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汉字的三大特性是什么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与古埃及象形文字以及巴比伦楔形文字共同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作出了贡献。但埃及象形文字在一千四百年前就已消失,巴比伦楔形文字也早在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唯有汉字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依然独立于世界文字之林,这是因为汉字具有三大特性。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汉字的适应性
汉字的生命力首先源于它适应汉语的特征。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一般一个汉字一个音节,形、音、义契合汉语特点,完美的实现承担记录汉语的表达功能。汉字还契合汉语语序这一最重要的语法表达手段。例如“客上天然居”,可以从左读起,也可以从右读起,各有含义。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通过字词组合,文意清晰;词中有画,景中生情。
汉语有限的音节加上声调,可以有一千多个带调音节。但这远远不足以记录越来越多的新词新语。汉字弥补了口语的不足。“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非常和谐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汉语几千年来一直保持它稳定和灵活的特质。
汉语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的过程中,汉字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汉字具有非常强的组词能力。例如:以“鸡”组词,就有鸡眼、鸡胸、鸡头、鸡冠、鸡公、鸡皮、鸡骨、鸡心、鸡笼、 鸡群、木鸡、火鸡、水鸡、土鸡、金鸡、家鸡、锦鸡、白鸡、黑鸡、山鸡、天鸡、阉鸡等数十个词语,不仅构词十分便利,而且还能从汉字层面推断出词义。这在拼音文字记录的语言里很难做到。例如,英语一般就没用“chicken”(鸡)作为语素去组“鸡眼”Heloma、“鸡头”Foxnut、“火鸡”Turkey、“山鸡” Pheasant等词语。
汉语音节有限,无论是单音节词还是双音节词,难免出现同音现象。例如“gōng shì”,单独一个词音 ,究竟何指往往不清楚但是一用汉字书写,立即清晰明了:“公示、公式、公事、攻势、 工事、宫室”。这也是汉字生命力所在。
汉字源于图形文字,其方块形状留有图画的痕迹,书写时很容易以书写者的美感认识加以美化,成为艺术文字,进而发展出书法艺术。古典诗词曲赋讲究字数对等、节律对应。从《诗经》到汉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汉字形音义一体化的样式为汉语诗词节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形成了汉语独特的文学样式。汉语精巧隽永的对联和雅俗共赏的灯谜,无不依靠汉字的构式特征。总之,汉字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汉字的开放性
汉字具有开放性特征。汉字作为形音义立体组合的表意文字,其核心“字义”十分稳定;其书写“字形”可以根据时代发展不断简化或者繁化;其“字音”可以根据不同区域方言系统要求发音。无论“形、音”如何变化,意义终究不变。这一开放性特点,使得汉字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外的辐射延伸能力。
汉语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方言的语言。汉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整合不断分化的过程。汉字的最优之处就在于它能适应多方言需求,不管你用什么方言的读音去表述,其字义不变。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就记录了汉代十三种汉语方言。当今,汉语的七大方言(或称十大方言)内部还有68种次方言,其下还可分出85种片区方言。从汉语方言调查和人们的实际交往中可知,各方言之间难以互相听懂,就是本方言内部由于地区族群的差异,也存在你说我听不明白的现象,但这些都因为汉字的存在基本迎刃而解。无论各地使用什么方音,汉字的表意都是一致的。交流的一切障碍借助汉字一写就明白。各地方言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语音系统发音,表达出的意义却是一样的。汉字的超方言性,使丰富多彩的汉语方言得以传承,使汉民族各族群的特色得以保存,使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得以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百花齐放、充满魅力,汉字功不可没。
汉字不仅具有超方言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超语言的功能。汉字曾为国内许多少数民族借用,形成汉字壮文、汉字苗文、汉字侗文。历史上越南、朝鲜、日本等也都曾大量接受中国文化和中国移民,并借用汉字记录他们的语言。越南自古以来一直使用汉字。直到近代沦为法属殖民地后,才发展了新的拼音文字。朝鲜半岛长期使用汉字。四百年前才有了自己的拼音文字,不再使用汉字。汉字传入日本后,填补了日语没有书写系统的空白。日本官方早期正式书函、文献、历史、文化典籍都完全用汉字书写。近代以来,虽然日本也有主张废除或限制汉字的运动,但最终都无法改变日本人的汉字情结。
汉字的开放性,为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承立下汗马功劳,在亚洲构建了影响深远的汉字文化圈。
汉字的凝聚性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在这一历史长河中,中国分分合合,但最终都走向了统一,这和汉字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方面起的作用分不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北魏时期的鲜卑族领袖拓拔弘在军事上占领中国后,就要求鲜卑人必须会讲汉语写汉字,其后的元代清代统治者也是如此要求。汉字的凝聚性不容小觑。
汉字一直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中华文化的浩瀚典籍集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各种古籍能保持完整直到现在,汉字功不可没。从商周编年史、先秦诸子百家、司马迁《史记》和许慎《说文》,到清代的《全唐诗》《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汉字维系了统一的书面语,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传承。
汉字得到人们长期以来的敬重。几千年来,学校(私塾)的读书识字教学告诉我们,对语言文字要心存敬畏感。老祖宗告诉我们,字纸不能随意处理,否则是对孔子的亵渎。“敬惜字纸”的概念沿承了多少代人。人们尊师重教,尊敬语言文字,甚至出现语言拜物教现象。汉字的构式审美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思想。汉字展示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整体性、统一性,获得一代又一代人的良好传承。中国人历来都有见字识人之说。中国古代文人精神层面的修身,往往能通过书写管中窥豹。
汉字有哪些特点
汉字特点如下:
1、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2、从汉字书写系统的结构看,书写有规律,形差度(形体差异度)高,这是汉字书写系统的重要特点。
3、汉字具有必须的超时空性,在不一样的方訩有不样的读音,但字义基本相同,故不一样方言区可利用汉字互相理解对方。
4、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5、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一字一音一义。
6、汉字是可拆分的,因为大多数汉字是由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这就形成了汉语里特有的字谜与对联等艺术形式。
7、汉字是方块字,方方正正。反映了国人重正统的思维特点。
简介:
文字发展有三个阶段,象形文字、形意文字、字母文字。汉字属于第二个阶段形意文字,而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字母文字属于第三个阶段,比汉字高一个阶段。
作为形意文字,汉字的特点是,其单字表意,也就是说看见一个字,也许你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读,但你很可能通过汉字的几种构成方法,猜到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汉字有哪些特点
汉字的特点包括:历史悠久、由复杂转变为简单、语音与字形有联系、数量巨多。
1、历史悠久
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最早的汉字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距今已有4400多年的历史。汉字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行书等多个时期,形式和书写方式不断演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汉字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张名片,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可以说,汉字的历史传承和演进,是中华文化多元发展、民族融合、智慧输出的缩影。
2、由复杂转变为简单
汉字从它形成之日到现在,跨越了浩瀚的时间长河,它们的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一开始的图形逐渐演变为笔画,由复杂的笔画到现在简洁明了的形式。
例如,像“语”、“谑”、“面”等字从繁体到简体的演变,都把部分笔画去掉,减少了书写的难度,提高了汉字的使用效率。这一简化的趋势也源于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需求,而汉字的简化也使得汉字在数字化的时代得以更加便于使用。
3、语音与字形有联系
汉字来源于生活,具有很强的指代性。在传统上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可以从它的形状就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比如“衣”字旁的字,会想到这是不是和服装有关。
比如三点水的字,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和水有关。这是形式和意义的关系。还有的就是读音和意义的关系,像“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一读出来就会知道这是和声音有关的词语,这也是汉字特别神奇的一个地方。
4、数量巨多
汉字的数量巨大,汉字总共有九万多个,常用的汉字就有七千多个。最常用的三千个汉字就可以基本上覆盖日常生活所需汉字的所有领域,所以说,要掌握大概三千五百个汉字才能应对日常的学习和工作。
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汉字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立性强;
(2)汉字是音义二维的文字,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
(3)汉字构形有理据,可以进行结构分析。
以上就是关于汉字的特点三大特点,汉字的三大特性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汉字的特点三大特点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