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煮玉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煮熟吃
玉米煮开锅后10~15分钟时间可食用。
玉米香甜软糯,营养丰富,秋天正是吃玉米的好季节,此时的玉米淀粉含量高,早上煮着吃上一个,吃着特别香甜,不但饱腹感强,而且麟大大也喜欢吃。
玉米一般煮15-20分钟左右能熟,具体需根据玉米种类和烹饪器材区分。煮新鲜玉米,冷水下锅煮20分钟即熟。因为新鲜玉米本身水分较多,所以相对煮的时间要短一些,为了保证煮透,建议冷水下锅煮20分钟。
煮水果玉米,冷水下锅煮15分钟即熟。因为水果玉米通常比较小个,糖分较高所以比较容易煮熟,一般冷水下锅煮15分钟足够。
煮玉米一般用冷水下锅,不建议热水下锅。理由如下:
1、冷水煮玉米才能煮透。因为冷水煮玉米是缓慢加热玉米,而玉米本身淀粉较高受热较慢,所以冷水煮玉米可以更好的煮透玉米,而热水下锅玉米外层先受热定型所以内侧更难煮熟,不如冷水煮的透。
2、冷水煮玉米口感软糯。因为冷水煮玉米可以煮透玉米,玉米内外都可以一起进入加热状态,因此冷水煮玉米口感会更加软糯,而热水因为外层受热内侧不能再轻易受热所以内侧难煮熟,口感发硬。
玉米一般煮多久就熟了呀
正常情况下,普通的甜玉米和新鲜的玉米,煮开锅之后,10到15分钟就可以煮熟。如果是糯玉米或者老玉米及粘玉米,黑玉米等,那么需要再加5到10分钟。如果用高压锅煮玉米,在高压锅安全阀冒气后煮3-5分钟即可。
煮玉米一般是冷水下锅,利用冷水慢慢的加热,从而使玉米从外到内都能煮熟。
此外,玉米熟了之后不要长时间煮,因为时间过长,玉米的味道就会有点变淡,口感也变得比较差。加少量盐,可以提升口感,散发香味,煮前浸泡,可以减少煮玉米的时间。
玉米的种类
1、甜玉米
甜玉米是最受欢迎的一个玉米品种,又名蔬菜玉米,是禾本科玉米属农作物,其形态特征与普通玉米一样,但甜玉米的种子薄,且植株分为普通、加强和超甜三种。
2、糯玉米
糯玉米又名粘玉米、蜡质玉米,因籽粒中有较粗的蜡质状胚乳而得名,原产于中国,且植株的长势强健,株型紧凑,叶片颜色为深绿色,具有极高的抗病性。
3、高油玉米
高油玉米为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的含油量高,是专门用来榨油的玉米品种,但目前高油玉米在我国的产量较少。
4、爆浆玉米
爆浆玉米是一种用于制作玉米花的玉米类型,原产于美国,且制作的果穗和子实较少,子粒均有角质淀粉,质地较硬,而且籽粒的颜色丰富,有白色、黄色、紫色或桔红色斑纹。
5、彩色玉米
彩色玉米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是玉米中的一个杂交品种,其株高为100-150厘米,因籽粒颜色多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常在成熟后采集放置在室内用作观赏。
煮玉米需要多少时间可以熟
一般煮玉米大概需要25分钟,开锅后15分钟就熟了。
玉米开锅后15分钟就能吃了,这样的玉米有心香甜味,味道正好,但是很多老玉米就需要煮的时间久一些,因为不容易熟透,所以需要长期蒸煮,这样老玉米醇香的味道才会散发出来。肠胃不适,可以吃一些玉米来中和肠胃,还能很好的进补。
从抗自由基角度来看,美国康乃尔大学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的研究显示,在115摄氏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依次升高了22%、44%和53%,也就是说,加热越长时间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扩展资料:
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及谷氨酸等。动物实验证明,这些成分具有抗衰老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非洲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以玉米为主食,她们患肠癌的几率很低,可见玉米有防癌作用。另外,玉米含胡萝卜素的量是大豆的5倍多,对致癌物也有抑制作用。
营养素玉米含有赖氨酸、微量元素硒,有预防肿瘤的作用。
B族维生素玉米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烟酸等,对维护皮肤健美是有效的。
玉米营养价值高,每百克玉米含叶酸12微克,是大米的3倍;钾为238~300毫克,是大米的2.45~3倍;镁为96毫克,是大米的3倍;并含有谷胱甘肽、β-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硒、维生素E等多种抗氧化剂。此外,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
玉米开锅煮多久能熟啊
1、苞米开锅之后煮制时间是不固定的,不同品种的玉米煮制时间有所不同,要是普通的甜玉米和新鲜玉米,在开锅之后煮10-15分钟左右就能煮熟,而糯玉米、老玉米之类的,煮制时间会更长一些,需要15-20分钟。
2、苞米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玉米,它品种主要分为糯玉米和甜玉米这两种,我们在吃的时候通常以煮、蒸为主,这样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它里面的营养成分,让其口感更佳,而烀苞米实际上指的就是用开水煮苞米。
以上就是关于煮苞米开锅多长时间能好,煮玉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煮熟吃的全部内容,以及煮苞米开锅多长时间能好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