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包粽子的米得泡多长时间好
1、包粽子的米至少要泡3个小时,若是泡发时间未超过三个小时,不利于包粽子。包粽子前浸泡糯米的目的是经过浸泡后的糯米,会因吸收水分而发胀,从而增加了糯米之间的摩擦力,在包粽子时能够将糯米压得更紧实,不会出现漏米和包不紧的情况。
2、先将糯米清洗一下,再将水烧开冷却到三十度浸泡两小时。浸泡时,水的高度要没过大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有光泽,吃起来不仅口感好,还会有淡淡米香。
3、若来不及包粽子,导致米的浸泡时间变长,一定要换水,每天要更换清水2到3次,浸泡时间千万不要超过2天以上。
4、想快速泡糯米,可以在泡糯米时采用温水浸泡,这样会让糯米比较快速的软糯起来。因为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较差,而包粽子前对糯米的浸泡会让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的蒸熟时间,提高粽子的口感。
粽子米泡几个小时最佳包肉粽子用生肉好还是熟肉好
粽子米泡3到4个小时最佳。
包粽子的米最佳浸泡时间为三个小时到四个小时之间,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一般情况下,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因此,包粽子的糯米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当然泡上4个小时也是可以的。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到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即可。
包粽子的步骤如下:
材料准备:糯米、鲜肉、粽叶、酱油、姜片、白酒、盐、鸡精、纱线、盆、锅、盘子等。
1、鲜肉洗净切块,放酱油、姜片、白酒、盐、鸡精腌制。
2、糯米洗净放酱油、盐、鸡精搅拌均匀。
3、粽叶清洗干净。
4、把三片粽叶粘一块的大粽叶向内卷。
5、一层糯米、一层肉,最后放一层糯米。
6、粽叶向前拉,开口处朝左边,把多余的粽叶用指甲掐断。
7、找一片小一点的粽叶当插片。
8、把刚才包好的粽子反过来,翘起来的粽叶朝着自己,开口向上。
9、翘着的粽叶向外折裹住粽子下面那个最尖的角。
10、提拉上来的粽叶从粽子顶上绕过来。
11、抓住包好的粽子用纱线在粽子顶上绕一圈打结。
12、最后煮5个小时即可出锅。
粽子米泡几个小时最佳包肉粽子用生肉好还是熟肉好
粽子米泡三个小时左右为佳。
粽子包糯米的最佳浸泡时间为:排水时间30分钟,浸泡时间40分钟,米水比为1比2,浸泡水温30度左右。用这种方法浸泡的糯米可以做成粽子。颜色是白色的,有光泽。它有粽子特有的香味。口感粘度适中,细腻但不腐烂。
糯米的粘性储存在细胞中。如果你用清水洗净,然后立即包好粽子,即使是上等的糯米也不会很粘。由于粽子糯米直接蒸煮吸水性差,粽子前浸泡糯米会使粽子在蒸煮时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蒸煮时间,改善粽子的口感。糯米浸泡一夜。
包粽子的注意事项:
粽子的热量依其“大小”、“内容”不同有所差别,“肉粽”每个热量约含450至600卡,台式肉粽由385至671卡,平均495卡,而湖州粽则由400至520卡,平均459卡,肉粽的内容物当然也直接影响它的热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叉烧肉当配料,所含热量自然不同。
包粽子时,最好选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碱、少糖、多纤维)素材,增加粽子的纤维质,或将糯米混加普通大米,增加粽子的纤维。
另制作豆沙粽时,建议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可降低粽子的热量。裸粽热量较一般粽子少,每个热量约含210至250大卡;碱粽也因体积小,相对热量较小,热量在未沾糖前约为100至120卡,沾糖后则含120至150大卡。
“豆沙粽”每个热量约含500至600卡,在粽子王国中,它的热量可以数一数二,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粽多以猪油炒过,所以热量增加很多。
包粽子糯米最好是要泡多长时间才能吃
3小时。
包粽子所用的江米就是糯米,这是一种富含支链淀粉的米类,在烹饪之前用冷水浸泡至细胞壁胀破的状态,有利于支链淀粉糖化,从而使得粽子富有光泽,口感黏软好吃,一般浸泡时间约为3小时,如果有有条件的可换水接着浸泡6-8小时,但不要浸泡过久,否则营养流失较多,同时米粒煮熟后会过于软烂,口感降低,还容易出现久放变质的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包粽子的米泡多长时间为最佳时间,包粽子的米得泡多长时间好的全部内容,以及包粽子的米泡多长时间为最佳时间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