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撒旦是如何成为堕落天使的英文
说道恶魔,这是西方文化当中最为深入人心的邪恶形象。据说恶魔的形象来源于《旧约·圣经》,不过在《圣经》当中所描述的恶魔仅仅只有撒旦这一种形象。恶魔之王撒旦曾经反叛上帝耶和华,因此便全身燃气烈焰,从天堂堕落,经理了九个晨昏的堕落,最终落入地狱,成为恶魔。为了向耶和华复仇,撒旦经魔爪伸向人间,让恶魔充斥在人间,是上帝耶和华的头号敌对者。
撒旦的出身在不同的宗教著作中各有不同,在《圣经》中他是一条古蛇,在世界末日的审判时被上帝与众天使击败;在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中,撒旦的形象则是天使或精灵之长,他无所不备、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但因为骄傲自大,在天堂发起叛乱,被上帝赶出天国,成为了堕天使。
地狱之王
撒旦因为拒绝臣服上帝,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发起叛乱,经过三天的天界大战,撒旦的叛军被大天使米迦勒击溃,撒旦本人也全身着火,从天堂坠落。所有跟随他的天使都被上帝变成了丑恶的恶魔只有撒旦还保持着光辉的羽翼。此后撒旦成为地狱王,与上帝的敌对从未停歇。
亦真亦假的影子
路西法是基督教与犹太教中堕天使的名词,后世流传时将路西法这个名词做了拟人化。路西法作为堕落天使的首领,他的形象、事迹都参考、借鉴了恶魔撒旦的故事,因此基督教与犹太教中路西法即是撒旦。另一些宗教中路西法只是地狱中的魔王之一。
因蛊惑而失去的乐土
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并让他们生活在乐土伊甸园中,而撒旦在被放逐到地狱后,依然没有放弃反对上帝。他潜入到伊甸园中,化身为一条大蛇在梦中引诱夏娃,夏娃受到诱惑偷吃了禁果。虽然亚当为他们的行为进行了忏悔,但上帝依然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了伊甸园,后来还派出了神子去消除人类的罪与罚。
恶的诱惑
英国的约翰·弥尔顿根据撒旦引诱亚当、夏娃的故事创作了史诗《失乐园》。不过与传统的恶魔形象相比,《失乐园》中的撒旦更像一个反抗暴政、渴望自由的叛逆英雄。作品中用撒旦与上帝的光明与黑暗之战,比喻了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变革、斗争,体现了失乐园的主题。
地狱七魇土
七宗罪是天主教教义中的七个原罪,后人根据七宗罪创造了七个大名鼎鼎的恶魔形象,它们分别是象征傲慢的路西法、象征嫉妒的利维坦、象征愤怒的萨麦尔、象征懒惰的贝利亚、象征贪婪的玛门、象征暴食的别西卜以及象征霪欲的阿斯蒙蒂斯,人们称它们为地狱七魔王。
所罗门72柱魔神
所罗门是古代犹太王国的国王,在14到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有一本神秘学著作《所罗门之钥》流行起来。传说《所罗门之钥》是所罗门王亲自撰写,通过这本书,所罗门王可以召唤地狱中的72柱魔神。传说中所罗门智慧超群,但这部《所罗门之钥》其实是中世纪的术士们所撰写的「黑魔法书」,与所罗门王毫无关系。
恶魔的由来
恶魔(devil)一词的来源和神(divinity)一次属于同一语根,起源于印欧语的divi(女神)或deva(神);在波斯语中这一语根为daeva;在古代英语中,为divell;而在古代罗马,则是众神(divus)之意。
恶魔:恶魔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被认为是宗教文化里虚构的特别强大的魔鬼,实则是并不存在的。唯心主义者认为魔鬼为心魔,魔鬼在于自己的内心。总而言之,恶魔被一致认为是拥有超自然力量的邪恶存在代表形象。现今,常被社会刻画于文学影视等文化作品中。
天使恶魔是怎么形成的
天使,英文名称Angel,源自于希腊文angelos = 使者。 在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对天使的概念十分相近,它们是侍奉神的灵。神差遣它们来帮助需要拯救的人,传达神的意旨,是神在地上的代言人。天使的外形是人形(即是神的形状)会在身上发出光辉,头顶上方有光环,背后长有翅膀。虽然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曾目睹天使的出现。但天使本身是没有实体的灵体,实体化的例子实在少之又少,而且会消耗大量灵力。它如要以实体态出现而不消耗灵力,就只有附身(依凭)了。但因为天使是“纯净体”,不可以附身于任何生物的身上,唯一只可附 身在无原罪体上(无灵魂的生物)。天使是纯“善”的化身,所以绝对不 会容忍“恶”的存在,但也不算是人类的朋友。根据旧约圣经所述,天使会按照神的命令,对有罪的人进行苛刻严厉的惩罚。例如在一夜之间杀死了十八万五千亚述人士兵(《列王纪》),和令所有埃及人的头一胎和家畜死掉(《出埃及纪》)都是其中的例子。 当犹太人最终给天使命名时,将他们分为10类:圣者、快司、强者、火焰、火花、神使、王公、王子、影像、生灵。“圣者”指完全服从上帝意旨而成圣。“快司”在圣经中称“车辇”,显示他们有快速行进的本领。“强者”相当于《圣经》中的“万军”或“天军”。“火花”在圣经中称“星辰”,指数目之多,又指如星星一样明亮。“神使”相当于《圣经》中的“守望圣者”,表明他的责任,是世人的监督者。“王子”在《圣经》中称“神的儿子”。“生灵”,相当于《圣经》中的“仆役”。 恶魔 人类文化早期的泛灵论时代,多数宗教认为神是向善的,而有邪恶精灵或所谓恶作剧精灵造成灾祸。 进入多神教时代,人们相对于代表正义的善神而虚构出代表邪恶势力的恶神,认为善恶彼此共存、相互制衡。例如源于波斯及巴比伦等地的宗教主张善恶二元论,试图为人类揭示光明与黑暗两股势力的源头。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如萨满宗教中为人带来疾病等灾厄的“恶灵”等传说。 有些的基督教教派将一些其他民族崇拜的神都视为恶魔。在旧约圣经中多次提到埃及人、巴比伦人崇拜的神是邪灵,并认为以通灵术闻名的巫师是和邪灵沟通。到了新约圣经的时代,基督教认为神的敌对者堕落天使是恶魔的由来,并在宗教典籍中多次提到恶魔之王撒旦。 新约圣经的启示录认为:恶魔是堕落到人间的天使,主宰著黑暗势力,阻碍人类与上帝沟通,无所不用其极。恶魔(devil)一词的来源,和"神"(divinity)一词属于同一语根,起源于印欧语的divi(女神)或deva(神);在波斯语中这一语根为daeva;在古代英语中,为divell;而在古代罗马,则是"众神"(divus)之意。也就是说,在古代的传说和传奇中,神和恶魔常被混为一谈。而"神圣的"(divine)和"恶魔般的"(devilish)两个单词在希伯来文中被诠释为"有益"和"有害"
恶魔是怎样产生的视频
一、七宗罪的代表恶魔都及代表如下:
1、路西法(Lucifer):傲慢(Lucifer 是因傲慢,不愿向神子下跪引起耶和华不满)
2、玛门(Mammon):贪婪(财宝和贪婪的错误神)
3、阿斯蒙蒂斯(Asmodeus):色欲(激怒或是欲望的魔神的始祖)
4、撒旦(Sadan):暴怒(愤怒的化身)
5、贝露赛布(Beelzebub):暴食(苍蝇君主,圣经中以「鬼王」相称呼)
6、雷维阿坦(Leviathan):嫉妒(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
7、贝露菲格露(Belphegor):懒惰(原为亚述的魔神之一)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罪恶的来源有七种。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天主教教义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宗教格里高利一世的见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
以上就是关于恶魔的由来,撒旦是如何成为堕落天使的英文的全部内容,以及恶魔的由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