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摄影 什么叫色温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即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景深在光学中,尤其是录影或是摄影,是一个描述在空间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离范围。透镜只能够将光聚到某一固定的距离,远离此点则会逐渐模糊,但是在某一段特定的距离内,影像模糊的程度是肉眼无法察觉的,这段距离称之为景深。
感光度,又称为ISO值,是衡量底片对于光的灵敏程度。由敏感度测量学及测量数个数值来决定,对于较不敏感的底片,需要曝光更长的时间以达到跟较敏感底片相同的成像,因此通常被称为慢速底片。高度敏感的底片因而称为快速底片。
摄影色温是什么定义
1.摄影中的色温,通俗讲就是指光线的色彩倾向;这种带有色彩偏向的光线,会影响摄影作品的整体色调;如色调偏蓝、偏红、偏黄等。
2.观察色温,看环境光线,比如夕阳西下的红、黄色色彩,在绘画中被称做“暖色”色调,而在摄影色温的定义中正好相反,红色为的色温值为最低,也就说红色的火焰温度最低。蓝色在绘画中是标准的“冷色”,而在摄影色温值定义中是最高值。比如:晴天的雪景,雪地反光是蓝色的,环境气温度很冷,但是此时的色温值却很高。
关于色温的制定方法和标准,楼上两位高手已经解释得很科学、很清楚了,简单说就是:“蓝色为高色温,白色为中色温,黄色中低、红色为最低。
什么是色温和白平衡
什么是色温和白平衡
一、色温是什么?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比如1000k、3300K等。色温K值的变化规律:K值越小,色温越低,色调偏黄,温暖安静的氛围;K值越大,色温越高,色调偏蓝,清冷伤感的氛围。
色温的物理定义是: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大家可以把这个“某个黑体”想象成铁块,那么铁块加热后,由红到黄,再到蓝色等时候,不同温度所产生的不同颜色,就是色温了。
二、白平衡是什么?
白平衡的英文为WhiteBlance,其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可以对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对应的补色进行补偿。白平衡在相机上用AWB表示,白平衡K值的变化规律:K值越小,色调偏蓝,K值越大,色调偏黄。白平衡的变化规律和色温是完全相反的,大家区分一下。
三、白平衡和色温之间的关系
在概念上:色温和白平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白平衡是摄影师为了表示摄影中光线问题而延伸过来的,但因为自平衡的调整过程是通过调整色温来实现的,所以色温相对于相机而言,就是白平衡的问题了。
在变化规律上:色温和平衡的变化规律是完全相反的,色温是K值越大,照片越冷(偏蓝),白平衡是K值越小,照片越冷。
四、如何设置白平衡
当我们想要拍摄暖调(偏黄)的照片,调高白平衡K值;当我们想要拍摄冷调(偏蓝)的照片,调低白平衡K值。延伸:如果我们已经拍摄出的照片,觉得它整体偏蓝,想要让它偏正常色调,或者偏黄一些,就可以调高白平衡K值,相反就可以调低白平衡K值。
什么叫色温什么叫色相什么叫色系
摄影中的色温、色度、色相有什么区别和关联?先我们搞清这三者的含义。
色温,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它的物理值来源是,把一块黑色的物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其所发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所加热的温度即为该颜色的温度,用“K”值表示。比如在摄影中,我们知道日光的色温是5500-6000K,蓝光的色温是7000-9000K,红光的色温是3500K以下。

色度,色度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色相,故名思义,即颜色的相貌和颜色种类。比如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温、色度、色相三者是从不同角度来定义颜色的。比如色相是红色对应的是低色温,暖色调。蓝色对应高色温,冷色调。而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高饱和度是颜色纯度很高。这就是它们的关联和区别。
在摄影中如何运用色温、色度、色相呢?
在摄影中色温是指白平衡,色度有两指标分别是色调和饱和度,色相还是指色彩颜色类别。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摄影色温,摄影 什么叫色温 什么叫景深 什么叫感光度的全部内容,以及什么是摄影色温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