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缺惜福
“求缺惜福,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人生最佳境界”,这是晚清曾国藩的名言。
人生自古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醉半醒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人生不意常八九,可与人语无二三”。人生本身就是一场起起伏伏的歌舞剧,且勿过于执着,追求美满本身就是一种缺憾,严苛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惩罚,苛求别人本身就是一种过错。因此,生活往往是最求美满反而得不到幸福,追求圆满反而是遗憾重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视缺憾是一种常态,才能充分原谅自己的过错、失误,才能理解别人的过错、不足,才能正真拥有一个宽广的胸襟、拨打的胸怀,才能圆满自我,至圣至贤。
求缺的本质是认识到生活、事物的多面、多维,从一个角度、一个层次不可能究竟圆满,只有看低自己、不断求缺,超越每个时段的自我才能日趋完善自我;只有点点滴滴的珍惜拥有、感恩拥有、分享拥有才能升华自我,惜福有福。
求缺惜福的意思是什么
求缺惜福的意思是求缺即做事不必强求完美,惜福指凡事需知足,该句出自曾国潘,原句是“求缺惜福,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人生最佳境界”,意味着春风得意之后,常常会有意料不到的灾难。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其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巨大逆境磨练过的人什么表现知乎
把人生看得更透彻、不卑不亢、求缺惜福。
1、吃过大苦的人经历过苦难的人,把人生看得更透彻,把名利得失看得清淡。他们反而对自我反省,对人生有更多的体会。于是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2、′不卑不亢"也是重要特征,何为“不卑不亢”?就是指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有礼有节,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在孟子看来,这种人就是“大丈夫”,因为他们“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进退自如。
3、"求缺惜福",经历过苦难的人,常能结合大自然来悟透人生的许多真谛,因为天道和人道往往都是相通的。而且还是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员,也要遵循自然世界的“大道”。
自古人生最忌满的出处
农事活动都是按照24节气安排的,农谚说的特别准。我们这一代都说谷雨麦怀胎,就是谷雨节气,小麦开始扬花灌浆。小满时麦子穗饱满但还不十分饱满。下一个节气就是芒种,芒种三天见麦茬。就是芒种三天以后,小麦彻底饱满成熟就可以收割了。
既然芒种节气就是小麦彻底饱满成熟的时节,按理说应该叫大满,而且24节气里都是这样排的,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为什么不叫大满呢?
在中华文化里是非常忌讳满的。一旦满就要发生转折。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而未全开,未全圆,会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所以做人要“求缺惜福”。
曾国藩权倾朝野,位极人臣,却一直用这个道理告诫自己,“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为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缺斋”,以警示自己万事求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人的一生,缺是常态,满是短暂的一时。奋斗是常态,成功是短暂的一时。
我们冒着生命危险,艰难地在悬崖上攀登,一旦把大山征服在脚下,片刻的惊喜之后,你就开始意味到,再往上已经无路可走了。
不要抱怨付出和努力。我们追求的是成功,享受的却是奋斗的乐趣。
小满随想。
彩蝶入梦作于。
以上就是关于求缺惜福的意思是什么,缺惜福的全部内容,以及求缺惜福的意思是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