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相机测光为什么是以8%的灰度为标准呢
为什么是18%的灰色影调而不是25%灰色调或50%灰色调呢?原因在于平均场景中的光线经过平均后得到的是大约18%的灰色影调,因此决定了18%的灰色调。
相机的混同光系统以18%的灰度为基准,为不同的光线照射下表现出来的灰度定了不同的数值。相机测光时,以这些数值为参考,来确定曝光值,测光得到曝光值后,结合相机拍摄模式,最终确定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单反相机的测光原理中的8%灰
我很久以前在这个问题上也纠结过很久,查阅各种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我来说下自己看法吧。
一般说来,物体的反光率平均下来大致在18%左右,所以在制造相机时,把相机测光的反光率设置为18%,也就是说,不管你对着白色的雪地测光,还是对着很黑的东西测光,它都会默认为18%的灰度,所以接下来重点来了。
比如你拍雪景,为什么画面偏灰呢,就是相机默认为18%的测光率,它把白色默认为18%的反光率,所以偏灰。你要得出正确的曝光,要提高曝光增量,或者,你先对着灰卡测光,这样便能把白色还原出来,同理,拍黑色物体降低曝光量也是同等道理。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过曝呢,比如拍在无云天气人像的时候,一般对对准人脸测光,当在某种天气下,人脸的反光率低于18%,而相机却把它当成18%,这样,本来白色的天空就会失去细节,变成惨白一片,所以准确的测光可以对着天空的灰部测光(灰卡同理),或者对着亮处测光,这样画面可能会偏暗,但是不至于失去细节,因为暗部细节一般能够找回来,而过曝则比较麻烦了。
这也是我自己的理解,一家之言,如果有失偏颇,还望包涵。
摄影中的8%中灰原理是怎么回事
摄影曝光的中级灰原理---18%灰度
玩摄影的朋友们都清楚,很多传统的胶片照相机尤其是数码照相机,都有自动光圈装置,这给我们摄影正确曝光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自动光圈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保证每一幅照片都曝光正确。使用自动光圈拍摄的照片,不是曝光不足,就是曝光过度,使拍摄的照片暗然失色。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这和不了解曝光的中级灰原理,不会正确使用自动曝光装置有很大关系。自动光圈装置也叫自动曝光装置,其基本原理是,首先由内置于相机里的测光系统进行测量被摄景物的亮度,然后把测量的结果传到芯片,再由芯片传到自动光圈装置给出适当的光圈,完成曝光任务。
所谓中级灰原理是说,机内测光系统无论测量亮度很高的被摄体(比如没被污染的白雪),还是测量亮度很低的被摄体(比如煤),如果依照测出的结果曝光,经过正常冲洗,该被摄体在底片上产生中级密度。用中级灰密度底片洗出的照片得到中级灰影调,也就是中级灰密度的底片产生中级灰调影的照片。
根据中级灰原理,按照景物的什么部位曝光,什么部位便产生中级灰影调。我们拍摄实践中景物的亮度分布是十分复杂的,比如我们拍一幅这样的照片:以蓝天白云绿草地为背景,拍一幅半身人像,如果顺光拍摄,用自动光圈曝光能获得正确曝光的照片,如果逆光拍摄不进行补偿,曝光不足,人脸就是黑的,因为机内的测光系统测量的是景物亮度的平均值,而不是人脸的亮度。在拍摄雪景时雪的亮度很高,以雪的高度曝光,在底片上产生中级灰亮度,洗出照片便得到中级灰影调,雪景变为灰色的景,失去雪的质感。拍雪景要按雪的阴影部分曝光,就是适当开大光圈才能保持雪的质感。有的摄影教科书讲:拍雪景因为雪的亮度很高,用自动光圈拍摄,容易曝光过度,要适当缩小孔圈。这是违背曝光的中级灰原理的,也是一种误导。
摄影测光、曝光时所谓的“8%中灰色”是什么意思
18%这个值是哪里来的,的确无法考证。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些技术文献认为,地球大地的平均反射率是18%,而一般物体的反射率也是18%。
反射率为18%的灰成为中性灰(medium grey),它的确是一个反射率几何中间点(此处的几何是几何级数的那个几何)。
白色物体的反射率大约是70%,而黑色物体的反射率大约是4%(纯白和纯黑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为何它们的中间点不是大约33%呢?因为此时我们大约可以认为70%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Lightness)大约是反射率为33%的物体的亮度的1倍,但是33%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是4%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的8倍。由此可见33%这个算数中间点不是科学的中值(平均反射率)。
现在我们考虑18%的情况,此时我们大约可以认为70%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大约是反射率为18%的物体的亮度的4倍(二档,2 stops),而18%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是4%反射率的物体的亮度的4倍。这就正好是一个中间点,一个几何中间点。摄影上的光圈值和快门值,所形成的曝光值(EV),不都是按几何级数变化的么。
70%、18%和4%之间还有中间值,确切地说,他们是:72%(白)、36%(浅灰)、18%(中性灰)、9%(浅黑色)和4.5%(黑)。
看一下
以上就是关于8%灰怎么来的,相机测光为什么是以8%的灰度为标准的全部内容,以及18%灰怎么来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