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水如何变成雪花
水形成雪的三个条件是:饱和的水汽、足够低的温度、足量的凝结核。
水变成雪的过程:空气中的水汽在饱和的状态下,遇冷,会变成大量的冰晶。冰晶遇到空中足够的尘埃,这些尘埃是凝结核。冰晶会附着在凝结核上,越来越大。当大到足够降落到底面,水就变成雪。
雪化了变成水,梅花咋办
水变雪过程
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成为雨滴的。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互相沾合又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说来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说来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水变成雪花的过程是什么变化
1、水变成雪的过程叫凝华。雪形成的条件是,大气中需含冷的冰晶核,充分的水汽,以及气温在0℃(冰点)以下。雪是从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结而成。
2、云中的低温使得水蒸气结成冰晶,当气温够低时,冰晶落到地面仍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雪在融化时会吸热,所以融雪时地面气温会比下雪时低。雪晶主要是在云中凝华增大的,首先在冷云中通过冰核的作用产生冰晶,通过凝华(冰晶过程)长大成雪晶,以后还能撞冻过冷水滴而长大。雪晶撞冻过冷水滴很多时,外形会改变。雪晶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同它们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更多关于水变成雪的过程叫什么原因,进入:
查看更多内容
空中的水汽是怎么变成雪花
雪花是空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成的。在一般情况下,水蒸汽先凝成水,然后才能结冰。雪花却是直接由水蒸汽凝结成的。这个过程也叫做“凝华”。当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变为过饱和时,就会在结晶核上开始结晶,然后逐步长大形成雪花。
它需要一些基本条件配合。大气里需要有着大量的水点,是要令大气饱和。同时,大气温度要徘徊在水凝结的温度 ,也即是摄氏零度。在空气中,水点需要黏附在一些物质才能凝固,大气里最容易找到的应该是尘埃了,不过烟雾甚至细菌也可以作为所需的凝结粒子。
![水是怎么变成雪花的,水如何变成雪花图1](http://img.pgywh.cn/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618/1687054475_648e688bb0d22.jpg)
扩展资料:
雪的作用
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雪是具有很好保温效果的物质,可以在寒冬保护植物不被冻伤,来年开春雪水融化可以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供水,大自然的力量绝对不是巧合,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
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以上就是关于水是怎么变成雪花的,水如何变成雪花的全部内容,以及水是怎么变成雪花的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