和洞穴,也能游泳、攀树和墙壁等。
除2113繁殖期外,一般没有固定的巢穴。通常隐藏在柴草堆下、乱石堆、墙洞等处。嗅觉十分灵敏,但视觉较差。性情凶猛,常捕杀超过其食量的猎物。
以上就是关于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的全部内容,以及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