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风景摄影入门
夏天是出动拍摄风景相片的最佳季节,对于拍摄风景,笔者有一点小经验可以分享。这次将尝试由器材、相机设定,拍摄前的准备及构图跟大家分享拍摄时需注意的地方,如文章有错误的地方,请各位指正,谢谢!
笔者使用器材
Nikon D800Nikon 14-24mm f2.8 – 将更多景色拍摄入画面Nikon 24-70mm f2.8 – 一般标准镜头Nikon 70-200mm f2.8 – 能带出较强压缩感快门线 – 拍摄长时间曝光照片时,避免震动到相机脚架 – 拍摄慢快门照片或者全景相电筒 – 正常照明用,帮助对焦,或者拍摄银河时照光前景LEE Filter – 0.6GND(渐变灰滤镜)、0.9ND 及 3ND(减光滤镜),拍摄风景利器,如果没有,可试利用黑卡代替黑卡 – 不反光的黑卡硬卡纸闪光灯 – 照光前景或者为主体补光(极少使用)
GND,ND,黑卡之用途
GND FILTER(渐变灰滤镜)用途是拍摄日出日落时,当天空与地面的曝光相差数级以上,用作平衡天空与地面的曝光,否则天空曝光正确时,地下会太暗,导致死黑,或者地面正确曝光时,天空又会一片死白
黑卡假设笔者正在拍摄日出,并开始测光,天空与地面曝光相差两级:
天空的正常曝光为 1s + ISO400 + f/9地面的正常曝光为 4s + ISO400 + f/9
笔者就需要把相机设定为 4s + ISO400 + f/9 进行拍摄在拍摄期间,需要在天空的部份摇动黑卡三秒左右,令天空只有一秒曝光而地面则全程四秒都进行曝光,最后得出的影像应该会天空与地面曝光平衡了
而黑卡摇动的范围大约如下图所示。另外,为什么要不断摇动黑卡呢?因为如果单单利用黑卡遮盖画面的话,便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黑影,上下移动黑卡可以令边界不明显。
如果忘记了带黑卡的情况,可以利用相机的曝光包围:先架好脚架,构图后,拍摄数张不同曝光值的照,包括 -1EV、0EV、+1EV,然后在 Photoshop 内利用 Layer mask 进行合并,从而令照片不会过曝或者曝光不足(后制的部份将会于稍后介绍)另外,有些情况是不能用渐变灰滤镜代替,例如拍摄烟花时,黑卡的作用是完全遮光,所以不能用渐变灰滤镜代替
一般拍摄风景时的相机设定
拍摄模式:把相机设定为 M-Mode 手动模式光圈:拍摄风景通常需要更深的景深,所以会使用 F9 – F16快门:视乎当时环境 (有需要便使用慢快门)色温:拍摄日光时大约 5000-6000k,晚上拍摄夜景则为大约 3100kISO:普遍使用低 ISO 进行拍摄,大约 ISO100-800
拍摄前的准备
一般拍摄风景照的话,笔者建议需要提早一小时到达拍摄现场,寻找可拍摄的角度,构图,然后才开始进行拍摄,这样会拍得比较得心应手留意天文台的资讯,到海边拍摄的话就要留意潮汐问题,亦需要留意日出日落的方位,因为在不同季节,日出日落的位置是会有偏差如有一些地点是第一次去拍摄,笔者会建议上 suncalc.net 及 google map 看一看,日出日落方位是否正确,才可以顺利地进行拍摄
拍摄风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留意水平,垂直
天空会否过曝,地面会否过暗
拍摄慢快门需要使用快门线,避免震动到相机
确保有足够景深
拍摄剪影的话,需要拍摄到主体清晰的轮廓比较好
构图可使用:
黄金分割
视线带引
颜色对比
利用压缩感
物件上的对比
拍摄剪影
利用倒影
光影
拍摄技巧
直度 vs 横度:经常有不同的人问我,为什么拍摄的照片中那么多的直度相,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原因是拍摄风景时,是要把最美的一面拍给大家看,所以当时景色如果不太好,笔者会选择拍摄直度,如果是非常壮观的景色的话,便会拍摄横度的照片,如果在山上拍摄,会拍摄到广阔的山脉,因为直度是很难表达到广阔的感觉,所以拍摄直度横度,是需要视乎拍摄地点,题材而决定。
拍摄广阔的山脉,还是利用横度去表达比较适合,而这两张照片都分别是以光影,广阔的山脉为主。
横度例子:
直度例子:
保持水平线:
一般拍摄风景,亦需要注意水平线或垂直线
拍摄手法:颜色对比
前景的重要性
一般利用广角镜拍摄风景时,笔者都会尽量寻找前景,将一些物件加入当作前景,令观赏者可以在照片中知道景观中的规模大小一前一后的船,可以令到观赏者可以大约知道距离,深度
拍摄手法:两架船分别放于两个不同的黄金分割位置,并且有颜色对比
从前景到背景的关系
一般而言,拍摄时候笔者会尝试在前景中加入现场环境特有的元素,告知观赏者拍摄的地点在那里例如这一张照片,是早前有一天笔者跑到上环中山公园附近的货车场拍摄,在照片中加入货柜车的元素,令观赏者令知道这是在货柜车场内拍摄的
拍摄手法:车摆放在黄金分割的位置,倒影
快快门 VS 慢快门
一般到海边拍摄的话,笔者都会使用慢快门去拍摄,但如果是到山上拍摄,就会尽量使用快快门,因为快门太慢,花草的摆动会太多,令到画面影像不清晰 (如果要摇黑卡的话,需要配个慢快门)拍摄这类慢快门照片,快门又不能够太慢,亦不能太快,因为太快会拍摄到浪花,太慢又会令海面平如镜子,需要视乎拍摄者想拍摄什么的感觉。
拍摄水法:慢快门,石头作前景
拍摄倒影
一般拍摄风景,如果有一个平静的水面,就可以尝试一下拍摄完整的倒影
拍摄手法:利用倒影,并加入船作前景
色彩对比
拍摄风景时,很容易会利用到色彩对比,例如日落时的火烧云与天空顶部的冷色,日落后blue hour 的蓝色与住所的金黄色
拍摄手法:利用颜色对比
利用远摄镜的空间压缩
拍摄意境味较重的照片,一般是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将拍摄的主体与背景压缩为同一个空间内
拍摄手法:拍摄剪影,利用压缩感
透视前后景的重要性
利用广角镜时,应该把前景元素加入一个更广阔的远景,令到画面创造出整体深度及距离感,令影像更有层次感,甚至可以加入一些常见的东西,或可把人物拍进画面,以作一个比例尺,告诉给观赏者,当时景观的规模大小
拍摄手法:船放黄金分割位置,利用颜色对比,拍摄倒影
甚么时候拍摄多一点天空?
一般如果天空的云是非常有气势的话,便可选择拍多一点天空,例如下图,如果天气的云不够震撼,就不要拍太多的天空,毕竟拍摄风景是希望拍到最美好的一面给大家看
拍摄手法:视线带引
接着下来笔者将会再讲解笔者作品的构思,带领着大家从笔者的角度,去审视一下照片内的构图与视觉元素如果你能够掌握到以上大概五至八种技巧,相信便能进步得很快
利用中银大厦及长江集团中心作背景,然后利用车轨作一个视线带引
拍摄手法:视线带引
利用人们举起的手机作前景,烟花作背景,拍下当时的气氛及烟花
拍摄手法:物件上的对比,前景与后景的关系
利用布满海藻的大石头作前景,中景是其他小型的绿色的石头,背景是日出时的天空
拍摄手法:黄金分割,颜色对比
这次利用同行的朋友作为前景,中景依然是小型的绿色石头及海藻,背景是日出时的天空
拍摄手法:黄金分割,颜色对比
这张照片是以长焦镜进行拍摄,是以色彩对比为主,上半部为暖色,下半部份为冷色
拍摄手法:颜色对比
这张照片是笔者旅行时在餐厅内拍摄的,以椅子及枱作为前景,背景是外面刚刚日落完的blue hour,如果背景是纯黑色的话,照片的可观性会减低
拍摄手法:椅子放在黄金分割位置,室内,外的颜色对比
绿色的石头作前景,当时拍摄的季节正好是春天,很多的海藻会生长在石头上面,所以决定利用布满海藻的石头作为前景,拍下这个有季节性限定的画面
拍摄手法:慢快门,黄金分割
同上
拍摄人物的剪影,左边是太阳,右边是剪影,一左一右 是为了平衡画面,并且利用长焦镜头,令人像压缩到同一个平面上
拍摄手法:黄金分割,剪影
这照片是有倒影元素,人物在黄金分割的位置,背景是日出后的天空,再加上颜色的对比
拍摄手法:黄金分割,颜色对比,剪影,倒影
这照片是笔者叫朋友走到石位上,然后拍摄的照片,利用环境的对比,超细小的人物配上大自然,显得人类非常渺小的感觉
拍摄手法:黄金分别,剪影,与大自然的对比
利用河流作为视线带引,引领观赏者的目光移到细小的人物身上
拍摄手法:视线带引,剪影,与大自然的对比
拍摄这一座的清真寺,是利用了倒影的元素,而且加入倒下的枯木,与华丽的清真寺作一个比较,并作为一个视线带引,好像指著清真寺一样
拍摄手法:主体放在黄金分割位置,倒影,视线带引
这张是利用了鹤咀的蟹洞作为前景,然后银河作背景,为免蟹洞全黑,所以笔者拍摄时加入了闪光灯和电筒,照亮蟹洞,当然拍摄前需要留意附近有没有人正在拍摄,以免影响其他的人
拍摄手法:闪光灯照亮前景
一般拍摄银河人像,多数只得剪影。而笔者这一次拍摄利用闪光灯为人物结像,尝试拍摄清晰的闪灯人像银河照片,所以即使放大照片,人物仍是非常清晰拍摄手法:利用闪光灯照亮人物主体
西环码头,以天空之镜而闻名,而笔者去到却选择拍摄卡板,因为西环码头其实是一个公众货物装卸区,这里其实亦有非常多的货柜及卡板,所以笔者尝试拍摄卡板与日落,并把卡板放在黄金分割的位置
拍摄手法:卡板放在黄金分割位置,天空的颜色对比
这一张的日出照片是在笔者家附近拍摄的,因为近年有人用水泥造一条路方便出海游水,而且摆放了一些椅子在这里,所以笔者就决定拍摄这些椅子和日出
拍摄手法:椅子在黄金分割位置,再加天空颜色对比
这一张主要是拍摄现场环境气氛,拍摄到棕榈树,海滩及人物的元素
拍摄手法:颜色对比
这张是在泳池位置拍摄的日出,指摄了泳池的倒影,中景的沙滩床并利用了视线带引
拍摄手法:视线带引,颜色对比
拍摄这一类的照片,是需要潮退才能够拍摄到,这次笔者把船放在右边,太阳在左手边,去平衡整个画面,而当时天空中的云比较有层次,所以决定向上拍摄多一点天空
拍摄手法:船与太阳分别放在不同的黄金分割位置,天空颜色对比
有时候拍摄广阔的山脉,可能3:2的构图还不够去表达环境之大,所以还可以利用16:9的构图表达连绵不绝的山,还有笔者在照片中加入了大厦,而且大厦刚好受了侧光,令立体感加重,并为照片加入了比例呎,让观赏者可以大概知道山的大小。
拍摄手法:楼宇与大自然的对比
总结
想拍摄到好的风景照片,其实最重要是勤出动,毕竟能遇上火烧云的日子是非常困难,唯有勤出动,才可以增加机会遇上!拍摄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体或物件去配合背景,如利用广角镜时则加入前景的因素尝试为照片加入比例,令观赏者清楚知道环境的规模大小尝试找出环境中特有的东西,并将其纳入画面中,让观赏者知道拍摄现场环境是怎样学习利用渐变灰滤镜或者黑卡,光差大的时候尝试使用曝光包围好好利用大自然的颜色对比尝试利用慢快门拍摄 (在海边拍摄的时候)拍摄风景时:「wide angle(广角镜) 取其势,tele (长焦距镜)取其意」,意思是如果当时风景是十分有气势,震撼的话,就要用广角镜,如果当时景观不算震撼,则可以利用长焦去拍摄一些意境比较重的画面另外当不知道怎样拍的时候,就要寻找一个制高点去拍摄,当你走到制高点的时候,可以俯视整个环境及地型,相信拍出来的视角和视野会更不一样
拍摄日出日落技巧全攻略
在日出日落时分,太阳的光线角度低,光质柔和并且呈现出暖色调,整个画面充满着诱人的魅力,想必任何一位摄影爱好者都不会轻易错过这个机会吧?不过,想在短短的时间内将美丽的日出日落景象完美地记录下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拍摄日出日落的技巧全攻略,欢迎阅读。
一、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
拍摄日出和日落的最佳季节是春、秋两季。这两季比夏天的日出晚,日落早,对拍摄有利,在春秋云层较多,可增加拍摄的效果。日出前半小时,日落后半小时,是拍摄的黄金时间。在拍摄之前,你一定要预先想好自己想要表现的效果,在日出之前就到拍摄地点,选定好自己的机位和合适的前景。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选择到野外拍摄比较好,毕竟野外空气的透彻程度比在城市中高很多。但是不管在野外还是在城市,选择的地点应该比较开阔,地势以高为宜。在野外拍摄的时候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点,比如高山上,拍摄的视角选择高处向下的角度,这样在取景时近处和地面就不会有什么多余的物体遮挡太阳,有利于主要内容的表现。重峦叠嶂在旭日东升时处于大逆光会产生一种层次丰富的效果。当然,如果你的地点视野够开阔,比如一个很大的水边,这样的地点同样也是拍摄日出日落的绝佳选址。拍摄日出日落的选址得当,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二、增强对云和雾的表现
云在拍摄中是自然的反光物体,它能传播太阳的红光,从而不断变化着作品的色彩与构图。云彩也可以作为作拍摄的主要题材。但要注意观察当云遮住落日时出现的情况;光线会从云后四处射做一从而使照片增加极为动人的效果。
当太阳刚刚升起时,云会非常的明亮,也是非常适合拍摄的。读到这里,请先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sheyou349,朋友圈每天分享精彩的摄影技巧和时尚大片,我们继续讲,要注意观察,当太阳逐渐从这个亮边中间出现时,要抓拍。同样的道理,当所拍摄的场景被雾气笼罩,也有利于对整个画面意境的渲染。
三、捕捉水中的倒影
拍摄水面倒影会使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增色,不少优秀的日出日落摄影作品都是在水边完成的,因为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波光鳞鳞的水面倒映出美丽的彩霞。拍摄水面倒影会使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静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呈现出如镜中一样的影像,而拂过水面的微风总是会扰动这种倒影。在水面上留下条更加耀眼的光线,并从地平线到画面的前景之间勾画出一条光路,当太阳渐渐下落时,这条光路会延伸到你的眼前。
在水边拍摄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构图的因素,按下快门之前,是不是已经将水平线摆好了位置?是不是已经将我需要的景物都包含进去了?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测光的时候,一般是选择平均测光模式,这样才能使整个画面的光线分布均匀,不至于过曝或者欠曝。
四、使用中灰渐变滤镜
拍摄日出日落的时候,大家一般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天空与地面的光差相当之大。和胶片相比,现在数码相机感光组件的宽容度有限。所以无论是对最亮的、最暗的、中间的对焦测光,都是不完美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拍到天空、地面都同时曝光正常的照片。要天空曝光准确,地面就会曝光不足而变成一片瘀黑;要地面曝光准确,又会使天空曝光过度而变成死白一片。
这个时候就要使用中灰渐变滤镜了。把 “中灰渐变”滤镜在镜头的前面,根据天空和地面的大小来调整串动“渐变灰”镜的上下位置,以达到天空和地面的'曝光平衡。使天空和地面的曝光趋于一致。
五、镜头的使用
用任何镜头都能拍摄日落。镜头的选择取决于你打算对日出日落的表现形式,是把太阳本身作为画面主体,还是去刻画描绘一个大场景的精彩。我更倾向于后者。
注意,太阳在升起之前和落下之后,光线的亮度不够,如果用手托举着相机,很不稳定。因此,所以,当你拍摄太阳时,要准备一付稳定的三脚架。
六、光圈
当日落是作品的主题时,你应该更重视控制光圈的大小。用小光圈能使太阳呈现星星状的效果,光圈越小,这种效果就越好。
同时,小光圈可以带来更大的景深,可以保证前景的清晰度。
七、色彩的安排
当太阳在空中渐渐下落时,色温减低,形成暖色调。早在肉眼看到太阳呈红色之前,它已经开始呈深黄色,读到这里,然后是桔黄色,最后在呈红色。如果打算增强落日的画面效果,可以使用落日滤镜来强化温暖热烈的色调。如果能捕捉不同色温的表现,则更精彩。
八、后期处理
1、适当的裁剪,一般的相片拍出来都是4:3格式,又或者是3:2的胶片比例,这些比例或许是最常用的比例,但对于日出日落等,长条或四方比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用色阶或者曲线工具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使图片明快起来。
3、改变照片的白平衡,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要控制好整个画面的色调,一般日出和日落的画面氛围是偏红黄的暖色调,在色彩平衡里面,分别对高光和中间色调做处理,然后色相和饱和度里面单独调整红色和黄色通道,加强饱和度。到此,图片的氛围基本就出来了。
单反拍太阳需要加什么滤镜
单反拍摄太阳用减光滤镜,主要是减少光量进入相机。减光镜对一张好的照片来说作用非常的大。
减光镜的滤光作用是非选择性的,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减少能力是同等的,均匀的;也就是说,减光镜对原物体的颜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也能真实再现景物的反差(实质上由于工艺的原因,色温还是会产生少量的偏差)。

扩展资料:
在实时取景模式下,光线会直接进入传感器形成画面预览,如果光线过于强烈,对着太阳时间过长,传感器也会受到非常大的损伤。
很多人使用微单的时候,都喜欢实时取景模式,所见即所得。所以在使用实时取景模式拍摄太阳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拍摄时间,避免相机一直对着太阳直射。
日出日落拍摄小技巧及参数设置
走过了山山水水,见过了风风雨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钟情于日出日落。在一幕高挂的天空里,一轮太阳托举在云层里,丝丝光线,周围的云雾蔚为壮观,恬静而美好。美丽的夕阳或者日出景色,仅在日落日出前后短短不到20分钟内出现,此时绝佳的色温,配合适当的云彩与地形前景,每个摄影爱好者都会不禁为这美丽的景色而动容。
而摄影,很多时候表现的是光与影的效果,在日出日落时分,太阳的光线角度低,光质柔和并且呈现出暖色调,整个画面充满着诱人的魅力,想必任何一位摄影爱好者都不会轻易错过这个机会吧?不过,想在短短的时间内将美丽的日出日落景象完美地记录下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
拍摄日出和日落的最佳季节是春、秋两季。这两季比夏天的日出晚,日落早,对拍摄有利,在春秋云层较多,可增加拍摄的效果。日出前半小时,日落后半小时,是拍摄的黄金时间。在拍摄之前,你一定要预先想好自己想要表现的效果,在日出之前就到拍摄地点,选定好自己的机位和合适的前景。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选择到野外拍摄比较好,毕竟野外空气的透彻程度比在城市中高很多。但是不管在野外还是在城市,选择的`地点应该比较开阔,地势以高为宜。在野外拍摄的时候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点,比如高山上,拍摄的视角选择高处向下的角度,这样在取景时近处和地面就不会有什么多余的物体遮挡太阳,有利于主要内容的表现。重峦叠嶂在旭日东升时处于大逆光会产生一种层次丰富的效果。当然,如果你的地点视野够开阔,比如一个很大的水边,这样的地点同样也是拍摄日出日落的绝佳选址。拍摄日出日落的选址得当,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二、增强对云和雾的表现
云在拍摄中是自然的反光物体,它能传播太阳的红光,从而不断变化着作品的色彩与构图。云彩也可以作为作拍摄的主要题材。但要注意观察当云遮住落日时出现的情况;光线会从云后四处射做一从而使照片增加极为动人的效果。
当太阳刚刚升起时,云会非常的明亮,也是非常适合拍摄的。要注意观察,当太阳逐渐从这个亮边中间出现时,要抓拍。同样的道理,当所拍摄的场景被雾气笼罩,也有利于对整个画面意境的渲染。
三、捕捉水中的倒影
拍摄水面倒影会使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增色,不少优秀的日出日落摄影作品都是在水边完成的,因为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波光鳞鳞的水面倒映出美丽的彩霞。拍摄水面倒影会使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静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呈现出如镜中一样的影像,而拂过水面的微风总是会扰动这种倒影。在水面上留下条更加耀眼的光线,并从地平线到画面的前景之间勾画出一条光路,当太阳渐渐下落时,这条光路会延伸到你的眼前。
在水边拍摄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构图的因素,按下快门之前,是不是已经将水平线摆好了位置?是不是已经将我需要的景物都包含进去了?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测光的时候,一般是选择平均测光模式,这样才能使整个画面的光线分布均匀,不至于过曝或者欠曝。
四、使用中灰渐变滤镜
拍摄日出日落的时候,大家一般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天空与地面的光差相当之大。和胶片相比,现在数码相机感光组件的宽容度有限。所以无论是对最亮的、最暗的、中间的对焦测光,都是不完美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拍到天空、地面都同时曝光正常的照片。要天空曝光准确,地面就会曝光不足而变成一片瘀黑;要地面曝光准确,又会使天空曝光过度而变成死白一片。
这个时候就要使用中灰渐变滤镜了。把 “中灰渐变”滤镜在镜头的前面,根据天空和地面的大小来调整串动“渐变灰”镜的上下位置,以达到天空和地面的曝光平衡。使天空和地面的曝光趋于一致。
五、镜头的使用
用任何镜头都能拍摄日落。镜头的选择取决于你打算对日出日落的表现形式,是把太阳本身作为画面主体,还是去刻画描绘一个大场景的精彩。我更倾向于后者。
注意,太阳在升起之前和落下之后,光线的亮度不够,如果用手托举着相机,很不稳定。因此,所以,当你拍摄太阳时,要准备一付稳定的三脚架。
六、光圈
当日落是作品的主题时,你应该更重视控制光圈的大小。用小光圈能使太阳呈现星星状的效果,光圈越小,这种效果就越好。
同时,小光圈可以带来更大的景深,可以保证前景的清晰度。
七、色彩的安排
当太阳在空中渐渐下落时,色温减低,形成暖色调。早在肉眼看到太阳呈红色之前,它已经开始呈深黄色,然后是桔黄色,最后在呈红色。如果打算增强落日的画面效果,可以使用落日滤镜来强化温暖热烈的色调。如果能捕捉不同色温的表现,则更精彩。
八、后期处理
1、适当的裁剪,一般的相片拍出来都是4:3格式,又或者是3:2的胶片比例,这些比例或许是最常用的比例,但对于日出日落等,长条或四方比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用色阶或者曲线工具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使图片明快起来。
3、改变照片的白平衡,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要控制好整个画面的色调,一般日出和日落的画面氛围是偏红黄的暖色调,在色彩平衡里面,分别对高光和中间色调做处理,然后色相和饱和度里面单独调整红色和黄色通道,加强饱和度。到此,图片的氛围基本就出来了。
以上就是关于拍日出用什么滤镜,风景摄影入门的全部内容,以及拍日出用什么滤镜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