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二伏天是几月几号2021三伏
二伏天是几月几号2021
2021年二伏天时间表: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二伏第1天:2021年7月21日
二伏第2天:2021年7月22日
二伏第3天:2021年7月23日
二伏第4天:2021年7月24日
二伏第5天:2021年7月25日
二伏第6天:2021年7月26日
二伏第7天:2021年7月27日
二伏第8天:2021年7月28日
二伏第9天:2021年7月29日
二伏第10天:2021年7月30日
二伏第11天:2021年7月31日
二伏第12天:2021年8月1日
二伏第13天:2021年8月2日
二伏第14天:2021年8月3日
二伏第15天:2021年8月4日
二伏第16天:2021年8月5日
二伏第17天:2021年8月6日
二伏第18天:2021年8月7日
二伏第19天:2021年8月8日
二伏第20天:2021年8月9日
二伏天简介
中伏又称二伏:通常指的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六个庚日,那么中伏就为20天,今年是2021年,中伏大约就为20天。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尤其是到了三伏这些天,太阳日晒足,热量比较集中,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所以说夏季就是有些闷热的,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晒防暑为好。
二伏吃什么
二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段时间应该多吃一些降暑开胃的食物,比如薏米、黄瓜等,都能帮助养胃,补充身体水分。
1、西瓜
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热。
2、薏米
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3、黄瓜
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4、鲤鱼
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
二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
1、游泳,最避暑的锻炼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专家推荐了游泳运动,因为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此外,夏季在运动时间上也要有讲究。在气温较高、阳光较强时在户外运动,不但容易被晒伤,还会增加中暑、脱水等风险。因此,最好选择一早一晚到户外运动,即清晨和傍晚,这时气温相对低,阳光也不那么强烈。运动期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每隔10到15分钟,饮用100毫升到150毫升的水。
2、温水澡,消暑胜过冲凉
天气热,不少人会选择直接用凉水洗澡降温,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庄乾竹表示,伏天气温高,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代谢速度也较快,直接冲凉,会导致皮肤表面温度骤降,毛孔关闭,血管骤缩,体热无法散出。洗完后不仅不能起到解乏的作用,还可能让人四肢无力、肩膝酸痛,甚至诱发关节炎和慢性肠胃炎。因此,伏天最好还是洗温水澡,水温在35℃——37℃为最佳。这个温度比皮肤温高,却比体温低,非常适合消暑散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年人怕受凉,选择用较热的水洗,其实这样也不对。温度过高可能会使浴室中的含氧量降低,容易发生因缺氧导致的晕厥。因此,洗澡的水温要以温水为最佳。
3、绿豆,祛湿又健脾
伏天湿热较重,容易导致脾虚,要注意健脾护脾。沈雁英表示,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绿豆有健脾的功效,可以适当喝些绿豆粥祛湿健脾。我国传统医学还认为,绿豆煮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食疗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此外,应适当多吃些蔬果,特别是一些维生素含量较高的蔬果,如西红柿、西瓜、黄瓜等。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注意,这个季节要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速皮肤对于光的敏感性,加重对紫外线的过敏。
2023年哪天入伏第一天几点几分
2022年入伏是7月16日0:00:00,到7月25日为初伏,共十天。
2022年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2022年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2022年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民谚“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分别为6月26日(庚戌日)、7月6日(庚申日)、7月16日(庚午日)、7月26日(庚辰日)、8月5日(庚寅日),因此今年中伏有20天,整个三伏天总共持续40天,今年是加长版三伏天,夏天会很热。
暑伏是几月几号2021第二伏
2023年二伏是7月21号-8月9号,共计20天。
二伏是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中伏计算方法:
中伏之所以每年各不相同,和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有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紧接着就是中伏,而立秋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因为庚日每隔10天一个循环,因此初伏、末伏的时间是固定的,均为10天。但夏至和立秋之间不见得就是四个庚日,也可能为5个庚日。
如果夏至和立秋中间为4个庚日,那就意味着二伏天为10天;如果夏至和立秋间为5个庚日,那中伏就为20天。
三伏天来临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高于释放出去的热量,而这些热量每天都会积累,当积累量达到最大值后,中伏也就迎来了最热之时。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2023
2023年三伏天有40天,从2023年7月11日开始至2023年8月19日结束。
1、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初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初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
初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
初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银色情人节)。
初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
初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
初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
初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
初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
初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
2、中伏:7月21日-8月9日
中伏第1天:2023年7月21日。
中伏第2天:2023年7月22日。
中伏第3天:2023年7月23日(大暑)。
中伏第4天:2023年7月24日。
中伏第5天:2023年7月25日。
中伏第6天:2023年7月26日。
中伏第7天:2023年7月27日。
中伏第8天:2023年7月28日。
中伏第9天:2023年7月29日。
中伏第10天:2023年7月30日。
中伏第11天:2023年7月31日。
中伏第12天:2023年8月1日(建军节)。
中伏第13天:2023年8月2日。
中伏第14天:2023年8月3日(男人节)。
中伏第15天:2023年8月4日。
中伏第16天:2023年8月5日。
中伏第17天:2023年8月6日。
中伏第18天:2023年8月7日。
中伏第19天:2023年8月8日(立秋)。
中伏第20天:2023年8月9日。
3、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末伏第1天:2023年8月10日(火把节)。
末伏第2天:2023年8月11日。
末伏第3天:2023年8月12日(国际青年节)。
末伏第4天:2023年8月13日。
末伏第5天:2023年8月14日。
末伏第6天:2023年8月15日。
末伏第7天:2023年8月16日。
末伏第8天:2023年8月17日。
末伏第9天:2023年8月18日。
末伏第10天:2023年8月19日(中国医师节)。
出伏天打雷的说法
有句话说“出伏雷唱歌,连绵细雨滴到秋”,这句就意味着秋天会有很多阴雨天气。意思是,如果出伏天打雷下雨,那么接下来的整个秋天都会被阴雨天覆盖,频繁下雨,太阳天气很少。
一般夏至前后是雷暴天气比较频繁的时候,但是到了立秋之后这种天气就会变得很少,等到出伏基本都是只下雨不可能打雷。如果出伏还在打雷那就证明今年对流天气旺盛,意味着副热带高压正在往南撤退,北方冷空气持续侵入南方,冷热交汇出现持续性的降雨。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一直下雨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在出伏之后很多农作物都开始变黄,如果这个时候水分过于充足就可能导致农作物晚熟,也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粮食减产,物价上涨。
以上就是关于8月5号是几伏,二伏天是几月几号202三伏的全部内容,以及8月5号是几伏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