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包粽子的米用热水还是凉水泡
1、包粽子泡米用什么温度的水都可以。如果比较着急,就选择用热水泡,如果不着急,可以用冷水慢慢浸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2、包粽子如果浸泡米,米不要过夜浸泡,一般来说,这种米浸泡3—4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
3、包粽子的米必需经过浸泡,因为米在水里会膨胀,这样制作出来的粽子口感才好,还可以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
包粽子黑米需要泡多长时间
1、包黑米粽子,黑米需要提前用冷水浸泡三个小时。黑米属于粗粮,这种食物外面有一层坚硬的种皮包裹,不容易被煮烂,所以在煮之前需要在冷水浸泡,这样黑米吸水膨胀以后,才更容易煮烂。
2、粽子的主要材料是黑米和糯米,这两种食物都比较坚硬,如果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煮,这样很难煮熟。一般来说,需要将黑米粽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冷水,之后用大火将其煮开,这样煮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让粽子更加软糯。
3、包好的粽子是不建议过夜的,这种食物包好以后,需要将糯米浸泡,主要是了将糯米泡发好,然后使糯米更加的容易被煮熟,吃起来口感更好,一般浸泡1-2小时左右即可,如果浸泡时间过长,很容易导致糯米中的营养成分流失掉,影响糯米的营养价值。
4、粽子煮熟之后就可以食用,这种食物是不需要提前浸泡一夜的,如果将熟粽子侵泡一夜,那么是很容易导致粽子变质的,其次就算是不变质,粽子的口感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粽子中进入了水分,会让粽子的口感变差。
包粽子的米要怎么泡 如何泡包粽子的米呢
1、江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
江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江米也不会很黏。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江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
只要每天坚持换水,江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2、糯米: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因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较差,包粽子前对糯米的浸泡会让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并提高粽子的口感。糯米泡一夜。
粽子的米怎么调味才好吃
在泡米的过程在空气中,千万不要让你暴露在外面。如果糯米暴露在空气中会粉化,泡好米会大大缩短蒸的时间。糯米最好不要泡过夜,一般情况下,包粽子的米泡三至四个小时足够,包粽子浸泡最佳时间为沥水时间为30分钟,浸泡时间为40分钟,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这样泡出的糯米做出的粽子,有光泽,具有粽子的香味。口感软糯香甜。
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提前一个晚上把粽叶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需要浸泡久一点(我通常会泡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中午)因为干的粽叶很脆,浸泡足够之后粽子才会有点韧性。
浸泡一个晚上之后,煮开水,把泡好的粽叶煮3分钟,可以提到消毒的作用,不用煮太久,稍微煮一下就可以捞起来了,然后把粽叶晾干备用。首先选择大米的问题,糯米现在市场上分长糯米和圆糯米,一般包粽子我们选的是圆糯米,因为圆的一般我们杭州都是江苏这边产的几乎接近本地糯米,糯性比较好,而长糯米,外形酷似泰国香米的不太适合包粽子。
找了一个大盆,泡了三包粽叶,每一包50片,收拾完毕就去睡觉了。糯米泡到今天12点钟开始包的粽子,棕叶和糯米泡的时间差不多,这样粽叶就不用再煮了,洗干净之后就可以用了,粽子包好之后,煮了大概一个半小时,粽子完全熟透,糯米包裹着肉香,和咸蛋黄的香味,就上一口特别的满足。
以上就是关于粽子米怎么泡,包粽子的米用热水还是凉水泡的全部内容,以及粽子米怎么泡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