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九品中正制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吗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选拔人才的方式: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
九品中正制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制度。具体是指,朝廷将人才的推举权,交给大中正。大中正由各州郡推选。并且大中正要在朝廷任职,其名望地位都要达到要求。大中正产生后,再由各郡官吏推举小中正。中正是评品人才高低的官职,但对于当时人才的调配却有相当大的处置权。这样无疑加上了皇权对于地方的控制,使全国的人才集中到朝廷任职。 显而易见,相对于两汉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有它的优势。察举制的确立是在光武元年(134年),察举制是由地方的官吏,经过考察,选拔人才给中央。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举制度,需要经过举孝廉、茂才、察廉等,人才被选配到朝廷任职,仍需经过统一的测试。 而这种人才选配的制度,到了东汉末年就变得捉襟见肘,自董卓进京之时,皇权已经名存实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让皇权成为一种摆设,诸侯们各归其主,谁也无法干预谁。 这样很难再实行察举制,况且地方上也是一片混乱,原有的乡村甲制也无法进行,举孝廉更是无法实施,人才的任用已经出现危机。尤其是当时的重武轻文,让地方的世家大族很是不满。在此关键时刻,曹丕采取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更好的缓解了当时的矛盾,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九品中正制在选拔人才上更有优势。 上文提到了大中正和小中正如何产生,那么中正如何选拔人才呢?就是由中央统一发放人才调查的问卷或者表格,将人才分为九种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大小中正们,会将全国的人才,无论是否出仕,都登记造册,并且详细的记载每个人的年龄、籍贯、才学、品行等。最主要的是要分品第,也就是鉴定他们属于哪一种等级的人才,并且加上评语。小中正辅助大中正,将调查表审核复议,呈交给吏部,再由吏部选择官吏的升迁与罢免。 九品中正制初期,使当时混乱的格局下,人才的选拔有了一定的标准。其实它也是采取了地方各种意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两汉察举制的延伸。但却极大的缓解了世家大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改变任人唯才、任人唯亲的不良习惯。 有利于世家大族举荐人才,最主要是有利于皇权对于地方人才的控制。毕竟大小中正选拔人才时受制于中央,与两汉的察举制相比,由地方向中央提供人才,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制度,也为曹魏赢得世家大族的支持,统一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品中正制的问世,选拔人才的改革。 用品第评定的方法来选择人才,其实始于曹操。当时天下纷争,社会动荡,曹操对于豪门望族有不少的压制举动。因为曹操并非出身名门而是宦官集团的后人,当时很多世家大族有点瞧不起他。 压制地方豪门望族,就成为必要的举动,曹操破坏朋党交游便是有力的举措。后来曹氏政权把中正官引进来,作为品鉴人物升迁的标准,便是另一大进步。而曹操也经常接受身边的人举荐人才,比如荀彧举荐了荀攸、钟繇、郭嘉、陈群等人才。 但九品中正制,是在曹丕称魏王以后,接纳陈群的建议最终制定的。公元220年(黄初元年),九品中正制被正式提出。《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九品中正制的问世,迎合了曹魏政治军事上对人才的需求。早在曹操时期,就已经颁布了唯才是用的政策,而九品中正制的初期,也更偏向于一个人的才学,尽管世家大族是不能够忽略的。战争的焦灼,国家的动荡,乱世时期已经将九品中正制定型。 九品中正制不同于汉代的察举制,后者往往是针对一个人德才的偏好,中正制则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这里的品是依据个人的家世德才、自己行状的一个综合鉴定。一品实为虚位,可以说二品已经算是上等,乃至三、四品仍属于上品。这里的中正品与官品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早在九品中正制初期。中正的定品多以乡论为主,中正以郡为基本,其实郡里的中正,才真正发挥作用。而他们又往往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州中正都只是作为总结定性罢了。所以曹魏初期,该制度没能更好的为中央的豪门望族提供更多便利,但到了曹芳后期,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 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及对于选拔人才的利弊。 州中正的设立,标志着九品中正制进入新的阶段。《晋宣帝集》: 有司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案九品之状,诸中正即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 但到了两晋时期,郡中正由州中正推荐,这与初期由地方官员推荐,有很大的不同,而司徒也正式参与大小中正的选派。也就是说,中央进一步把人才的任用、品第人才的标准,更大程度上收归中央管制,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 这样的演变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却未能阻止中央的豪门望族窃取大权,伺机扩大其影响范围,发展党羽。他们操纵地方乃至中央的人员调配任用,没有实力的世族,或者说不居官位的世家大族,逐渐被削弱。最终导致朝廷的豪门望族(门阀士族),控制着大权。 最终演变和消亡。 三国魏晋时期,官员的调配任用,偏门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豪门望族的子弟,即使在弱冠的年纪,可由吏部直接选配做官。再不必经过两汉的察举制,这标志着九品中正制的定型。 《晋书·郑袤传子默附传》记载: 初,(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 然而到了东晋时期,这种制度愈演愈烈,依据相关资料的记载,西晋时期考察192中,约有56人可以入仕做官。而到了东晋时期,209人入选,就有118人可以入仕。再加 *** 豪门望族对于州中正和郡中正的控制,标志着九品中正制已经成为名门望族扩大实权的工具,他们只注重门第却轻视才能,发展党羽。这样的演变,已经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皇权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门阀士族实力也逐渐的强大起来。 东晋末年,九品中正制成为一个摆设。中正任人唯亲,只衡量门第,可以说门第越好,获得的品就越高,寒门士族想入仕,真的是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或者说公有公门,卿门有卿。 总结:九品中正制对于曹魏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的出现重新确定了另一种选拔人才的标准。在它发展的初期,加强了皇权对于地方人才的控制,剥夺了察举制中州郡长官对于自辟僚属的权利,它的影响和作用都是积极的。 但到了发展的中后期,朝廷的豪门望族,逐步控制州中正,能获得二品的,几乎都是门阀士族。这样名门望族就窃取了官员的任用权,最终导致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忽视,而豪门望族们也可以借此来发展他们的势力。 到了南朝时期,魏晋间的远祖名位,反而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中正的品第却成为无足轻重的事。北魏初期以及中期未能实行该制度,到了隋唐时期门阀制度逐渐的衰弱,该制度最终消失,最终被科举制度所代替。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实行的。目的是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以魏代汉,从而听取世家代表陈群的建议,实行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内容如下:各州推选大中正一人,各郡设小中正。中正负责品评人物。在曹魏时期,中正由州郡自己推选,但晋以后,中正都由中央的司徒任命。这就把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品评有三个标准:家世、道德和才能。依据这三个标准,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依次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品评结果呈递给司徒府复审,司徒府再呈递给吏部。吏部根据品评结果决定是否予以任用,升官还是贬官。品评每三年进行一次。
实行九品中正制的背景如下:当时盛行乡里评议,品评人才的权力在地方豪强的手里。曹魏想要实行像科举制那样的考试制度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世家大族势力强大。曹魏又面临外患,必须依赖世家大族来维持统治。曹魏能做的就是把品评人才的权力集中到政府手里,但是品评人物的时候把家世作为标准之一,这可以看作是曹魏对世家大族的妥协。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九品中正制的中正由世家大族子弟担任,所以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门阀士族手中。在门阀士族的操控下,家世慢慢成了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标准。被评为上品的都是世家大族,被评为下品的都是平民子弟。一开始定立的品评标准成了一纸空文。九品中正制已经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而且在中正制的影响下,世家大族子弟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差。
九品中正制的废除:隋炀帝开进士科,标志着九品中正制的废除。
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方式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设置方法
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州郡中正都设有属员,称为“访问”。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家世又称“簿阀”、“簿世”,指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如曹魏时中正王嘉“状”吉茂为“德优能少”。西晋时,中正王济“状”孙楚为“天材英博,亮拔不群”。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又称“起家官”)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 中正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一个人的乡品升降后,官品及居官之清浊也往往随之变动。由于中正品第皆用黄纸写定并藏于司徒府,称“黄籍”,故降品或复品都须去司徒府改正黄纸。为了提高中正的权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的全部内容,以及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