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西畴精神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具体做法:
1、弘扬“西畴精神”,就是要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凝聚攻坚克难的的磅礴力量,并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弘扬“西畴精神”贵在实践,如果没有实践,就没有艰苦奋斗,也不会形成“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内核。
3、要弘扬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的精神作风,从建强组织、配强班子、提升战斗上下功夫,把“西畴精神”转化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的强大精神动力。
4、要秉承西畴人民这种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的这种追求精神,在改革发展稳定、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主战场上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创佳绩,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扩展资料
意义:
1、西畴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为民情怀,充分彰显了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的责任担当精神。
2、西畴精神是一个探索求变、开拓进取、推动发展的过程,是引领西畴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闯关夺隘、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是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生产、发展能力的宝贵财富。
3、西畴精神为西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并不断取得积极的实践成果,体现出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音的宝贵精神。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公仆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政治协商、团结合作的民主精神,立规严纪、集中统一的看齐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赶考精神。
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从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到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一共621天。这621天,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作为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基本信息
党中央在这个小山村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党人在革命历程上铸就的一座精神丰碑,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一道,成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成为新时代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动力。
西畴精神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西畴,如果你愿意在网上查一下这个地名,就会感叹于造物主的无情和冷血,它竟然真的造出如此荒寂之地,并把人类安排在这样的地方生存。
“西畴精神”究竟是什么?其实它没有那么深奥,本质是勤奋,核心就是实干。
“西畴精神”不仅体现了贫困地区群众不甘落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更体现了全州干部群众在新时代奋发图强、追赶跨越的精神风貌。
西畴精神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西畴精神是以“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的精神。
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畴人民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勇于向石漠化抗争、向贫困宣战,用干的行动、干的壮举,求生存、求脱贫、求发展,以“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魄力,闯出一片生存发展的新天地。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和成效凝聚民心、聚合民力,激发贫困地区各族群众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和创造精神,孕育形成了以“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内核的“西畴精神”。
扩展资料:
意义:
1、西畴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为民情怀,充分彰显了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的责任担当精神。
2、西畴精神是一个探索求变、开拓进取、推动发展的过程,是引领西畴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闯关夺隘、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是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生产、发展能力的宝贵财富。
3、西畴精神为西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并不断取得积极的实践成果,体现出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音的宝贵精神。
以上就是关于西畴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西畴精神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的全部内容,以及西畴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