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在古代称100岁老人叫什么
100岁老人叫什么期颐之年。
读音:qī yí zhī nián。
释义:指活到百岁之人。
引证: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翻译: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同类词语
1、花甲之年 [ huā jiǎ zhī nián ] 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例句:再过两个月王教授就入花甲之年了,几个学生正在商量怎样为他祝寿。王教授却抓紧工作,争取在六十寿辰前把书稿完成,作为永久的纪念。
2、古稀之年 [ gǔ xī zhī nián ] 七十岁的代称。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翻译: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自古很少见。
人一百岁叫什么
人一百岁叫期颐。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 曲礼篇》。
期颐出处语本《礼记 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 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郁达夫《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觞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颐即为颐养天年的意思。
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她。
一百岁称什么
期颐。
100岁是期颐、期颐之年: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例如,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她。
扩展资料:
老年人的其他称谓:
1、杖家之年:指50岁的男子。意思为年过五十可以在家拄拐杖。出自《礼记·王制》,又称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知命之年的意思是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2、杖乡之年:也称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指60岁的男子。意思是年过六十可以在乡邑里拄拐杖。
3、杖国之年:又称古稀、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岁的男子,意思是年过七十可以拄拐杖行走在全国范围内。
4、杖朝之年:指80岁的男子。意思是年过八十的老人,上朝见天子的时候也可以拄着拐杖了。这是周礼,以老为尊。拄拐杖是老者/尊者的表示。
5、鲐背之年:指90岁的老人。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
6、黄发:指长寿老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
老人一百岁被称为什么
期颐(qī yí ),指年龄在百岁及以上的老人。
一百岁。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期颐:百岁之人。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以上就是关于人一百岁叫什么,在古代称00岁老人叫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人一百岁叫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