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绿之铃家庭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绿之铃家庭养殖方法种植土壤的要求
绿之铃盆栽土壤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
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
温度
绿之铃的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浇水
绿之铃属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光照
绿之铃忌荫蔽忌高温强光,较喜半阴,暴晒可能灼伤珠体,光线过弱则生长状态差。
繁殖方法
扦插、分株、播种均可,也可用绿之铃走茎上的小植株进行培植。
施肥
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
斧叶椒草家庭养殖的注意事项浅盆栽种
绿之铃植株根系很浅,可浅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垫底孔,并铺上一层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气和滤水性,土壤最好用腐叶土(秋冬树木的落叶拌入一定量的碎土,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约为1:3左右)。
高温休眠期注意防腐
绿之铃在高温和低温时都生长缓慢,在高温环境中几乎休眠,应少浇水施肥,否则易腐烂,如果开始腐烂了,要立即剪掉腐烂处,把健康的部分进行扦插,否则很快就会全部烂掉。这也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
春秋生长期的施肥策略
春秋季应”薄肥勤施“,常在叶面喷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植株更加翠绿肥大,提高观赏价值。
夏季浇水技巧
夏季容易烂根,浇水不宜太频繁,需用小喷壶浇灌。
加强通风防虫害
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
珍珠吊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珍珠吊兰又名为翡翠珠,原产于非洲南部,因是吊兰状的植物,所以广受世界各地的栽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家中如何种植珍珠吊兰。
珍珠吊兰因其鼓鼓的、饱满翠绿的椭圆形小叶子形似珍珠状而得名。又名翡翠珠、情人泪、佛珠吊兰、翡翠珠、绿之铃、绿铃。花期一般是当年的12月至翌年1月。
珍珠吊兰性喜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温暖、空气湿度较大、强散射光的环境下生长最佳。夏季应避免高温、高湿,否则极易烂茎死亡,可将盆花置于防雨荫蔽内栽培,入秋后,植株恢复生长,应增加光照,并追施液肥,还有蓝色珍珠吊兰和褐色珍珠吊兰。
不同的花种对温度、环境的需求就不同,珍珠吊兰对环境是有一定要求的,珍珠吊兰比较喜欢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喜欢富有有机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它一般在中等光照的地方生长最佳。
但是珍珠吊兰的适应力还是比较强的,较耐旱、耐寒。
珍珠吊兰是比较娇气的植物,在夏季的时候应避免高温、高湿,高温、高湿容易导致珍珠吊兰烂茎死亡。在入秋后,珍珠吊兰的植株会恢复生长,应增加光照施肥。在栽培过程中,给珍珠吊兰浇水一定要记得宁干勿湿的原则。
天气干燥时可以多向叶和蔓喷水弥补水分的不足,保持珠体的青翠饱满。珍珠吊兰忌荫蔽、忌高温高湿,暴晒会灼伤珠体。
珍珠吊兰可以用扡插繁殖,它的枝蔓是很容易生根的,在春秋的时候剪下几节枝蔓,埋一半在疏松的沙土中,保持湿润但不积水,约半个月左右就能升出根。珍珠吊兰还可以利用走茎傻瓜的小植株来繁殖。在生长的季节的时候,剪下走茎上的小植珠,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等到小植株长根后方可移植在吊盆中。
珍珠吊兰的养殖
1、由于叶肉质,多汁,故耐旱。栽培中浇水应宁干勿湿,这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天气干燥时可以多向叶、蔓喷水以弥补水分的不足,保持珠体的青翠饱满。较喜半阴,暴晒可能灼伤珠体,光线过弱则生长不强。
2、植株根系很浅,可浅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垫底孔,并铺上一层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气和滤水性(尤其是现在常用的塑胶盆栽植的情况下),土壤最好用腐叶土(秋冬树木的落叶拌入一定量的碎土露于阎冒肽曛烈荒昙纯捎?拌入一定沙子(土、 *** 约为1:3左右)。
3、性喜温暖湿润,较耐寒(江淮地区栽培时可耐0℃的低温),耐高温,最适温度为20℃-28℃左右。高温和低温时都生长缓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几乎休眠,应少浇水施肥,否则易烂根,这也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
4、生长旺盛的春秋季应“薄肥勤施”,常在叶面喷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使珠体更加翠绿肥大,提高观赏价值。
5、很少有病虫害,春季蚜虫是其一,及时抹去或喷1500倍氧化乐果杀灭;夏秋季的螨虫为次,需用1000倍三氯杀螨醇杀灭。注意通风和增加叶面湿度,可减少感染螨虫。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珍珠吊兰的养殖办法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珍珠吊兰
珍珠吊兰因由一串串鼓鼓的、饱满翠绿的椭圆形小叶子组成而又名翡翠珠、情人泪、佛珠吊兰、翡翠珠、绿之铃、绿铃,花期一般是当年的12月至翌年1月。珍珠吊兰性喜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温暖、空气湿度较大、强散射光的环境下生长最佳。
珍珠吊兰因由一串串鼓鼓的、饱满翠绿的椭圆形小叶子组成而又名翡翠珠、情人泪、佛珠吊兰、翡翠珠、绿之铃、绿铃,花期一般是当年的12月至翌年1月。珍珠吊兰性喜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温暖、空气湿度较大、强散射光的环境下生长最佳。夏季应避免高温、高湿,否则极易烂茎死亡,可将盆花置于防雨荫蔽内栽培,入秋后,植株恢复生长,应增加光照,并追施液肥。
珍珠吊兰
珍珠吊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多肉植物,除去带“锦”的,一般市面上有两种:一种为圆形,一种为泪滴状。又因各地叫法不一样,常见名称以“珍珠吊兰、佛珠、情人泪”三个为主。
珍珠吊兰因由一串串鼓鼓的、饱满翠绿的椭圆形小叶子组成而又名翡翠珠、情人泪、佛珠吊兰、翡翠珠、绿之铃、绿铃,和吊兰等植物一样,枝条都会向下长,形成众多的垂蔓,如同珠子。
每年10月份左右会开白色或褐色的小花,花蕾是红色的细条。吊兰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故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形态特征
一粒粒圆润的、肥厚的圆心形叶片,似一串串风铃在风中摇曳,这就是它的叶子。因叶互生,生长较疏,圆心形,深绿色,肥厚多汁,似珠子,故有“佛串珠”、“佛珠"、”绿葡萄“、”绿之铃“之美称。还有人称它为”佛珠吊兰“、”情人泪"。它的茎纤细,头状花序,顶生,长3~4厘米,呈弯钩形,花白色或褐色,花蕾是红色的细条。
生长习性
珍珠吊兰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喜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温暖、空气湿度较大、强散射光的环境下生长最佳。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一般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地理分布
吊兰原产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栽培技术
1、种植土壤
在盆栽花卉中,培养土的配制比例如下,一般花草:腐殖质土30%、园土50%、河沙20%。木本花卉:腐殖质土40%、园土50%、河沙10%。播种用土:腐殖质土50%、园土30%、河沙20%。温室花卉:腐殖质土40%、园土40%、河沙20%。
培养土一般多以腐殖质土和菜园土作为基本材料,再配合其他物质配制而成。其他物质主要有山泥或塘泥、糠灰、黄沙、火屑、厩肥等。此外,还有瓦片、破盆片,用于盆底垫孔以利排水通气。腐殖质土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按自己培植盆花多少准备泥盆、缸或在室外泥地挖坑,底部放入一层菜园土,再将日常的一些生活垃圾如菜皮、瓜果皮、豆麦皮及各种鲜嫩草、树叶等植物残渣放在园土上面,同时放入鸡鸭等家禽粪便,浇一些淘米水、鱼腥水或人畜粪尿水,上面再加一些菜园土,这样一层土一层肥水堆积多层,盆口或坑口加盖(泥土也可以)封住。经过2至3个月的发酵腐熟后,取出在太阳下曝晒,便成了良好的腐殖质土。一般情况下,这种土必须充分腐熟才好使用。腐殖质土是大部分盆栽花卉上盆和翻盆的主要用土。菜园土即普通的栽培土,因经常施肥耕作,肥力较高,富含有机质,团粒结构好,是培养土的主要成分。用作栽培月季、石榴及草花效果良好。缺点是表层易板结,通气透水性差,不易单独使用,而应掺入一些其他成分配制后使用。
在大量需要培养土栽培花卉时,制作堆肥土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它利用枯枝、落叶、青草、果皮、粪便、毛骨等为原料加上换盆旧土、炉灰、园土共同堆积,往上面浇灌人畜粪水,最后再在四周和上面覆盖园土。经过4至5个月的贮放让其发酵腐烂,然后打碎过筛即为肥土。堆肥土与沙土各一半混合使用,既肥沃又利于排水,如用堆肥与泥炭土混合种兰花、山荷花、君子兰、米兰、杜鹃等花木,效果很好。
现将常见盆栽花卉培养土配方介绍如下。用于文竹、吊兰的培养土,要求排水透气性能好,宜用园土或塘泥60%、沙10%、糠灰30%配制。用于梅花、海棠、石榴等花木的培养土,用腐殖质土35%、塘泥35%、沙15%、糠灰15%配制后加少量骨粉。用于茶花、含笑、杜鹃等的培养土,可选用腐殖质土或山泥、焦泥灰、沙配制而成的腐殖质土40%、山泥30%、焦泥灰10%、沙20%配制后,再加少量骨粉等。用于菊花、大丽花和一般温室草花等培养土,用腐殖质土30%、塘泥40%、园土30%配制以后,再以上述混合物的70%加糠灰30%,加少量骨粉、石灰等混合,使土壤酸碱性适中。用于柏树、南天竹一类的培养土,用山泥45%、腐殖质与焦泥灰35%、沙20%配制而成。室内观叶植物培养土,用2份泥炭、1份蛭石、1份珍珠岩或采用1份泥炭、1份珍珠岩、1份树皮配制即可。
吊兰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其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
2、繁殖方法
珍珠吊兰可扦插繁殖。枝蔓极易生气生根,可于春秋剪下几节,一半埋入沙子或疏松的土中,保持湿润但不积水,很快就会生根以供栽植(春秋季约半月,而冬夏则不易生根,遇盆株不够均匀丰满却生长过长的情况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措施予以弥补。)吊兰可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于分株外,其它季节均可进行。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换盆时将密集的盆苗,去掉旧培养土,分成两至数丛,分别盆栽成为新株。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长季,剪取走茎上的小植株,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长根后移植至盆中。此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一般少用。
3、管理养护
栽培中浇水应宁干勿湿。天气干燥时可以多向叶、蔓喷水以弥补水分的不足,保持珠体的青翠饱满。忌荫蔽、忌高温高湿。较喜半阴,暴晒可能灼伤珠体,光线过弱则生长不强。
珍珠吊兰主要受:蜗牛、蚜虫、吹绵蚧和煤烟病、茎腐病的危害。
珍珠吊兰在栽培中注意以下几点即可生长良好:
①由于叶肉质,多汁,故耐旱。
②植株根系很浅,可浅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垫底孔,并铺上一层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气和滤水性(尤其是常用的塑料盆栽植的情况下),土壤最好用腐叶土(秋冬树木的落叶拌入一定量的碎土,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约为1:3左右)。
③性喜温暖湿润,较耐寒(江淮地区栽培时可耐0℃的低温),耐高温,最适温度为20℃~28℃左右。高温和低温时都生长缓慢,在高温环境中几乎休眠,应少浇水施肥,否则易腐烂,如果开始腐烂了,要立即剪掉腐烂处,把健康的部分进行扦插,否则很快全部烂掉。这也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
④春秋季应"薄肥勤施",常在叶面喷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使它更加翠绿肥大,提高观赏价值。
⑤很少有病虫害,春季蚜虫是其一,及时抹去或喷1500倍氧化乐果杀灭。夏秋季的螨虫为次,需用1000倍三氯杀螨醇杀灭。注意通风和增加叶面湿度,可减少感染螨虫。
⑥夏季容易烂根,浇水不宜太频繁,需用小喷壶浇灌。
4、病害防治
珍珠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甚至于枯而死。如阳光直射,空气干燥,最容易引起吊兰枯焦,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
预防盆栽吊兰的叶尖出现发黑、枯干、萎缩的方法:
①空气干燥、阳光过烈、温度过高导致。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夏秋时节,因为吊兰喜生长于空气湿润及半阴的环境中,一旦空气过于干燥,阳光又无遮无拦,若再加上气温高达30℃以上,极易造成吊兰植株叶尖枯萎。如果是这种情况,可将植株搬放于半阴的环境中,剪去枯叶,经常给叶面及环境喷水,新抽生的叶子可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②盆土积水、营养须根腐烂导致。由于盆土板结或过于粘重,或浇水过频过多等原因,造成了吊兰营养须根的腐烂,这样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将大幅度下降,会导致吊兰叶尖先端发黑,边缘内曲。如果是这种情形,可将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抖去部分宿土后,剪去已腐烂的根系部分,换上干净的湿沙栽种,保持沙粒湿润,不能过多喷水,待催生出白嫩的细须根后,再重新更换肥沃的培养土栽种。
③长时间未给予换盆,致使根系生长直抵盆壁,在高温高旱或天气寒冷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根系先端萎缩坏死,使其丧失应有的吸收功能,从而导致叶尖干枯萎缩。如果是这种情形,可先将植株从花盆中倒出,剪去已枯死的叶片或叶片的坏死部分,再挑去一部分旧土,删去一些老化或坏死的根系,重新换用新鲜的培养土栽好,将其搁放于凉爽、湿润、半阴的环境中,注意多喷水、少浇水,植株新抽的嫩叶即可恢复正常。
经济价值
观叶植物,叶形叶色较美,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所以常用于室内绿化种植,是家庭悬吊栽培的理想花卉。另因吊兰具有吸收笨、甲醛等有毒气体的功能,故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所以也用于室内空气净化盆栽种植。
合肥绿之铃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扦插 绿之铃的枝蔓极易生气生根,可于春秋剪下几节,一半埋入沙子或疏松的土中,保持湿润但不积水,很快就会生根以供栽植。
扦插的季节最好选择春秋,冬夏的寒冷和高温不易生根。
分株 绿之铃可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于分株外,其它季节均可进行。
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换盆时将密集的盆苗,去掉旧培养土,分成两至数丛,分别盆栽成为新株。
植株 绿之铃的珍珠叶子,还可以繁殖哦。
走茎上的小植株,是具有繁殖能力的。在生长季,剪取走茎上的小植株,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长根后移植至盆中。
除上述繁殖方法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花友一般少用。
以上就是关于绿之铃的繁殖方法,翡翠珠植物的养殖方法有哪些种植翡翠珠的妙招的全部内容,以及绿之铃的繁殖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