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3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山出自哪首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如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简析:这首诗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三万里河东入海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古诗三百首 , 爱国 , 忧国忧民同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
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创作背景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赏析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为辽阔,感情也更为沉痛。
要想理解第二首诗,必须理解“五千仞岳”,于此有人说是泰山,因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历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禅,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赖汉屏认为岳指华山,理由是黄河与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陆游诗中的“岳”是指华山,可以从《宋史·陆游传》以及陆游的诗词中找到证据。《宋史·陆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从中可以看出陆游收复中原的策略,就是通过四川进入陇右,先夺取长安,然后凭借关中的屏障进攻退守,像秦一样收复中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陆游把这么多心思用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见他的主张是横贯其诗歌创作的始终的,那么“五千仞山上摩天”中的岳指华山自然就最恰当了。“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著祖国的可爱,象征著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薰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下句是什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诗人的一腔忧愤与同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解说]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爱国诗人陆游在山阴(今属浙江)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下句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内容】: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
5.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解说】: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
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
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
统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他一生创作的诗歌有九千三百多首,毕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复失地,是南
宋爱国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古诗今译 】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
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以上就是关于三万里河东入海的下一句,3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山出自哪首诗的全部内容,以及三万里河东入海的下一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