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写的
《救荒本草》是明朝的。
《救荒本草》是明代早期的一部植物图谱,作者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
全书分为五部,共记载植物414种,计草部245种,木部80种,米谷部20种,果部23种,菜部46种。其中276种为以往本草书中所未见者。所录植物有图有说,图文并茂。文字说明包括别名、产地、性味、毒性、加工制备、服食方法以及介绍当时用以治病的经验或作某种药物的代用品等。
流传影响
版本很多,国内现存有十五六种。《救荒本草》原书两卷,永乐四年(公元1406)由作者刊行于开封,该版本已亡佚。嘉靖四年(公元1525)山西太原第二次刊刻,即今流行最古刻本,传刻时分为四卷。
本书对今天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也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中华书局据嘉靖四年刻本影印出版。日本享保三年(公元1716)和宽正十一年(公元1799)两次重刻。美国植物学家李德(A.S.Lead)在《植物学简史》(1972)中赞誉《救荒本草》绘图精细,超过当时欧洲的水平。英国药物学家伊博恩(Bernard E.Read)将本书译成英文。
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的书
《救荒本草》是明朝早期出现的,书中描述了植物的形态,展示了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和医药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书中记载了414种植物,其中有草类、木类、米谷类、果类等,每一种都配有精美的刻图。
救荒本草是明朝的
《救荒本草》是明朝早期出现的,作者是朱橚。书籍内容描述了植物形态,展示了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其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和医药学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救荒本草》大约成书于1406年,书中记载了414种植物,其中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每一种都配有精美的刻图,并且详细的描述了每种植物的产地、外观、味道等基本状况,对植物学和医药学有很高的价值。
《救荒本草》的版本有很多,国内现存有十五六种,其原书有两件,永乐四年由作者刊行于开封,这个版本已经失传。嘉庆四年山西太原第二次刊刻,是现今所见最早的刻本,嘉庆三十四年开封人陆东又根据第二次刻本重刻。
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的书
救荒本草是明朝的。
《救荒本草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业用书,作者在书中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方面做出了极为全面的总结,是一部明代早期的集植物学、农学、医药等科学的综合性书籍。
《救荒本草经》全书共分上下两册,记载植物共414种,其种类共分为5大部分,包括草部245种、木部80种、米谷20种、果部23种,菜部46种。
流传影响
版本很多,国内现存有十五六种。《救荒本草》原书两卷,永乐四年(公元1406)由作者刊行于开封,该版本已亡佚。嘉靖四年(公元1525)山西太原第二次刊刻,即今流行最古刻本,传刻时分为四卷。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开封人陆东又根据第二次刻本重刻,然误认为此书为周宪王即朱橚之子朱有炖所著。徐光启曾把本书合文收入他的《农政全书》荒政部分。
在本书影响下,明清两代先后有十部救荒著作问世,如王西楼《野菜谱》、周覆靖《茹草编》、鲍山《野菜博录》等,《救荒本草》的内容被大量摘引。
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写的
《救荒本草》是明朝的书,它是明代早期的一部植物图谱,作者是朱橚。书里描述了植物形态,展示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这是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
《救荒本草》简介
《救荒本草》原本以救荒为要旨,详细描述414种植物的特性、食用部分及其食用方法,其中138种在以前的本草学书籍中已见记录,276种是新收录的。当中草类植物占245种,木类植物占80种,禾谷类植物占20种,果类植物占23种,蔬菜类植物占46种。并且为每一种植物注释了产地、外观、特性、味道等诸方面的基本情况。书中还附有插图,便于读者记忆与辨识。由于以上种种贡献,《救荒本草》在中国植物学史、医药学史上均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朱橚(1361年10月8日-1425年9月2日),南直隶凤阳(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宗室,医学家。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生母待考证(因与朱棣同母,且朱棣本身生母存疑,故其生母可能性有二。孝慈高皇后马氏或碽妃)。
洪武三年(1370年)封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为周王,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洪熙元年(1425年)薨,谥号“定”。朱橚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又组织编著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作品,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的人写的,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写的的全部内容,以及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的人写的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