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红外线监控摄像头晚上能看清楚吗
可以看到,红外线监控摄像头具有夜视功能。
红外夜视,就是在夜视状态下,数码摄像机会发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物体,关掉红外滤光镜,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由红外线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时可拍摄到黑暗环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
红外一体化摄像机是将摄像机、防护罩、红外灯、供电散热单元等综合成为一体的摄像设备。它实现夜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普通CCD黑白摄像机可以感受红外光的光谱特性(即可以感受可见光,也可以感受红外光),配合红外灯作为“照明源”来夜视成像。
扩展资料:
红外摄像技术分为被动红外摄像技术和主动红外摄像技术。
1、被动红外摄像技术
被动红外摄像技术是利用任何物体在绝对零度(一273℃)以上都有红外光发射的原理。由于人的身体和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外光较强,其它非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光很微弱,因此,利用特殊的红外摄像机就可以实现夜间监控。
2、主动红外摄像技术
主动红外摄像技术是利用特制的"红外灯"人为产生红外辐射,产生人眼看不见而普通摄像机能捕捉到的红外光,辐射"照明"景物和环境。
利用普通低照度CCD黑白摄像机或使用"白天彩色夜间自动变黑白"的摄像机或"红外低照度彩色摄像机"去感受周围环境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从而实现夜视功能。
红外夜视仪可以透视吗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埋伏在丛林中的敌人、远处的汽车、坦克等,以前是很难被发现的。现在有了红外夜视仪,情况就不同了。因为人体、各种动物以及发动机等都是热源,都会辐射出红外线,这时坐在夜视仪前,通过屏幕就可以清楚地观测到远处的物体,甚至可以分辨人、动物及汽车、坦克的形状。如果给战士们配置上这种黑夜“千里眼”,并装备上激光测距仪,黑夜里他们也能百发百中,弹无虚发。如果在导弹的前头装上一个用热释电晶体制成的红外线制导装置,导弹就会向着产生红外线的飞机发动机等目标紧追不舍,直至命中。
这种设备稍加改进,还可在医疗中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经过改造的仪器叫做“红外热像仪”,因为人体发炎的部位会比正常部位辐射出更多的红外线,利用红外热像仪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灶的位置及形状。
夜视仪是什么
夜视仪 - 作用
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富。红外线视仪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尽管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红外线,但受到红外元器件的限制,红外遥感技术发展很缓慢。直到1940年德国研制出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后,才使红外遥感仪器的诞生成为可能。此后德国首先研制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等几种红外探测仪器,但它们都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际使用。
夜视仪几乎同时,美国也在研制红外夜视仪,虽然试验成功的时间比德国晚,但却抢先将其投入实战应用。1945年夏,美军登陆进攻冲绳岛,隐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夜晚出来偷袭美军。于是美军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红外夜仪紧急运往冲绳,把安有红外夜视仪的枪炮架在岩洞附近,当日军趁黑夜刚爬出洞口,立即被一阵准确的枪炮击倒。洞内的日军不明其因,继续往外冲,又糊里糊涂地送了命。红外夜视仪初上战场,就为肃清冲绳岛上顽抗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的致命弱点是红外按照灯的红外光会被敌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60年代,美国首先研制出被动式的热像仪,它不发射红外光,不易被敌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1982年4月—6月,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4月13日半夜,英军攻击承军据守的最大据点斯坦利港。3000名英军布设的雷区,突然出现在阿军防线前。英国的所有枪支、火 炮都配备了红外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清楚地发现阿军目标。而阿军却缺少夜视仪,不能发现英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在英军火力准确的打击下,阿军支持不住,英军趁机发起冲锋。到黎明时,英军已占领了阿军防线上的几个主要制高点,阿军完全处于英军的火力控制下。6月14日晚9时,14 000名阿军不得不向英军投降。英军领先红外夜视器材赢得了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
1991年海湾战争中,在风沙和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由于美军装备了先进的红外夜视器材,能够先于伊拉克军的坦克而发现对方,并开炮射击。而伊军只是从美军坦克开炮时的炮口火光上才得知大敌在前。由此可以看出红外夜视器材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圣安地列斯红外夜视仪在哪
红外夜视仪是一种可以在晚上的时候夜视(虽然是标准的废话,不过看到的画面是红蓝绿的),还有另外一种微光夜视仪,看到的画面是全绿的。
另外,带上红外夜视仪可以在郊外的一所UFO酒吧的柜台前面里看到外星人。彩蛋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红外线夜视仪有什么用,红外线监控摄像头晚上能看清楚的全部内容,以及红外线夜视仪有什么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