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白茶的始发地是福建吗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多。
福鼎白茶产地哪最好
福鼎白茶有五大核心产区:白琳镇、磻溪镇、点头镇、太姥山镇、管阳镇。
1、白琳镇
新中国成立后,福鼎国营茶厂白琳分厂成为中国著名的白茶产地。1968年,王先生发明了白茶新工艺,白茶出口任务全部由该厂承担。也是白琳功夫红茶的发源地。
2、磻溪镇
福鼎市最大的乡镇森林覆盖率95%,平均海拔500-800米,气温比低海拔地区低2-4℃。东临太姥山,南临白林镇,是典型的生态镇。
3、点头镇
点头镇是福鼎白茶贸易的集散地,很多重点茶叶企业落户于此。
4、太姥山镇
境内太姥山平均海拔600米,终年云雾缭绕。气温比山下低2-5℃。太姥山镇与磻溪、白琳接壤,森林覆盖率高,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茶叶。
5、管阳镇
管阳镇与点头镇相邻,最高海拔1113.6米。大多数行政村位于海拔600米以上。气候与低海拔地区大不相同。虽然茶叶生长速度慢、发芽晚,但品质好。管阳作为福鼎唯一的山地白茶镇,海拔高,雨量充沛,常年有雾,使得当地的茶叶生长具有先天优势。
白茶发源地
白茶(White tea),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这种茶是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中国白茶发源地在哪里
白茶的腹发源地在哪?在福鼎。茶的传说可追溯到隋唐之前。唐代陆羽在茶经引用隋唐永江屠静中医据记载。永嘉县永嘉县东300里有白茶山。近代查学者茶叶教育家。自查专家陈媛教授the在茶叶同时中指出。永嘉县峙东300里是大海。因为南山百里南山百里正是粤东的否定。
以上就是关于白茶的发源地,白茶的始发地是福建的全部内容,以及白茶的发源地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