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是什么
多普勒效应是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受到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并不相同的现象。远方急驶过来的火车鸣笛声变得尖细(即频率变高,波长变短),而离我们而去的火车鸣笛声变得低沉(即频率变低,波长变长),就是多普勒效应的现象,同样现象也发生在私家车鸣响与火车的敲钟声。
这一现象最初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42年发现的。荷兰气象学家拜斯·巴洛特在1845年让一队喇叭手站在一辆从荷兰乌德勒支附近疾驶而过的敞篷火车上吹奏,他在站台上测到了音调的改变。这是科学史上最有趣的实验之一。
多普勒效应从19世纪下半叶起就被天文学家用来测量恒星的视向速度。现已被广泛用来佐证观测天体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拓展资料:
具有波动性的光也会出现这种效应,它又被称为多普勒-斐索效应。因为法国物理学家斐索(1819~1896年)于1848年独立地对来自恒星的波长偏移做了解释,指出了利用这种效应测量恒星相对速度的办法。光波频率的变化使人感觉到是颜色的变化。如果恒星远离我们而去,则光的谱线就向红光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如果恒星朝向我们运动,光的谱线就向紫光方向移动,称为蓝移。
参考资料:
【1】《科学》九年级(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7-5617-3374-7/G·1802
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速的原理是什么
声源和观测者存在着相对运动,当声源离观测者而去时,声波的波长增加,音调降低,当声源接近观测者时,声波的波长减小,音调升高。音调的变化同声源与观测者间的相对速度和声速的比值有关。据实验结果证明这一比值越大,改变就越明显,这就是所说的多普勒效应。
拓展资料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主要内容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蓝移blue shift);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红移red shift);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恒星光谱线的位移显示恒星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除非波源的速度非常接近光速,否则多普勒位移的程度一般都很小。所有波动现象都存在多普勒效应。
参考资料: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是什么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
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多普勒雷达相关组成
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伺服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机、雷达数据处理机和数据总线等组成。
脉冲多普勒雷达通常采用较高以及多种的重复频率和多种发射信号形式,以在数据处理机中利用代数方法,并可应用滤波理论在数据处理机中对目标坐标数据作进一步滤波或预测。
什么是多普勒效应?什么是红移现象、蓝移现象?
1、多普勒效应 (Doppler effect) 的概念:
该理论是为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
2、多普勒效应的形成原理:
多普勒效应主要内容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高(蓝移blue shift:往蓝光,即高频方向移动);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红移red shift往红光,即低频方向移动);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红移(或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以及变化。
声音以及光线都遵循多普勒效应原理。比如,高铁列车在迎着我们的方向鸣笛使来,我们会听到十分高亢的鸣响,而在经过我们的身旁,鸣笛的声音会迅速暗哑下来,这就是多普勒效应在声音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恒星光谱线的位移显示恒星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除非波源的速度非常接近光速,否则多普勒位移的程度一般都很小。所有波动现象都存在多普勒效应。
3、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如今多普勒效应的应用范围还是挺广泛的,就像医疗方面的应用,比如彩超,超声波的发射和接受,还有信号处理方面,这些都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技术和原理,然后进行采血之后等组织出来的设备。
以上就是关于多普勒效应原理,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多普勒效应原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