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大活、贡夕、申姜是什么药
大活又名独活、香大活、走马芹等,分布于东北及华北等地。呈长纺锤形,常分枝。根茎部表面密生横纹,顶端有茎痕或茎叶残基,根长短不等,表面灰棕色或暗棕色,有时显纵横纹及横长皮孔。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木质部黄色。气特异而强烈,味辛、苦。功能主治祛风解表;除湿止痛。主感冒;头痛;芽痛;风湿痹痛。
贡夕,药名未写完全,难以确认。疑是贡品泽夕,或是贡品川夕。
泽夕,是中药方中泽泻的简称。泽泻产于东北、内蒙古等地,。最好是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利水渗湿,泄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淋浊涩痛,遗精,脚膝痿软;炒泽泻,偏于和脾渗湿,用于痰饮,泻痢,头目眩晕。
川夕,是中药方中川牛膝的简称。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功能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申姜又名崖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分布广东、广西、台湾、云南。功效: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图片
中药骨碎补是水龙骨科蕨类植物槲的根茎。中医认为骨碎补有补肾,活血的功效与作用等等。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骨碎补的功效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
功效分类:补益药、补肾强骨药、活血止痛药。
科属分类:槲蕨科。
别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过山龙、石良姜、爬岩姜、石岩姜、碎补、树蜈蚣、地蜈蚣、黄爬山虎、麻鸡翅膀、搜山虎、肉碎补、猴掌姜、石连、石巴掌、毛姜、申姜、岩姜。
性味:苦;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效:补肾强骨;活血止痛。
主治: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聋;牙痛;久泄;遗尿;跌打骨折及斑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外用: 适量,捣烂敷或晒干研末敷;也可浸酒搽。
骨碎补的作用
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者,可与杜仲、附子、山茱萸等到配伍,以温肾强腰壮骨。常用于跌打筋伤骨折,瘀肿疼痛。内服、外用均可。内服可单味浸酒,或与自然铜、没药等配用。单用本品外搽可治斑秃及顽固性皮炎。
1、骨碎补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四两,怀熟地、山茱萸、茯苓各二两,牡丹皮一两五钱(俱酒炒),泽泻八钱(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每服五钱,食前白汤送下。(《本草汇言》)
2、骨碎补治打扑伤损:胡狲姜不以多少,生姜半之。上同捣烂,以罨损处,用片帛包,干即易之。(《百一选方》)
3、骨碎补接骨续筋:骨碎补四两,浸酒一厅,分十次内服,每日二次;另晒干研末外敷。(《泉州本草》)
4、骨碎补治牙痛:鲜槲蕨一至二两(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勿用铁器打煮。(《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5、骨碎补治金疮,伤筋断骨,疼痛不可忍:骨碎补(去毛,麸炒微黄)、自然铜(细研)、虎胫骨(涂酥炙黄)、败龟(涂酥炙微黄)各半两,没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胡桃仁半个,一处嚼烂,用温酒一中盏下之,日三、四服。(《圣惠方》骨碎补散)
6、骨碎补治腰脚疼痛不止:骨碎补一两,桂心一两半,牛膝三分(去苗),槟榔二两,补骨脂三两(微炒),安息香二两(入胡桃仁捣熟)。捣罗为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
7、骨碎补治耳鸣,亦能止诸杂痛: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暴干,捣末,用炮猪肾空心吃。(《雷公炮炙论》)
8、骨碎补治挫闪:骨碎补二两,杵烂,同生姜母、菜油、茹粉少许,炒敷患处。(《闽东本草》)
9、骨碎补治关节脱位,骨折:在关节复位或正骨手术后,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捣烂,加面粉适量,捣成糊状,敷伤处,二至三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骨碎补治斑秃:鲜槲蕨五钱,斑蝥五只,烧酒三两,浸十二天后,过滤擦患处,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药》)。
11、骨碎补治肾虚久泻:骨碎补适量,研为细末,每次6克,入猪肾内煨熟,食之。
12、骨碎补治跌打损伤,腰背、关节酸痛:槲蕨(去毛)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3、骨碎补治阑尾炎:鲜槲蕨(去毛)八两,切碎,加大血藤五钱,红枣四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骨碎补用药禁忌
1、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骨碎补。
4、《得配本草》: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2、《本草经疏》: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3、《本草汇言》: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骨碎补。
猜你喜欢:
1. 骨碎补的毒副作用
2. 透骨草的副作用
3. 补骨脂泡酒的方法与功效
4. 跌打活血散说明书
5. 飞天蠄蟧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养生茶怎么搭配
生姜可以加入养生茶里面,生姜味辛而微温,入肺经能散发风寒,祛痰、止咳、防外寒入侵,入脾能温中祛湿、化痰宽中。
下面给大家介绍六大生姜养生茶。
取生姜3-5片,红糖5-10克,少凯城生姜红糖水,也就是俗称的“姜汤”,驱寒暖胃。尤其是在风寒感冒的初期,及时喝一碗生姜红糖茶,驱寒、发汗效果不比药差。

生姜红枣茶
取生姜5-10克,红枣3-5个,红糖5-10克,加水烧烤。不但可以祛风寒,而且有补气益血的功效。

生姜蜂蜜茶
取生姜5-10克加水烧开,再加入5克左右的蜂蜜。可以排毒养颜,减肥瘦身。

生姜柠檬茶
取生姜5-10克加水烧开,再加入柠檬3-5片进行泡制。有助于缓解便秘,还能刺激胃肠道蠕动,加速新陈代谢。常喝生姜柠檬水,还能够起到预防癌症和高血压的作用。

生姜甘草茶
取生姜10克,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烧开。甘草与生姜配合,具有疏风散寒、和中止呕的功效。
碳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作用:增进食欲、促消化,杀菌,镇吐等。功效:活血驱寒,温肺止咳等。申姜根茎扁平条状,常弯曲,有分枝,长5-15厘米,宽1-1.5厘米,厚0.2-0.5厘米。
1、增进食欲、促消化:口嚼生姜,可引起血压升高。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
2、镇吐: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3、活血驱寒: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用生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活血驱寒,防治感冒,自古就是风寒感冒的食疗良药。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4、杀菌:体外实验表明,姜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申姜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植物名又存什么用途的全部内容,以及申姜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