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安吉白茶的来历简介
唐朝初年唐高宗御赐卯山仙茶为贡茶。且在全国各推广种植,但因气候、温度、湿度等原因,均不行产,仅处州卯山周边和杭州金光寺庙得能种植成功。
唐开元八年,也即公元720年,叶法善105岁凡尘之命圆满而化去。
唐玄宗得知叶法善仙逝,下诏褒悼,赐谥号为越州都督,还亲自为叶法善撰写了《步虚词》:清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碧寒窗,滴露研朱点周易。
唐开元二十七年腊月,唐玄宗为叶法善御制《叶道元尊师碑记》。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庚子六月二十五日,宋徽宗封叶法善为“致虚见素真人”,易宣阳观为冲真观。
宋代徽宗皇帝赵佶(1082~1135)酷爱饮茶,精于茶道,善于点茶。在北宋大观年间,著有一部《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里面的白茶指的就是卯山仙茶。
安吉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为当地金光寺庙产( 《县志》),后不知所终。
也就是说安吉白茶其它是唐朝贡茶卯山仙茶的后裔。
徽宗御赐白茶为天下第一茶。
白茶的文化背景
在白茶文化方面,你有哪些了解?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白茶的含义白茶由来自山茶属植物的新茶叶和嫩芽组成,每年春季仅在中国福建北部地区能够收获。叶子通常在3月中旬至4月初采摘,并且仅在不下雨或不潮湿的日子里采摘。白茶得名于一种覆盖着叶子和未开封的芽的银色绒毛。
二、白茶的历史人们认为白茶是在宋朝发现的,然而,更早的对白茶的谈论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当时的历史上,白茶的制作体验与今天大不相同:早收的白茶只出现在压饼中,碎茶泡在陶壶中。
虽然白茶在宋朝得到普及和广泛推崇,但直到最近,它才为世界其他地方所知。只有皇室成员才被允许饮用白茶。
直到明朝,朝廷才规定只有散叶白茶才能进贡皇帝,从而永远改变了我们对白茶加工及其制备的理解。
三、白茶的类型白茶可分为五种不同类型:银针、白牡丹、贡眉、长寿眉和大白茶。
五款中,银针和白牡丹的品质最为上乘,是茶艺馆仅有的白茶品种。目前白茶是按照清朝年间传承下来的严格标准手工采摘的,提供新鲜、醇厚、甘甜的金色茶汤,完全没有涩味。
当然,我们相信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鼓励您尝试并找到自己的最爱;无论是单一来源的白茶,如这里提到的一种茶,还是我们的标志性白茶混合物之一。
四、白茶的冲泡方法最好用八十度的水冲泡白茶,太热的水会导致叶子煮过头并变涩。为了获得最佳风味,建议只将白茶浸泡 一到三分钟。虽然一些白茶可以重新浸泡,但不建议这么做,因为第二次或第三次浸泡可能影响白茶的芳香气味和口感。
福鼎白茶的起源与故事
现代的福鼎白茶工艺,起源于1885年,先有了白毫银针的称呼。到了1912年至1918年之间有了白牡丹。1965年左右有了寿眉的称呼。福鼎白茶由于受地域限制,产量极少。到目前为止年产量才8000余吨。也正因为如此,福鼎白茶从2010年开始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福鼎白茶在2007年之前,大多都是出口为主,由于它是由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两种特殊的树种当原料,按照许多中药的晾晒方式制作成茶,而让它具有了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在民间俗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具有三降三抗,美容养颜,清热降火等功效。
在2007年过后,政府大力的扶持,让福鼎白茶从外销转为内销,从此福鼎白茶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特别是从2010年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后,我们当地许多企业,跟随政府的步伐,全国性的宣传,让福鼎白茶更是如日冲天。
白茶是如何起源的呢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清嘉庆初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十五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产品。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以上就是关于白茶由来故事,安吉白茶的来历简介的全部内容,以及白茶由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