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泼水节的由来简单介绍60字
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在当时,泼水节被称为“泼寒胡戏”。之后“泼寒胡戏”经过波斯和印度再次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在泼水节当天人们会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被泼水的人都会获得好运。
相关介绍:
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现已固定在公历4月13至15日。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游行、文艺汇演、电影晚会、展览和物资交流等新内容。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都在每年公历4月中旬欢度此节。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又称浴佛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4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泼水节的由来是一个悲伤亲情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去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侍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好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气愤之下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追悔莫及,于是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的雕像。
在每年的清明节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干净,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泼水节。
傣族的泼水节是在什么时候
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传统节日,跟过年一样非常隆重。泼水节最早出现在印度,后来因为佛教的传入,并且对傣族地区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泼水节这种民族习俗也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还在延续。傣族人民结合了自身民族神话于泼水节活动里,让泼水节更加具有传奇色彩。
一、泼水节的来源关于泼水节的传说有很多种,其中一个说法就是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的一个傣族村寨,因为树林发生火灾,很多村民都要被大火吞没。而这是一个叫做李良的傣族人为了保护村庄。不顾自身安危,从金沙江不断的挑水去灭火。最终将大火熄灭,让村民得救,而李良也渴倒在山头上。为了感谢李良,村民们打来清水给他喝,可是李良喝了99桶水也依然很渴。最后李良跳入金沙江中变了龙离去。于是村民通过泼水来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来年新春的祝福。
二、泼水节的流程泼水节到来之前,村民们会到附近的山上去采摘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泼水节当天,傣族的少男少女们就装扮好,先去寺庙烧香浴佛,然后再拿采摘的花蘸水开始互相泼水。泼水节里面,水在空中自由滴落,象征着民族平安。如果是一对年轻男女的水珠,那么就代表着甜蜜的爱情。而泼水节也成为了傣族人民的欢乐活动。泼水节除了会泼水之外,还有放孔明灯,赛龙舟,跳舞,诵经等活动。
三、泼水节的社会意义除了傣族之外,其他的少数民族也会有泼水节这个习俗。而关于泼水节的传说,也是各个民族在融入自己民族文化中的神话特色后加工的,所以以各个民族关于泼水节的说法都不一致。
泼水节的来历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
泼水节:
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起源: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泼水节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的色彩。
节日活动:
“放高升”和放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在节前就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高射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入夜,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诸葛亮。
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泼水节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附: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就是关于傣族泼水节的由来,泼水节的由来简单介绍60字的全部内容,以及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