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酱油是怎么做的
酱油有两种,一种是酿造酱油,另一种是混合酱油。而酿造酱油可分为6种l.生酱油。它颜色较浅,呈红褐色,味道较咸,可用于炒菜和制汤。以大豆、小麦、盐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绗缝、发酵、浸出、加热等工艺制备而成。色泽红褐色,味道鲜美,黑豆味浓郁,因色泽浅,常用于调味,是炒菜或冷盘的好搭档。
2、老酱油是在生酱油的基础上,将酱油压榨后再晒干2-3个月,沉淀过滤后就是老酱油。该产品的质量比生酱油更集中,适合为食品着色,如红烧。重要的是要注意,在烹饪时,要使一道菜看起来“不错”,你需要早一点加酱油,但不要太早,因为这样会降低酱油的营养价值。
3.普通的酱油。普通酱油在酿造过程中与生酱油相似,是北方大部分地区常见的一种酱油。由于北方人口味较重,酱油比酱油色重,味咸,味浓,但又比酱油略少,所以是介于酱油和酱油之间的一种综合酱油。适合烤、炖、炒各种北方菜肴。
4、清蒸鱼酱油。清蒸鱼酱油是一种通常用于清蒸鱼的酱油。它是以生抽为原料,再与老抽、冰糖、花雕酒等多种调味料一起煮制而成,尝起来比普通酱油更鲜甜。
5. 酱油膏。酱油酱是以普通酿造酱油为原料,加盐、糖、胡椒等调味料,经阳光加工而成。因为它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成分,厚如糊状,颜色多为棕黑色,类似于蚝油。它适合炖菜和炒菜,也可以直接与食物蘸酱。
6. 日本酱油。日本酱油酿造主要是来自直接发酵的大豆和小麦,不含有焦糖和其他添加剂,但是含有少量酒精,所以口味独特,相比之下,普通的酱油,味道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最好的“伴侣”与“异国情调”的菜肴是完美的“合作伙伴”的“异国情调”的菜肴,如韩国紫菜包大米和石头石锅拌饭。
制酱油是用酸水解植物蛋白酿造酱油和食品添加剂配制而成的一种液体调味品。酱油是亚洲烹饪的一种特产,常用大豆为主要原料,加水、盐经过制作发酵,再在各种微生物增殖所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酿造成液体。
还有一些特殊的食材,根据使用它们的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风味各异,更著名的是鱼露(用鲜鱼)和日本味噌(用海藻)。
酱油是怎么制作的
一、工具/材料
黄豆酱油、红糖、冰糖、清水、香葱(打结)、姜片、八角、小茴香、香叶、三奈、桂皮、草果、豆蔻、花椒、陈皮、碗
二、方法/步骤
1、备好食材:黄豆酱油、红糖、冰糖、清水、香葱(打结)、姜片、八角、小茴香、香叶、三奈、桂皮、草果、豆蔻、花椒、陈皮。
2、锅中倒入清水。
3、倒入黄豆酱油。
4、倒入红糖和冰糖
5、葱结、姜片放入锅中。
6、最后放入所有香料。
7、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
8、熬到汤汁较为浓稠(不要太浓),是原来汤汁的2/3或1/2关火。
9、滤出料渣,晾凉后装入玻璃瓶中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随用随取。
10、制作完成。
酱油是什么做的
酿造原料主要是大豆、小麦和盐。但现在也有用豆粕、麦麸或者其他原料来酿造酱油的。将大豆、小麦和盐等原料经过高温加热之后,再加入酒曲充分混合,经过发酵生成糖、氨基酸及乳酸、酒精等分子,这些成分再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就形成了酱油丰富香味和颜色。把这些发酵的液体分离出来,就得到了酱油。
酿造原料主要是大豆、小麦和盐。但现在也有用豆粕、麦麸或者其他原料来酿造酱油的。将大豆、小麦和盐等原料经过高温加热之后,再加入酒曲充分混合,经过发酵生成糖、氨基酸及乳酸、酒精等分子,这些成分再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就形成了酱油丰富香味和颜色。把这些发酵的液体分离出来,就得到了酱油。
什么是配制酱油: 现代生产工艺中,直接把大豆蛋白进行水解,得到多肽和氨基酸,再加入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以及呈味核苷酸,就得到了配制酱油。其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大概只需8-10小时就能制成。
配制酱油有害吗: 配制酱油缩短了生产周期,又能模拟出酿造酱油的风味,因而人们担心配制酱油会有害身体。但其实配制酱油除了与酿制酱油的制作工艺不同,并不含其他有害成分,只要是安全合格的产品,都可以放心食用。
酱油是怎么制成的绘画
酱油的制作方法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遍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油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
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谷氨酰胺酶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
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风味独特的酱油。
酱油的原料处理分为3步。
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
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
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两步。
①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
②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发酵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酱油的制作方法上面已经介绍的很清楚了,它要经过多种程序才能够完成酱油的制作,通过看它的制作过程,现在可以体会得到我们食用最普通的调味剂的制作是如何的复杂了吧。
家庭制作酱油的方法
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容器:打豆浆余下的豆渣、面粉、盐、玻璃密封罐。
1、将打豆浆余下的豆渣淋干备用(尽量干一点,不然下一步的面团会很稀)
2、将豆渣和面粉按3:1的比例混合
3、将混合材料捏成小团放入平匾(我用盘子代替),放到太阳底下晒,稍干后放到阴凉通风处放一天(我是放两天)。传统的方法都是要等到面团发霉才做,这个姐姐改良了不用等发霉,我想是因为虽然没发霉,但菌丝就是酱油曲已经形成,所以也会成功。
4、将面团放入玻璃密封罐,加入4倍的凉白开水(不要装满罐,要留一定空间发酵),加盐加了75G,约5大匙,尝了下挺咸,不咸会坏),充分搅拌。
5、将罐密封(我因为不是密封罐,用保鲜膜在罐口覆盖了一层),放到家里能晒到太阳的地方存放一年(估计三个月就可以食用,但姐姐的都是存一年,可能时间越久越好吃一点吧)
6、一年后开封,搅拌,充分和空气接触。因为没经过发霉处理没和空气接触,所以此时酱油是白色的。取2两红糖放铁锅内(锅一定要没油)炒一下,糖化了倒入白色酱油(可用纱网淋一下渣。一次可只做一瓶,余下的下次做)。水稍滚即可。酱油成功,据说比外面买的美味多了 家庭自制酱油:取黄豆2.5公斤、面粉500克、麦麸250克、食盐1.8公斤。黄豆放入容器内加清水浸过20厘米,充分搅拌除去杂质,换水浸4-8小时到豆粒膨胀无皱纹,手指能把豆瓣掐断为度,用清水漂洗几遍,晾干。放入笼屉内在110℃恒温下蒸煮3-4小时,停火焖2小时后留在笼屉内。第二天取出将豆与上述配料混匀装入盆具,料厚3-4厘米,放到空屋的木架上发酵,先开门窗散透水气,再封闭在28-30℃的温度发酵,3-4天后便出现菌丝。这时进行上下翻料,半开窗散去霉气。到用手抖料有粉状飞扬时即变成"曲"。把曲装入缸里,每5千克曲料加入2波美度的盐水5千克,曝晒,使料发酵,每天用木棍拌几次,后隔几天拌1次,2-3个月后用纱布袋榨去残渣即成。
以上就是关于配制酱油的原料是什么,酱油是怎么做的的全部内容,以及配制酱油的原料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