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秦兵马俑的种类有哪些
1、车兵俑: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在战车上,除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职责。
2、立射俑: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
3、跪射俑: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
4、武士俑: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
5、军吏俑: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
6、骑兵俑:骑兵俑出土于一、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二号坑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7、御手俑:御手俑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兵马俑种类及介绍作文
兵马俑种类有:车兵俑,是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立射俑,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组成弩兵军阵。跪射俑,与立射俑组成弩兵军阵。武士俑,军阵主体。军吏俑,数量极少。骑兵俑,用于战时奇袭。驭手俑,驾驭战车。车马、鞍马,骑兵和车兵用的马。
兵马俑是是制成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兵马俑亦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世界第八大奇迹,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
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传统陶塑技艺,又给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辉煌奠定了基础,是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兵马俑有哪些种类介绍
1、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2、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3、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分几个种类
1、武士俑
武士俑是所有兵马俑类别中最为普通的一种,头绾圆形发髻,一脸严肃,身穿交领右衽长衣,外披铠甲,下身穿短裤,腿扎裹腿,有的穿短靴,有的穿方口齐头翘尖履。
2、骑兵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一手牵拉马缰,一手提弓,陶马背上塑鞍鞯,头上戴着络头、衔、缰。俑和马的大小与真人、真马相似,造型准确,形象逼真。马身长约2米,通首高1.72米。骑兵俑身高1.80米,立于马前,一手牵拉马缰,一手作提弓状。
3、步兵俑
步兵俑是秦陵兵马俑中的一种,头包发巾,身穿铠甲至腿部,带护膊,腿扎行藤,右手空拳半握上举,原持长柄兵器,神态显的十分威武。
兵马俑分布:
一号坑内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
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
二号坑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
三号兵马俑坑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68个陶俑和4马1车。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以上就是关于秦兵马俑种类,秦兵马俑的种类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以及秦兵马俑种类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