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行母要具备什么法相,西藏博物馆有什么

本文目录

西藏博物馆有什么

佛教对于西藏,是一种神圣的存在,是一种信仰,是我们所不能完全理解,却十分惊叹的力量,我们感叹于西藏的美丽,也感叹于这里的静谧和力量。

那么,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述的也是与西藏的佛教有关的,那就是西藏博物馆里面的佛教宝物了,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西藏博物馆里面有多少佛教宝物吧!

合金萨迦贡嘎宁布像

高21厘米,宽16.8厘米。萨迦贡嘎宁布又名萨钦贡嘎宁布,是萨迦五祖之初祖,萨迦寺第一任住持。著有《萨迦派教授选集·宝_》《喜金刚本续释难》等。

于1073年尽力萨迦寺,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宗派观修体系。此尊造像法相端庄,面部泥金,弯眉细目,秃顶,外披云纹华丽斗篷,内着长衣并系腰带,所有衣物錾刻精美花卉纹饰。

右手于膝前结与愿印,左手于胸前结说法印

,结跏趺坐于一层敦垫坐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应为14~15世纪西藏本地精品造像。

木质手摇鼓

高17厘米,宽20.5厘米,18~19世纪。这种手摇鼓为左右双面,是大师召唤、祈请各类神灵时所使用的一种特殊法器。常见的手摇鼓鼓身主要以上等木材或者象牙制作而成。

鼓面多用猴皮或山羊皮。这件木制手摇鼓,鼓身微紫,腰部圈饰骷髅形象,应为密宗大师所有。

合金释迦牟尼佛像

此尊释迦牟尼佛造像是一件早期印度造像的传世品,其题材是健陀罗、斯瓦特佛教造像当中比较普遍的结说法印释迦牟尼佛。该造型象征释迦牟尼成佛后,在梵天、大自在天等神灵的祈求之下,在鹿野苑初转四谛法轮。

造型上佛祖神态宁静、安详,身着袒右肩水波纹式袈裟,结金刚跏趺坐于方形双狮、力士宝座及一层敦垫上,象征佛祖无比的威严和佛法的大无畏思想境界。宝座上沿装饰串珠,下层前沿阴刻梵文。

整体来看造像材质为多种金属熔炼的合金,佛像躯体饱满、健壮而古朴自然,具有较明显的早期印度造像特点。

大明永乐款鎏金铜四臂文殊像

高22厘米,14~15世纪。这是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鎏金铜造像。文殊菩萨是大乘佛教的智慧菩萨。文殊是曼殊师利的音译略称,意译为妙吉祥。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最常见的法器为宝剑和经箧,他右手持剑,象征以智慧斩却众生的一切烦恼。

在藏族传统文化中,藏王赤松德赞、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等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另外,文殊的忿怒相为大威德金刚。此尊文殊戴五叶宝冠,发髻高耸,双耳下垂,弯眉细目,

面部饱满。

饰耳环、项链、胸饰、璎珞、臂钏、手镯、脚钏。上右手上举持宝剑,上左手放胸前结说法印,下右手持物,下左手持弓,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莲座上下边沿饰连珠纹。座上刻有“大明永乐年施”之款。

蓝靛纸金银汁书写佛经《入金刚铃坛城》

长37厘米,宽10厘米。此经书成书于18~19世纪。保存状况良好,配有一对木经夹板。经夹板正面为单开光描金云纹

。整书为藏文乌金体,由蓝淀纸金银汁交替形式书写,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而且有艺术、工艺价值。

梵文贝叶《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

长42厘米,宽7厘米,11~12世纪。贝叶经是书写于贝陀罗树叶上的文献典籍,主要来源于古印度。自从公元5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开始,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贝叶经源源不断地传入西藏。由于气候、历史等原因,早期贝叶经已在其发源地销声匿迹。

此部《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制作精美,书写工整,彩绘插图依然艳丽,叶面平整如新。

大明永乐款鎏金聚莲塔

高28.5厘米,底径13.2厘米,15世纪。

聚莲塔为净饭王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而在鹿苑野修建的一种佛塔,其四层台阶为圆形叠层莲花瓣,故名聚莲塔,与和好塔、降魔塔、尊胜塔、天降塔、菩提塔、吉祥多门塔、涅_塔并称“八大佛塔”,是信徒为纪念佛祖八大事迹而修建的。

此件鎏金聚莲塔为铜质铸造、鎏金工艺,

其造型精美,金光闪耀。塔刹上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字样,是大明永乐年间制作的上等法器之一。

布画格鲁派上师供奉唐卡

19~20世纪。通常讲:“无上师之前,并无佛陀之说;此乃千劫之佛,皆托上师恩赐。”因此,在藏传佛教里不分宗派之别,对上师赋予最为崇高的地位。

此幅唐卡属于格鲁派的上师供奉唐卡,其中央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上下左右根据师徒传承的历史脉络分别彩绘上百尊上师形象,以如意藤树造型,直观地讲述了次第传承。莲座下面彩绘以身姿优美的供养天女以及各种供品。

左下角身着袈裟、跪拜在地、双手敬献曼陀罗者为此幅唐卡的施主。

布画纳若空行母唐卡

19~20世纪。空行母是密宗中代表智慧和慈悲的化身。此幅为萨迦派三空行母中的纳若空行母。

纳若空行母红肤,头戴五骷髅冠,裸身露乳,身挂鲜颅串。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手捧盛满血液的嘎巴拉碗,仰面朝天呈饮血之状,极富动感。

左肘部竖夹骷髅杖,双腿右伸左屈,右腿踩踏红时女,左腿踩踏黑威德,威立于单瓣莲花座上,表现了空行母降妖伏魔的威猛气势。主尊上方自右至左依次为萨迦贡嘎宁布、萨迦班智达、萨迦索南孜摩,下方依次为婆罗门尊者、宝杖护法神、四臂大黑天。

铜鎏金嵌松石净水瓶

高21厘米,18~19世纪。净瓶是《律经》所说比丘日用盛漱口水的小瓶,后改作挎在胸前的小水瓶。这件净瓶由瓶身和瓶盖两部分组成。

瓶口为喇叭形,流上附有莲花盖。瓶身细颈、鼓腹、高圈足,圈足上饰有细长的莲瓣。瓶盖呈宝塔形,顶端镶有珊瑚。通体錾刻莲瓣和璎珞图案,图案上多处镶有绿松石。整个器物高贵典雅,色泽艳丽,工艺精湛。

象牙雕彩绘佛本生故事

高24厘米,宽11.3厘米,厚4.5厘米,19~20世纪。牙雕表面施以彩绘。这件雕刻以释迦牟尼生平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刻划出释迦牟尼入胎诞生、出游四门、逾城出家、降魔、说法,直至涅_的连续情景,突出了释迦牟尼降服妖魔而成佛的场景。

降魔变中的释迦牟尼结跏趺坐,着右袒式袈裟,左手于脐前结禅定印并托钵盂,右手于膝前作降魔印,神态安详,端坐于菩提树下,将魔王派来的美女变成了丑陋的妇人。

每一个场景都是这样有选择地表现了故事情节,因此才能够在一块不大的象牙上将释迦牟尼一生的主要事件表现出来。

空行母要具备什么法相,西藏博物馆有什么图1

利用磷燃烧的现象常用什么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也就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专业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特点)。燃烧法是一种化学生产中的工艺。在化学中常常用来对物质进行成分分析。燃烧法也可以来鉴别纺织纤维或者用来处理废弃物。生活垃圾一般可以通过燃烧进行发电,再通过国家电网,对居民进行供电。形成燃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1.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发生是有条件的,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是燃烧的三要素,三者结合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燃烧只有在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2.燃烧的充分条件。在一些情况下,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具备,但由于可燃物的数量少,氧气不足,点火源的能量小,燃烧也不能发生。因此,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是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含氧量、一定的点火能量。以上三个条件要相互作用,燃烧才会发生和持续。三个条件屮任何一个的量达不到客观需要 量时会发生燃烧。如汽油燃烧时,混合气体浓度是1.4%7.6%,空气含氧量是>14%,点火能量是0.2mJ。

综合燃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得出,影响燃烧形成和持续进行六个因素。即可燃物、外部加热(点火源)、氧(助燃剂)、适当配比、混合作用、反应释放足够热量,才能维持燃烧。

空行母要具备什么法相,西藏博物馆有什么图2

什么是上师

上师,藏传佛教对具有高德胜行、堪为世人轨范者之尊称。又作金刚上师。西藏人称为喇嘛。喇嘛,为藏语bla-ma 之汉语音译,本为 bla(上)与 ma(人)之复合词,意指上德之人。西藏佛教特重喇嘛崇拜,于藏人之日常生活,举凡诞婚寿丧、疾病灾害,乃至旅游迁徙,皆特别延请喇嘛为之祈祷而后行事,至于出家之修行者,于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外,特重对喇嘛之皈依,而有四皈依之作法;并以自己之身口意,悉数供养归投上师;认为奉侍喇嘛,即等于供事三宝。

以‘法统’而言,西藏密教最重视师承关系,认为金刚上师乃师师相承中的大日如来之代表,故凡遇传受密法,必经金刚上师之灌顶,修持密法之仪轨亦须先请金刚上师加持之。又因密教强调心法相传,故密法之传授,必须由上师与弟子秘密授受。 依密乘之规定,堪任轨范师(阿阇黎)之上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一)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之密法灌顶。(二)从金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之传承灌顶皆须圆满无缺,不可间断。(三)须受本尊大灌顶(阿阇黎灌顶),精通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坛城等修法材料,熟习诸经轨所说之修法。(四)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上师许可,方能担任上师阿阇黎,为人传法灌顶。圆具上述条件后,依照西藏之习惯,即可称为‘仁波切’,意指转世佛爷。

本尊,佛教用语,指的是"本质自我"。密乘四部的每一部都有各自的精神宇宙模式,即坛城系统,这个系统有一密乘主神与一些眷属神灵组成。坛城中的主神就是人们所称的本尊神。每个修习密乘者都要以一位各自的本尊神作为观修的对象。围绕本尊神灵的眷必神相互之间只是形体和显现标志不同,实际上眷属神是一类神,并且与本尊神保持一致。

虽然密乘有无以计数的本尊神,但可以将其粗分为三大类,即善相本尊;怒相本尊;善、恶相兼具本尊。较为著名 的善相本尊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度母、无量寿佛等等。大威德金刚、金刚橛、马头金刚(或称马头明王)、金刚手(亦称恰那多吉)是较为著名的怒相本尊神。善、恶相兼具本尊神有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和金刚亥母。

上述本尊被描绘成各种形体,有时候与常人形相一致:一面、二臂、双腿;有时又描绘成多面、多臂、、多腿的神灵。

描绘本尊神所依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该本尊所有的菩提心的无限知识,一是本尊的智慧特征。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将所有的本尊归入佛皈依的范围。

空行母,梵音译为“荼吉尼”(DAKINI),意为在空中行走之人。空行母是一种女性神祇,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飞行,故名。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代表智慧与慈悲的女神。空行母有很多种类,分类不一,有俱生、刹生、业生“三身”之说。根据其形貌,通常可分为人形与兽面空行母两大类;

根据其愿力和特质,有些可作本尊,有些可作护法。也有根据其证悟空性与否,可简单分为出世间空行母和世间空行母,也即胜义层次的智慧空行母,和世间供赞护法类的女性神祇两大类别。佛母、度母、本尊明妃、金刚瑜伽母等均为出世间的智慧空行母,在“三身空行”中属于俱生空行大佛母。但必须注意的是,在此的智慧空行母并非一般所世俗认定的“女性”概念,而是所有众生都具有的空性智慧的表诠。因为在密乘,尤其是无上瑜伽中,行者修习一个法门去开展其潜能,尤其是净光根本心,从每个人都拥有根本心的观点看,是没有男女之别的。

空行母要具备什么法相,西藏博物馆有什么图3

密宗佛教中分哪几个教派呢

格鲁派的教义

如小乘教中把万法归为人法二法。认为诸法无我,人我是空,法我则不空;认为色心有极微的本元实体不是唯名安立。大乘中的唯识认为三性中之依他上所起能所二取是空,但依他不空,承认有阿赖耶及自证分,不是安名而有,而是有实体;大乘中观宗之自续派虽承认色心皆是假名安立,但认外境或安名处为有自相,假名之下而有所得,不是唯名,亦是空不彻底论。依《止观讲义》,说此实有论约分为七种: ①谛实有。小乘认为人我空,法我不空,法有心法和色法,即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二皆有体,为终极元素,似二元论。 ②实物有。小乘承认极微是有质素是缘起的基础。 ③真正有。小乘承认极微是真实不虚的存在。 此三属内宗小乘的实有论 ④胜义有。有终结的实在,有真体。 ⑤真性有。有真性。 ⑥自体有。有染净一切诸法所依托处的本体。 此属大乘唯识和内部各宗派,如宁玛派、萨迦、噶举、觉囊等承认有真如,如来藏、阿赖耶等,均为实有论。 ⑦自相有。中观自续派承认诸法立名处有自相特征,因此安名处即不须名言安立而有。 以七有论,或说有体,或说有相性,这样就否定了完全彻底的空性,而是有所得见,故应成派均破之。

应成派承认诸法唯由分别安立,立名之下并无实义可得,若有所得,则是实有论。故于“由分别安立”前加一“唯”字,唯由分别安立,这是彻底的空性论(毕竟空)。

应成派也承认假名安立之法有体、相、用,但均属假名安立,非有实体。

诸法是分别心安立假名,本非实有;若执为实,则为实执。实执有二,即我执和法执。我法二执由于所执对象不同,执在我上为我执,执在法上为法执。对象虽然有别,而执相相同,破此实执才能出得轮回。二执之中我执无明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我,梵语为补持迦罗,我执即执有补持迦罗我,要破我执首先要认识此补持迦罗以何事为我。

何事为我,即我的名相所依事【132】(能诠表之我)是什么?除外道执离蕴常我外,内部各宗亦各有不同。小乘以极微【133】或五蕴为我,大乘唯识以阿赖耶识【134】为我,皆有实体。中观自续派以立相续为我,我有自相。中观应成派则以依蕴【135】假立之我的唯我,为我相所依事,亦即我之所缘境界。此唯我为名言之我(唯我)属假有事、假名法,非是实有,不是所破对象,但要认识以何事为我,现在仍以车为喻: 外道执离蕴之常我,执实物有,如离车之分别有一独立之物。 小乘内部许极微、蕴和合或蕴相续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不待假名安立,执立名处,实物有,如执支分聚合以为车。 大乘唯识许阿赖耶或自证分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依他起性有实体,实物有,如执车之一支分。 中观自续派许意识流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非唯分别而有,而是执自相有,亦如执车之一支分。 中观应成派许于立名处蕴上假名为我,或我所相事,说则为全车。此我相所依即为执着所依、业果所依、生死流转之依据。

从佛教的观点看来“诸法无我”。“我”本来是没有的,但众生有此实执,因此追查此执因何事而起?按应成派的看法,我既非有,故执着所依亦非实事,只是假名安立之我,属名言境,是业果所依,是生死流转的根据。但其他宗的看法,我执所依皆为实事,应成派看若破此唯我(名言境之我)则破坏业果成为断见,是所破太过。破的是依此唯我上生起之自性实我,此则为萨迦耶见【136】,为俱生我执【137】亦即我执无明,执实我实法,属应破分。我执无明所缘之境,执我是实法,此境为名言,非有自性,属虚妄分别,故是应破。所以首先要认识所破。现举一例,如通常眼见一瓶,同时即觉瓶是有,此有尚属世俗有,即名言有,尚非执实有之情。如此瓶遗失,遍求不得,情急曰:“我瓶何在?”或告之曰:“瓶已破”,彼时由痛惜心情所执之瓶,不待名言安立过去,而觉本来即有。如此之有,则为自性之有,亦即实执之有。此有即是应破(实执)。总之缘起所现不可遮破,也不能遮,这是业缘因果。

在所破上应认识何为所破、何非所破。依应成见依蕴为立名处安立为我,此“唯我”的分别心是有,不是应破;凡不依分别安名之我,皆为非有,属实执,为应破,故破我执只是在唯我上所生之执着,此执即是生死流转的根本,属应破。若破业果所依之“唯我”则破业果,成为断见。缘起所业缘因果只有随着无我空慧的增长,自然逐渐消除,缘起规律不能破坏,破法执也是这样,就不多谈了。

另外在破无我方面,还有粗细无我【138】之分。应成派、唯识派和小乘所安粗细无我之理均大体相同,只是对执的所缘和所证悟的空性略有大小之分。唯中观自续所许略有差异。自续承认法若有者即通是法我,不承认有粗细之分。不依于蕴和合之体空者为粗分无我(补特迦罗),补特迦罗(我)之独立实有空者,为细分无我。应成派说补特迦罗(我)由独立实体空为粗分无我,补特迦罗假名安立由自性有空,则为细分补特迦罗无我,无分极微由异体空则为粗分法无我,假名所依蕴由谛实空则为细分法无我,不论大小三乘都是认为通达二种无我则为通空性,断生死根本,而获解脱。

上面已说缘起性空之理,现将略说二谛。二谛即真谛与俗谛:俗谛即世俗谛,世俗义为虚妄,由于执实,便成世俗谛。应成派许因缘生法非自性实有,为唯名言有为世俗谛;圣者等持智中所行境界,或以无分别智所行境界,真实不变,名为真谛。应成派许一切法自性皆空,二谛为一体性,本自双融,如就俗谛见缘起有;就真谛则自性空,缘起有与自性空,空有二者本是统一的,本属名言识之所安立,皆非实有。同时二谛也是对机立说,属于言教【139】方面的事,是因缘相待而有分别,故只有假名,并无实体。二谛各别是众生事,二谛圆融是一切种智。凡夫见缘起不见性空,小乘人见性空不见缘起,缘起性空能同时双见者唯佛之智境。二谛如何双融?世俗谛为名言增上之所安而有,胜义谛内心显现如幻而空,现空二合则为二谛双融,这一点各派的看法颇为一致。

应成派许空性亦唯有假名安立,但若无空性名,则不能了解空性义,更无法从之求证。要而言之,一切诸法皆由分别心所安。胜义、世俗皆属名言安立而有,若就胜义则为空性,胜义、世俗皆安立有,自性本空,即佛之功德境界虽非凡夫名言可以安立。然与分别安立之理无违,以其为佛一切种智所安立故,圣凡之境虽有不同,而分别安立之理则无有异,世俗如何安立,一切种智亦如是安立。这就是格鲁派中观应成派的空性之见,也是格鲁派的中心教义。宁玛派的根本知见

(一)判教宁玛派判佛教为九乘教法。即所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事部、行部、瑜珈部、生起瑜珈部、教赖阿鲁瑜珈部、大圆满阿底瑜珈部。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合称共三乘,为显密共有的教法。

事部、行部、瑜珈部合称外三乘,为一切密乘共有的教法。

生起瑜珈部、教赖阿鲁瑜珈部、大圆满阿底瑜珈部合称内三乘,为宁玛派特有的教法。

所谓事部,指以修外事为主的密法系统。

所谓行部,指内心与外事并重,主张佛我平等的密法系统。

所谓瑜珈部,指以修内部瑜珈为主,观自是佛的密法系统。

所谓生起瑜珈部,指修习方便道,并以决择二谛无别,于法性界中得解脱之道。

所谓教赖阿鲁瑜珈部,指证悟心境无别而解脱之道。

所谓大圆满阿底瑜珈部,指即心是佛,一心圆悟而证得烦恼、菩提无二无别,佛、我、众生皆无分别的究竟成佛之道。(二)根本知见宁玛派的根本知见属中观宗。

宁玛派提倡护持菩提心,宣心体本净,为尘所染,遣除烦恼,证得烦恼与菩提无别,即身成佛的法义。

"大圆满"传承,是宁玛派的特点。(三)根本经典宁玛派所依的根本经典包括:《现观庄严论》、《宝性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广破入微论》、《俱舍论》、《大圆满》、《大幻网》等。 萨迦派的教义

初机只是一般世法,属人天法,不全是佛法。证无我空性,属佛教小乘,证二取【102】戏论空破实执是大乘唯识,证离戏空性才是究竟大乘,在萨迦派来说就是以证道果为最彻底之见,即明空离戏之见。

只破五蕴实有,能悟缘起性空,断除实执,一切法皆自然解脱归于无实,于此安住,成为寂止,若生起观慧(空性慧),即是止观双运。断实执后证空性悟全无所得,离一切相,离一切戏论,但此亦仅是到世俗谛空,依中观应成派见,证缘起性空,了悟一切诸法皆是唯名安立,名下并无实有可得,则成毕竟空。在萨迦派看来此仅属普通中观之理,非彻底的中观,因为实相是离戏的,是非空非有的,要不堕空边也不随有边,才是中道,若执毕竟空则堕于空的一边了,非离戏之见。龙树之见称为空宗,只悟心的空分。所以还要修慈氏见,即有宗的明分。

又依慈氏见认识“有”的道理,首先要认识诸法之根本(本体),是非空非有。但它又非是空空如也全无可得,所以从慈氏见要了知本性是胜义有【103】或称妙有。

认识根本,应先认识本性光明,又名因位时之智慧勇识【104】,它是明空双融。明空并不神秘,就在日常生活的心中出现,这就是轮回涅磐二者的根本。众生由于不认识它,被能所二取迷现,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这迷乱的根本即名为俱生无明【105】。所以要转俱生有成俱生智能彻见本源,法界【106】融通。此本源则为妙有。

断能所二取迷乱又分为二。(1)断所取迷乱(境)。把断所取迷乱,又配合显教的加行四位【107】,分段断除,断所执配合加行前三位。初暖位,双离能所二取之心,自性光明,明而又无分别妄想,此乃心之本具,是有。由于执境是实,受其蒙蔽,故首先应明了境是心之所现。破离心实有外境,生起明相,是谓“明”。次顶位明分增大,生三摩地是谓“增”。三忍位制止所取迷相乱行,明乐增盛,此时外所取境之迷乱已完全遣除,内能执之心上之迷相虽未完全遣除,然对外稍分起实有之感,此则名为“得” 【108】。(2)断能取迷乱(心)。如上修习,内能取之心完全消除迷乱,自心光明愈来愈大,此时俱生无明乱行大半清净,只有根子还未除尽。光明心中初生见道【109】之智,明、增、得现行皆旧沉没,此则名为世第一法。如此经历十地各断一分能障光明之无明到十地【110】即证到圆满光明而成佛。故空有二者必须结合,始为中道,而且三乘人欲求真谛则皆须通达空性,这些方面龙树,无着本皆相合。萨迦为了照顾初业行人先悟空后悟有,先空去小乘之执五蕴,大乘中观之空,大乘唯识之执有,最后离去一切空、有、断、常各走一边之执着,即所谓破一切见,成为空有双运离戏之见。由于显乘把空、有二宗分开,所以初修,亦个别修习。然到究竟二者必须统一,此乃大乘不共之见,本派则提出空有无别离戏之见。即轮回涅磐无别之见,为密乘最高之见。

密乘之见。此分共同开示和不共开示。

共同开示,即指示内心实相,本是明空双运。先摄心内观寻觅,此妄心之体,观其在于何处,是何色形状,如是寻觅,了不可得,但仅在世俗的概念上认识此心是唯明、唯觉、唯动,清清楚楚觉知感受而已。说是无心,又觉从内现起自生之相,此则名为“明”,乃心之法相,是证悟心德三分之一。若更推求,则感觉到内心离生、住、灭,自体本空,此则名为“空”,乃心之本性,是证悟心德三分之二。空非全无所有,如虚空之断空,而是唯明、唯觉,一切无不明了显现;若注视此体,则又了无可得,由此可以决定其自体为明空。此如明空虽二,但非各自孤立,即心体性虽空,而寻觅空者所有动分其相则为明,此明分即用。即明之时即空,即空之时又明,则决定此为自然生起之明空双运。若真实生起觉验,则所现皆转成为轮回涅磐不二之妙用。悟此本分天真【111】之明空双运,则是证悟心德之全分了,如此则心不为迷乱所走失,所现皆成为智慧之妙用,纵有迷现,若猛力忆念正见,迷相消除,一切皆可转为智慧之相【112】。

不共开示,即直指本元俱生智【113】,此智非识和妄念,即因位时之明空。此心在显密经中很多名称,或名清净心、如来藏、本性光明、真如【114】、法性等等,亦名为含藏因续。迷时则为俱生无明,起轮回客尘,悟时则为本元智,无明与智本是一根,无何差别,故说轮回涅磐无别。先认识此本具之明空双运则名为因位时之轮涅无别。在修证时远离能所二取,和无明烦恼,住于明空双运之中,则名位道位上之轮涅无别。总之轮回涅磐都是一心,是此本元俱生心【115】。悟此心又有三个要点:成境为心、成心为幻、成幻为无自性。成境为心就是认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外境皆是识的迷现,故外境实无,只有自心的明分。成心为幻,就是内心外境所现均是识之迷现,识所幻化、全无可得,则于空分得其决定。成幻无自性,就是一切诸幻,待缘而起,全无实成,幻而成空。若修中证验到这点亦仅同于显乘中观之空见,还须悟到空而能幻之离言法性即胜义有,此空还要与本元俱生之心明空共同双运才行。因为仅了知缘起如幻,则偏着于空,幻而成空,幻从何来?空而又生幻,空何所据?尚应了解离言的道理,正如《圆觉经》中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空华虽灭,空性不坏”(经46)。又说“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净明现”(经70)。这空性不灭,非幻不灭,这些不灭的是什么,它就是幻所依处,即此体,离此体,即此用,离此用,以其不可言说,故名离言。所以成幻为空,不仅依缘起道理悟空分,还要离言之门悟到有分,此空有双运,始名为明空双运之见。

再进而观察此离言法性,不仅是非空非有,而且是不生不灭的,它从最初就未曾生,因此其生因空;中间而无所住,因此其住性空;最后又不灭,因此其灭果空。即此虽无自性可得之时,然自现之各种妙用又不灭而明现,即现之时,又无任何自性可得。从本以来则未曾“有”过,从本以来未曾“空”过,从本以来未曾离过之性相明现,此三从本以来未曾分离过,此即不生亦不灭之义。自显而明朗,自空而寂然,自觉而赤露。此情,仅为各个自证智【116】之所觉受,在胜义上无实体可得,不能以心思量,不能以言语表达,为除世间迷昧,故就世俗名言上立名离戏,或名为不二、双运、无修等等,这就是自心本相。如此实相,遍于轮回涅磐一切诸法。自己的本体自己不能认识,则名为轮回,若能认识则名为涅磐,轮回涅磐仅是就悟不悟之上而个别安名,实相本面,轮回虽恶,又别无可断,涅磐虽善,亦别无可成,若能善自通达即名为轮回涅磐无别见。总之,此觉性明空无执,永远未曾散乱【117】,亦无可修习,不须功用,自然而住。

此因位时之法身,心性无修本分天真;道位时之法身,心性无作任运保任;果位时之法身,即明现赤露无修之心性,此即安名为佛。实际,除心以外别无佛可成,息灭戏论之相所显妙智,则名为佛。就胜义言实无佛可得,一切见、修、行只是随着行人的根器不同而个别安立之名言而已。综上所述:决定一切境相为心,心亦是仅现故如幻,幻亦是由缘起而生,缘起无自性,故是空,空非完事,断空顽空,空而又能幻现,幻成空,空而又幻,此幻又以本元心而为依据,本元心既不可认知,又离言说,说空说有皆不成,皆是边执【118】,故名离言,此唯有凭佛语师教可以得知。又萨迦认为密宗还有不共之见,即由灌顶和修生圆二次第所生无过妙智,方能拨出无始以鼓动妄想之业风,此则名为道位上之明空无别见,认为此见是最高、最超越之见,实即指引生乐空俱生智【119】之见,显教之见未拔无明种子之毒,故为有毒之见。据萨迦派看法,乐空之见才是拨毒之见,彻底解决生死流转【120】的问题。 噶举派的教义第一、教义概述:不同教派都各有不同的因、道、果三方面的理论来概括自己的教义。“因”就是众生的根基或起点,“道”就是所入法门和所修教法,“果”就是修证成佛成圣的结果。①.关于因的理论。噶举派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承认众生有佛性,但现在不是佛,还是凡夫,凡夫有凡夫的身心,是粗身心。要修证成佛,须要从粗身心逐步转变到最微细的身心始能成佛。根据身心的粗细,修证方法亦有大小等级之不同。关于因,指身心实际存在的情况,身心各有三种。有粗、细、最细的三心和三身。根据身心的情况,采取各各相符之方便,即所修道之次第亦各有不同。②关于道。总分为前行与正行。正行中又分解脱道与方便道。解脱道有名的教授是《大手印》,讲明心见性的法门和宁玛派一样,是顿悟一心的无功用法门,要上根利器才能接受,一般化机还是从有功用的法门修生、圆二次第的方便道入手。生圆次第就是方便道,是以善巧方便引导学人使之从速悟道的一种手段。方便道中生起次第则用假想的方便,转变凡夫执着自身和所处境界为凡俗平庸的思想,把自身观为本尊或生起种子字,所处环境观为本尊所住之坛域,通过这种锻练,自身就能生起佛慢,所处环境成为净土,这是成就报化佛之因,也是把蕴、界、处和合的粗身逐渐转为细身的一种方便。圆满次第,则进而修细身的风、脉、明点成为精微,转为俱生光明和佛智身,证成报化二种色身之果。但圆满次第中的收摄次第又是从有相到无相,逐渐融入空性之中契悟本性,成就佛的法身。故圆满次不仅是一种方便道,也是顿悟法身真性的一种方便,又属解脱道。此二次第为密乘的根本**。本派的圆满次第总括为有名的那若六法:《拙火》、《幻身》、《光明》、《梦境》、《迁识》、《中阴》等。总之修大手印悟心和生起次第锻练粗重之心,都是在心上用功夫,修圆满次第六法重在身之风、脉、明点的转变上,即在身上用功夫。因为只讲见性悟心,可成法身,若心已证法身,但身还是凡夫平庸的粗身,如何成得了佛,成佛必须具备三身。噶举派祖师玛巴说过:他的宗风的特点就是具有从一个凡夫起可以修证成佛的教授,尤其是他所传的无上瑜伽教授,不但可以即生成佛,而且可以即身成佛。即身成佛的教授即指的是那若六法,能将粗身转为最微细身的法门。《六法》是噶举先祖德洛巴和那若巴从无上瑜伽的重要续经中总结出来的教授,为究竟之圆满次第。《拙火》是根据母续《胜乐金刚续》和《喜金刚续》;《幻身》、《光明》是根据《密集金刚续》;《梦境》、《中阴》是根据《金刚空行母续》和《戒生续》;《迁识》是根据《桑布扎续》和《四座》等。《六法》的次序和名数,噶举内部各有不同说法,俄巴大师把《六法》的精要总结为《溶(合)迁(转)》二法。玛巴大师总结为由修成佛之《拙火》;不修成佛之《迁识》和《业印》;睡眠中成佛之《梦境》和《光明》;自然了白而成佛之《大手印》共分为四支或八法。米拉尊者的四支八法又为《拙火》、《业印》为一双,《梦境》、《中阴》为一双,《光明》、《双运》为一双,《迁识》、《夺舍》为一双,总为四双八法。热穹巴许“三溶合”或者《九溶迁》。止贡热巴许首先成熟道为灌顶授戒等,解脱道为正行。此又分为渐修道《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之《拙火》;顿悟道之《光明》。至于觉性胜住之《夺舍》、《迁识》、《梦境》、《中阴》等则皆为其支分,总安名为《那若十法》。其它还有将《六法》并为《四法》的等等甚多。六法的中心思想。噶举派是提出即生成佛和即身成佛。即生成佛指在此生中就要现证佛的法、报、化三身。噶举修明空印虽然可以即生见性,悟到佛的本来面目成本元心,本元的俱生智,此智亦仅成就佛的法身,即身难成本元身之报化身, 所以须进行修练幻身,即修最细之本元身。由幻身才能修成报化身。六法中除主修《拙火》,《光明》外其余皆是修幻身的方便。修幻身的根据就是微细风的意身,与意身同品的还有凡夫梦中之身,临终中阴之身亦为同一之性质之身,故修《幻身》也修《梦境》和《中阴》,其它《迁识》等法皆是修幻身之支分。若即生未证三身可修习掌握意身,以便在临终时转意身为报化,若转不成还可自在《迁识》,往生他方净土,迁识也是迁此意身,故《幻身》等修法也是对即生成不了佛可以作为对治生有,死有,中有三者之方便。其它修光明可以彻见自心本性(本元心),修《拙火》即证色心不二之大乐身(本元身),是身心兼修之法门。

空行母要具备什么法相,西藏博物馆有什么图4

以上就是关于空行母要具备什么法相,西藏博物馆有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空行母要具备什么法相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14日 13:57
下一篇 2023年10月14日 14:02

相关推荐

  • 单反镜头有几代,佳能24-70镜头

    本文目录1.佳能24-70镜头2.佳能rp转接efs镜头效果3.佳能efs镜头有哪些4.佳能70-200一代二代三代有啥区别佳能24-70镜头目前为四代:一代:SIGMA 24-70mm F2.8 EX二代:SIGMA 24-70mm F2.8 EX DG Macro三代:SIG…

    2023-10-14
  • 如何在网上查询房产证,个人房屋产权网上查询

    本文目录1.个人房屋产权网上查询2.个人房产证在网上如何查询3.房产证网上怎么查询4.房产证如何在网上查询个人房屋产权网上查询首先需要找到所在城市房产管理官方网站,在网站内找到房产信息查询入口点击进入,一般需要实名注册账号,在登录账号后通过查询窗口,输入产权人姓名和产权证号即可查…

    2023-10-14
  • 微视最多可以发多长时间的视频,微视的可以发多长时间

    本文目录1.微视可以发多长的2.微视可以发多少秒的朋友圈3.微视最多可以发多长时间的视频4.微视视频可以发多长时间的视频微视可以发多长的微视可以发60秒的视频。超过了60秒可以通过手机自带的拍照功能来进行录制,然后通过上传至本地的视频来实现长视频的发布。微视是腾讯于2013年9月…

    生活小百科 2023-10-14
  • 相机如何格式化存储卡,索尼a7m4怎么格式化内存卡

    本文目录1.索尼a7m4怎么格式化内存卡2.如何格式化储存卡?3.相机内存卡被格式化了怎么恢复数据4.相机内存卡格式化怎么操作索尼a7m4怎么格式化内存卡如果您想格式化A7M4相机的内存卡,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打开相机。将内存卡插入相机中。按下相机上的“Menu”(菜单)按钮,然…

    2023-10-14
  • 箫是什么类乐器,箫是一种什么乐器

    本文目录1.箫是一种什么乐器呢2.徐凤义的箫是什么样的乐器啊3.萧是什么乐器4.萧属于什么乐器组箫是一种什么乐器呢箫属于管乐器、吹奏乐器。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国古代吹奏乐器。古代萧用于宫廷雅乐边棱音气鸣乐器。以“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两种类…

    2023-10-14
  • 患有艾滋认定婚姻无效,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结婚就业入学等权益受我国法律保护

    本文目录1.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结婚就业入学等权益受我国法律保护吗2.患有艾滋认定婚姻无效怎么办3.患上艾滋病可以登记结婚吗4.婚检后领证有时间限制吗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结婚就业入学等权益受我国法律保护吗是的。一、《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2023-10-14
  • 手机热点怎么连接电脑,手机个人热点电脑连接很卡怎么办

    本文目录1.手机个人热点电脑连接很卡怎么办2.电脑怎么连接手机上的热点?3.笔记本电脑怎么连接手机热点上网4.电脑怎么连接手机的个人热点手机个人热点电脑连接很卡怎么办电脑连接手机的个人热点方法如下。iPhone13iOS15.31、首先我们需要,在手机中找到并打开“设置”这个选项…

    2023-10-14
  • 劳动合同一旦签了可以更改,合同签错了怎么办还能修改

    本文目录1.合同签错了怎么办还能修改吗2.劳动合同签了后可以更改吗3.对劳动合同有异议但签了可以改吗4.劳动合同签了没去上班要付违约金么?合同签错了怎么办还能修改吗可以。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字或者盖章即生效。签劳动合同时有错别字或者填错,可以划掉再做修改,但需要保证的是两…

    2023-10-14
  • 白龙马原是什么之三,白龙马原是什么之三太子小白

    本文目录1.白龙马原是什么之三太子小白2.白龙马原是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3.白龙马原是什么之三太子小白龙4.《西游记》白龙马原是什么之三太子小白龙?白龙马原是什么之三太子小白《西游记》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的三小白龙。白龙马,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角色,西海龙王敖闰的…

    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