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风光摄影需要的器材







📸今天给大家带来风光摄影所需要器材配件、镜头组搭配~
1.大三元镜头是恒定F2.8最大光圈的三只变焦镜头的总称。
涵盖了14~200mm的大范围焦段,并且成像质量非常高,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拍摄需求。
缺点:1.大三元镜头的售价非常高,镜头加起来的总价超过三万元;2.高性能变焦镜头往往较重。
2.小三元镜头是恒定F4最大光圈的三只变焦镜头的总称。
风光摄影大部分情况下其实并不需要太大光圈,所以小三元镜头就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
缺点:功能相对单一,无法兼顾偶尔的人像拍摄,无法拍摄一些特殊的星空等题材。
3.超广+24-105+100-400这种镜头方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风光摄影配镜选择。这个镜头组涵盖了从超广到望远的各个焦段,以满足各种场景的风光拍摄需求。
缺点:1.无法兼顾人像写真等拍摄需求,功能相对单一。需要说明的是,超广焦段如果选择光圈为f/2.8的镜头,那么可以兼顾星空等弱光场景,但成本要增加5000元以上。
4.偏振镜可以屏蔽特定方向照射来的光线。消除一些方向杂乱的反射光线,让照片色彩更浓郁、画面更通透。
在拍摄花卉摄影中,经常使用偏光镜去拍色彩艳丽的照片。利用偏光镜也可以使绿叶的颜色更饱和及消除低角度拍摄城市景物的翳雾。
风景摄影中,偏振镜能拍出更好的云层效果。
5.快门线是控制快门的遥控线,常用于远距离控制拍照、曝光、连拍。
摄影师或多或少都会因为按下快门的瞬间力道过大导致相机震动,降低照片质量。
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的好办法就是应用“快门线”,它可以防止接触相机表面所导致的震动。
6.当光线较弱时,可以借助于三脚架可以稳定相机,从而实现较长时间的曝光,这样可以拍摄出弱光环境下比较清晰的画面,这是三脚架应用的典型场景。
如果我们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那么仍有可能需要借助于三脚架提高拍摄的稳定性,以得到画质比较理想的效果。
拍摄夜景你需要这 0 样器材装备吗
夜间摄影总有着与日间摄影不同的魅力之处,日落之后的天空有时能见得美丽的云彩和星月,入夜的城市繁华热闹、灯火通明。
想用镜头捕捉黑夜之美,行前准备当然是少不了的。究竟拍摄夜景,需要准备哪些摄影器材和配件呢?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又是可以加分的?来听国外摄影师 Jim Hamel 怎么说。
摄影:Jim Hamel1. 基本配备:一台合适的相机
想要拍摄夜景,首当其冲需要的必然是一台合适的相机。要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或规格,才适合夜拍呢?
最好支持 RAW 档拍摄,能保留完整的影像原始数据,能获得相对细腻的影像画质,且在编修后细节损失较小;
有手动模式,不仅指手动曝光,还包括手动对焦功能,因为夜拍难免会遇到拍摄环境过暗以至相机无法自动对焦的状况;
支持 B 快门,这在需要时才能进行更长时间的曝光。
除了上面说的这三点外,相机在高 ISO 时的画质表现也十分重要,这不是单纯只看相机规格上的最大感光度就能判断的,还是需要结合实拍图一起比较。
毕竟就算最高感光度可达 ISO 25600,但 ISO 1600 下拍摄的画质就已差强人意,那更不用说 ISO 25600 下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是什么效果了。
想要知道某一台相机的最高感光度是多少,可以参考国外权威评测单位 DxO 的评测,或是看网上有无分享其各阶感光度的实拍测试。
2. 基本配备:三脚架
拍夜景往往少不了三脚架,毕竟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中,会需要使用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来进行拍摄,让画面充分曝光。因此需要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避免手持拍摄产生晃动。
三脚架的好坏,取决于其稳定性。一般来说比较大的碳纤维脚架会有较好的稳定性,但价格也比较高。如果你所前往拍摄的地点不需要走太多路,且口袋够深的话,当然是可以选择这样可靠的脚架。
残酷的是,如果你前往拍摄的地点,有很长一段需要步行的路程呢?那你可能会需要一支比较轻便的三脚架了,不然步行起来会很辛苦,也会影响你的拍摄机动性。
3. 基本配备:遥控快门装置摄影:Jim Hamel
为了避免手震的影响,我们选择将相机结合三脚架进行拍摄,但摄影师去按下快门键的那一个动作,难免还是会触动到相机机身。这个时候就需要遥控快门或延迟快门的功能,将震动减到最小。
想要遥控快门释放,一般可选择使用快门线或无线快门遥控器,只是在多人一起拍摄的场合,无线快门遥控器比较容易受到其他无线遥控器的干扰。现在一些相机产品也内建 Wi-Fi 功能,可搭配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实现遥控拍摄。
如果没有无线遥控装置也没有关系,相机中通常都会有快门延迟的功能,也可加以应用来减缓手动快门释放的震动。
4. 基本配备:智能手机
现在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让很多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它,当然拍夜景的时候也是。
手机的不少功能都可以让大家的夜拍更顺利。当你的遥控快门装置没有内建读秒器时,手机可以帮助你;当你找不到路的时候,手机上的地图可以协助定位;再加上与一些强大应用程序的搭配,可提供更多精确的夜拍信息。
无论如何,外出拍照,手机的联通功能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千万别把你的手机丢在家。
5. 建议配备:一个小手电筒
虽然手电筒不是摄影器材也不是摄影配件,但还是不能忽略它。
出去夜拍时,若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地方,它可能发挥关键性的照明用途,像探路、在包包中找东西、架脚架、调整相机设定时,都会需要光亮辅助才能看得清楚。
当然,如果对于自己的相机操作已经非常熟悉,调整相机时也不一定会用到它。不过手电筒也不是什么贵重的装备,带上一支总可以备不时之需。
摄影器材的种类有哪些
摘要:摄影器材是照相机、镜头及其相关附件、与摄影活动相关的各种设备、物品的统称。主要包含各种变焦镜头、定焦镜头、闪光灯、各种用途滤色镜、相机包、照相机脚架、影室闪光灯、柔光箱、各种灯架、反光板、反光伞、外拍灯、摄像灯、石英灯、镜头盖、遮光罩、三脚架、独脚架、相机清洁用具、快门线等等。常用的摄影器材配件
1、水平仪
水平仪作用是用来显示相机目前水平状况,查看相机是否左右歪倒或前后不平衡。不要小看水平仪,它可以避免景物左右倾斜和建筑物变形。小编试过不用水平仪拍摄,结果后来发现倾斜得很厉害,需要用后制软修正,而且会失去部份景物,实在很可惜。尽管现在有很多脚架会内置水平仪,但只有一轴水平,始终不能完全作准。
2、引闪器
学了摄影一段时间后,很多人不满足机顶闪光灯,想利用引闪创作不同风格和色调的相片。一般离机闪灯都会使用无线引闪器,范围远十至二十米都没问题。一套引闪器有发射器和接收器,将发射器放在相机热靴上,接收器放在闪灯金属脚,连接后每次按快门就会利用无线功能触发闪灯,可以拍出不同风格的光影效果。其实坊间也有不少厂商制作引闪器,原厂的接收效率会比副厂好,而且部份引闪器支持同时控制多灯设定,但价钱相对会较高昂。现时大多闪灯利用红外线传送信号,也有人会用飞灯线,但飞灯线需要手动控制闪灯输出,而且活动范围有限,大多摄影人都改用红外线「飞灯」了。
3、快门线
快门线对于风景拍摄,尤其需要长曝时拍摄车轨、星轨、夜景非常重要,与及使用B快门时更是必备。快门线可以在不触碰机身的情况下拍摄,减轻因触碰相机而产生震动。传统快门线需要将接口插在相机上,然后手握控制器就可拍摄;后来出了红外线快门器,利用红外线传输技术,如摇控般按掣拍摄。某些较高级的快门线可以用作定时器、倒数自拍,购买时需要留意不同快门线接口,支持不同相机品牌及型号。
4、反光板
拍摄人像,很多时候都需要补光,但有时闪光灯会令光线变得生硬,Model看上去会很不自然。反光板可以令光线变得分散,同时令主体细节部份变得鲜明,看上去较为自然。另一个情况就是逆光时脸部或暗位会出现曝光不足,利用反光板就可以反射闪灯的光线或太阳光,令主体不会出现「阴阳光」。市面上有各种颜色反光板,但颜色来说则要视乎天气和光线而定,一般小编会推荐大家买圆形和几合一颜色反光板,可以根据不同光线套上不同颜色。一般白色用作柔光,金色主要在阴暗地方使用,利用金色制造暖光线等等,不同颜色运用皆有不同,视实际情况而定。
5、柔光罩
柔光罩和反光板用途类似,如果摄影场合不适宜利用反光板折射光源,较小型的柔光罩会较适合。初阶版的柔光罩就如一个长方体盒子,安装在外置闪光灯前,令光线较为柔和和扩散至整张相片,不会令主体出现过曝的情况。除了一般柔光罩,相机店还会有大型柔光罩和柔光箱,可以将光线打至四面八方,令整张相片看上去更均匀。坊间有不少柔光罩设计,外型趣怪,亦有人会DIY柔光罩,最终都是想想拍出柔光、自然光线的效果。要记得柔光罩使用范围有限,拍摄时避免离主体太远,否则柔光的效果很难看见。
6、手柄
很多摄影师都需要拍摄竖构图的照片,例如长期拍摄人像、运动摄影等。由于镜头沉重,长时间拍摄会很快耗尽电池,所以加装直度手柄可以提升相机续航力。用手柄拍摄相片时可以令增强手感和更稳固,令相片不会出现左右不平衡。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功能,部份相机装了手柄后会增强性能,例如NikonD810,连拍速度会由5fps增加至7fps。如果主题需要长期拍摄竖构图相片,安装打柄可以令双手和眼睛减轻疲劳。不过它会令相机更重,是否真的舒服就要见仁见智了。
7、增距镜
想买超长焦但预算有限的朋友,可考虑在相机和镜头之间加装增距镜,可以增加镜头焦距。要留意增距镜倍数,1.4X即代表增加1.4倍焦距;2X即代表增加2倍焦距。例如一支300mm镜头,安装2x增距镜,就可以获得与600mm镜头的相同视角。不过增距镜也有缺点,首先购买前要留意增距倍数是否适合自己,有时焦距太长未必是好事。而且不是所有镜头都支持增距功能,尤其是较为初阶或APS-C镜头,所以购买前必需了解增距镜规格。其次安装后受到更多镜片反射关系,对焦速度和成像会下降,光圈亦会依倍数收细,1.4x为减一级光圈,2x减两级光圈,当最大光圈值低于f/5.6时,需要手动对焦。
8、倒接环
微距未必是常见摄影题材,较初阶的镜头也未必有微距功能。倒接环作用就是利用普通镜头拍出微距效果,将镜头倒转装在倒接环,再安装到相机接环就可以获出微距效果。倒接环一般几十元就有交易,不过要记得因为镜头相反,所以光的入射亦会相反。小编推介小巧的定焦镜拍摄,而且越广角越有微距效果。要留意镜头安装倒接环后不能够控制光圈,所以不能够用电子控制光圈的镜头,常见用旧式或50mmf/1.8镜头来拍摄。另外镜头尾部会暴露出来,由于不可安装滤镜,所以拍摄时要小心尾部的接环位置。
9、黑卡
如果要数最便宜的摄影配件,黑卡应该名列前茅。原理是相片光差太大,例如拍摄黄昏或日出,天空和地面曝光值不同,为了避免令暗位失去细节或光位过曝,使用黑卡可以令光暗差缩小。长曝时先测光,再利用黑卡遮挡光位,这样就可以得到一张曝光正确的相片。坊间有不少黑卡售卖,亦可DIY,最重要的是多用黑卡练习。
10、滤镜
不同场合要用不同滤镜,才可获得理想效果。例如我们普通拍摄时,保护镜片时会安装UV滤镜,拍摄天空或水面就需要安装C-PL偏光镜,日光环境利用慢快门拍摄丝绢流水效果则需要ND减光镜。而避免出现相片某部份过曝或过暗则可以用GND渐变灰滤镜。大家购买前先了解清楚每样各款滤镜的特点,对大家拍摄时会更得心应手,拍出更专业的相片。
11、三脚架
固定相机在一个位置不动,风景、集体照、夜景、长时间曝光必备。
摄影灯光器材名称大全
1、ARRI L系列LED聚光灯:可调亮度和色温,无需色纸可调灯光色彩,低发热,LED屏显参数。
2、钨丝泛光灯:3200K色温开放式泛光灯。
3、ARRI型菲尼尔透镜聚光灯:3200K色温钨丝灯,可调节聚光度,通过菲尼尔透镜达到聚光效果。
4、Kinoflo灯光:新闻采访和演播室最常用的的灯光,可以选配3200K色温和5500K色温的灯管。
5、LED菲涅尔摄像机聚光灯头:Lightpanels出产的便携式Sola ENG新闻采访灯,电池供电。
7、LED外拍便携灯:亮度色温可调,电池供电。
8、柔光灯箱:内部单一光源配合柔光罩达到柔光效果。

扩展资料:
摄影测光
多区域测光
多区域测光也叫评价测光,它是将画面分割成数个区域。各自独立运算后再整理。取得一个完整曝光值,多区域测光方式往往优先考虑被对焦的主要目标,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焦的主要目标也就是需要获得正确曝光的部分。
有了多区域测光,即使是对摄影一窍不通的人也会轻易获得准确的曝光效果。所以多区域测光是当前比较先进、流行的测光方式,也是当前高等级自动照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是大多数相机普遍采用的测光模式,应用也比较广泛。中央重点测光意味着曝光读数受中央区域的影响最大,受画面四角的影响最小,通常中央重点测光对画面中央2/3的部分比较敏感,某些相机对画面的底部予以重视,以减少天空对景物的影响。
在正常拍摄条件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测光棋式,但如果画面主体不在中央或是逆光拍摄,便有可能引起测光的误差。
点测光
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测光。点测光模式用得极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点测光模式适用的情况:现场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况,如逆光下,这种情况如果不用点测光,可能会造成需要表现的主体曝光不准,太亮时主体人物成为剪影、画面发白没有层次或者是太暗看不出细节。
以上就是关于摄影器材有哪些,风光摄影需要的器材的全部内容,以及摄影器材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