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偏光显微镜的调节与校正
一、装卸镜头
首先将选好的目镜插入镜筒上部,并使十字丝处于东西、南北方向上。然后,选择适当倍数的物镜装入镜筒的下端。由于偏光显微镜的类型不同,物镜的装卸方法各异。如弹簧卡型,须将物镜的小钉夹于弹簧卡的凹陷处;转盘型,须先将物镜安装在可以转动的转盘上,再将选用的物镜转到镜筒的正下方,恰至转盘槽内(有轻微响声)卡住为止;螺丝扣型,将选用的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螺丝扣上,拧紧即可。
二、调节照明(对光)
装上中倍物镜(8×或10×)及目镜,推出勃氏镜和上偏光镜,打开锁光圈,使偏光显微镜的光路畅通,然后观察镜筒内视域,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或者打开光源电源,进行调节,直至视域最亮为止。
三、调节焦距(准焦)
欲使物像清晰,必须调节焦距。其步骤如下:先将矿物薄片置于载物台中心,用薄片夹夹紧(必须使薄片的盖玻片朝上,否则不能准焦);然后从侧面观察镜头,转动镜筒粗动螺旋,将镜头下降到最低位置,若用高倍物镜则需下降到几乎与薄片接触为止。再从目镜中观察,旋转粗动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升至视域内物像基本清楚后,再旋转微动螺旋,使物像完全清晰为止。Olympus BX41型显微镜镜筒是固定的,调节焦距由升降物台完成。
准焦以后,物镜前端与薄片平面之间的距离称工作距离。其长短与物镜的放大倍数有关,低倍物镜的工作距离较长,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较短。新型的显微镜大多设置了安全限高装置。
四、校正中心
显微镜上载物台的旋转轴、物镜的中轴及目镜的中轴应处于一直线上,这样,当转动载物台时,视域中心的物像原地不动,中心以外的物像则绕中心作圆周运动。如果上述三轴不在一直线上,则称为中心不正。此时,旋转物台,视域中心的物像会偏离视域中心,甚至跑出视域之外,妨碍观察。这时必须进行中心校正,使物台旋转轴与物镜中轴吻合。中心校正的正确步骤如下:
(1)将物镜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准焦后在视域里选择薄片上一点a,移动薄片使点a位于十字丝交点(图3-6A),将薄片固定。
(2)旋转物台一周,若点a离开中心,以另一圆心o点作圆周运动(图3-6B),则证明中心不正,需要校正。
(3)旋转物台180°,使a点由十字丝交点移至a′处(图3-6C)。
(4)扭动物镜上的校正螺丝,使a′点移至偏心圆圆心o点,初校即算完成(图3-6D)。
(5)移动薄片,将点a从o点移至十字丝交点旋转物台检查,若已校好,则点a不动(图3-6E,图3-6F),否则尚需重复前述操作步骤加以校正。
图3 6 校正中心步骤示意图
当偏心很大时,转动物台a点由十字丝交点跑出视域之外,则可以根据 a点移动情况估计偏心圆的圆心位置和直径,将点a转回十字丝交点,扭动物镜上的校正螺丝,使点a向偏心圆的圆心点的反方向移动相当于偏心圆半径的距离,然后按偏心不大的情况校正。
五、偏光镜的校正
偏光显微镜上的上、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应当正交,下偏光镜振动方向PP应平行于东西方向,上偏光镜的振动方向AA应平行于南北方向,即分别与目镜十字丝平行,如果不是这样,就必须加以校正。
1.下偏光镜振动方向的确定
通过黑云母颜色变化来确定。在单偏光镜下使用中倍镜准焦后,在薄片中找一个具有极完全解理的黑云母(⊥001切面,见图3-7,图3-8)置于视域中心,转动物台,当黑云母颜色最深时,解理缝的方向即为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PP。
图3-7 黑云母光性方位图
图3-8 下偏光镜振动方向的确定
由于黑云母解理面内有较多的色素离子,如:Fe3+,Cr3+,Ti4+,Mn2+等,它的排列较紧密,当光波平行这一方向振动时,吸收性强,颜色较深,故Ng、Nm呈棕褐色,垂直黑云母解理面的色素离子(Fe3+,Ti4+,Mn2+)排列稀疏,并与K+呈相间排列,吸收性差,颜色较浅为Np,呈浅黄色。
2.上偏光镜振动方向的校正
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调整好后,推入上偏光镜,如果视域呈黑暗,说明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正交;否则应转动上偏光镜的偏振片,直至视域最黑为止,即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已经正交。
六、视域直径的测定
(1)测量中倍或低倍物镜的视域直径,可用透明方格纸或带刻度的三角板测量,测量时将它们放在载物台上,对准焦点,观察视域直径等于几毫米,将此数值记录,以备日后查用。
(2)高倍物镜视域直径,可用载物台显微尺测量,载物台显微尺总长1~2 mm,刻有100~200个方格,一般嵌在玻璃片上,每小格相当于0.01 mm。
测量时将载物台显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对准焦点,使它的零点与目镜微尺的零点重合,观察视域直径等于显微尺的几小格,若为20小格,则视域直径为20×0.01 mm=0.2 mm。
偏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视频
偏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校正目镜分划板十字线。将目镜上的卡榫插入镜筒上适当的卡口,使目镜分划板十字线处于东西(横丝)、南北(竖丝)方向。
偏光镜的校正
(1) 确定下偏光镜(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将上偏光镜(检偏振镜)自镜中推出,只用下偏光镜观察工作台上。转动工作台,当黑云母解理缝与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平行时对黑云母吸收性最强,此时呈现深棕色;当解理缝与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垂直时,黑云母吸收性微弱,此时晶体呈现淡黄色,据此就能确定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
(2)调整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与目镜分划板十字线横丝平行:将黑云母解理缝与目镜分划板十字线横丝平行,转动下偏光镜至黑云母呈现深棕色位置,此时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平行横丝,其刻线应对准0°或180°。
(3)确定上偏光镜(检偏振镜)与下偏光镜(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正交:将黑云母切片取出,推入上偏光镜,如果视域呈黑暗,则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正交;否则转动上偏光镜直至视域最黑暗。
物镜中心调节方法
(1)观察旋转工作台上的切片,在切片中找一小黑点,使位于目镜十字线中心。
(2)转动工作台,若物镜光轴中心O与工作台中心不一致,黑点即离开十字线中心绕一个圆转动。圆的中心S即为工作台的中心。
(3)将小黑点转至距十字线中心最远的1点处,旋转物镜座上两个调节螺丝使小黑点自1处移至O-1直线的中点(即1点距十字线中心距离的一半)。
(4)如此循环进行上述三步骤可使物镜光轴与旋转工作台中心重合。
用低倍物镜时,应将锥光镜移出光路。用高倍物镜及观察锥光图时,必须将锥光镜转入光路,并适量调节锁光圈大小。
在高倍物镜下看锥光图时才需将勃氏镜加进光路,并可在照明光源上加毛玻片。在观察微小矿物时,应在光路中加入小孔光栏。
当用人工照明光源时,可在下偏光镜下加蓝色滤色片,以使视场亮度色调均匀。
薄片置于物台上时,薄片盖玻片必须向上,并用弹簧夹夹住薄片。8.当使用高倍物镜观察时,一般都先用低倍物镜来寻找目标,并使观察目标移向视场中心,然后更换上高倍物镜。调换时,应将镜筒升高使物镜离开切片,这样可避免因物镜碰到切片而使切片走动。同时应注意不使物镜调节螺丝走动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先旋转微动手轮,使微动处于中间位置,再转动粗调手轮,将镜筒下降使物镜靠近切片(从侧面观察)。然后在观察切片的同时再慢慢上升镜筒至看清矿物象为止,这样可避免物镜与切片相互碰撞而压坏切片和损坏镜头。
粗调手轮如发现太松或太紧时,用手握紧一只粗调手轮,转动另一只手轮做适当地调节。
偏光显微镜怎么使用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偏光显微镜的一般构造及装置,学会偏光显微镜的调节和校正方法。
2.认识矿物薄片上的解理等级,了解同一矿物不同方向切面的解理表现特征,学会解理夹角的测定方法。
3.认识非均质矿物的多色性现象,了解多色性的成因及与矿物切面方向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
1.偏光显微镜的调节和校正
(1)对光和准焦
对光:装上中倍物镜(10×),打开锁光圈,推出上偏光镜和勃氏镜,打开光源开关。老式的偏光显微镜则应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直至整个视域明亮。
准焦(调节焦距):为了避免物镜压碎玻璃,一定将薄片盖玻片朝上置于载物台上,从侧面观察,转动粗动螺旋,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使物镜前端与薄片靠近,然后再从目镜中观察,转动粗动螺旋,使镜筒上升或载物台下降,观察视域内物像基本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直至物像完全清晰。
(2)偏光显微镜下偏光振动方向的确定
在薄片中找一个具极完全解理的黑云母置于视域中心,转动载物台使黑云母颜色变得最深为止。此时,黑云母解理缝的方向即代表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PP)(因已知光波沿黑云母解理缝方向振动时,吸收最强)。
(3)视域直径及工作距离的测定
视域直径可用透明方格纸、带刻度的三角尺或物台微尺进行测量。在测量时可将它们分别置于载物台上,准焦后将刻度边部与视域直径边部重合,观察视域直径长度值,记录其数值,作为以后估计颗粒的大小之用。
工作距离是指物像准焦后,物镜前端与薄片平面之间的距离。它可用直角三角板放在物台上进行测量。工作距离的长短与物镜的放大倍数有关,一般物镜放大倍数越小,工作距离越长,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
(4)物镜中心较正
在偏光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载物台的旋转轴、物镜中轴及目镜中轴应当严格在一条直线上。此时,转动载物台,视域中心的物像不会离开中心,其余物像则绕视域中心作圆周运动。如果三个轴不在一条直线上,当转动载物台时,视域中心的物像将离开原来的位置,连同其他部分的物像绕另一中心旋转,这时必须校正物镜中轴,用安装在物镜上或物镜旋转盘上的两个校正螺丝进行校正。
(5)使用偏光显微镜注意事项
偏光显微镜是一种贵重精密的光学仪器,因此,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注意爱护,并应自觉遵守以下原则:
①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仪器有无损坏,附件是否齐全,使用后,应用专用镜头纸擦拭,切勿用手或其他物品触摸。
②薄片置于载物台上时,薄片盖玻片必须向上。
③使用高倍物镜时,下降镜筒或提升物台,应从外侧看着使物镜下降至距薄片2 mm左右,转微动螺旋提升镜筒,以免造成薄片压碎、物镜损坏的严重后果。
④使用完后,要关好电源,然后将上偏光镜、勃氏镜推人,罩上镜罩,防止灰尘进入。
2.观察黑云母的多色性现象和极完全解理特征
(1)长方形的切面:总可以看到一组细、密、长,且贯通性好的解理缝,为极完全解理。旋转载物台,这种切面多色性极明显,最深时为深褐色,最浅时为浅黄色(注意颜色最深、最浅时解理缝与十字丝方向的关系)。
(2)近等轴形或假六边形的切面:一般看不到解理缝。旋转载物台,这种切面的颜色几乎无变化或变化很不明显,即多色性现象几乎表现不出来或很微弱。
3.观察角闪石的多色性现象和完全解理特征
(1)长短不等的条形切面(①切面):可见到一组稀疏不等、基本连续的解理缝,为完全解理。旋转载物台,这种切面多色性明显,最深时为深绿色,最浅时为浅黄绿色(注意颜色最深浅时解理缝与十字丝方向的关系,并绘出素描图)。
(2)近六边形的切面(②切面):可以见到两组解理缝,两组解理缝的锐夹角约为56°。旋转载物台,这种切面也表现出较明显的多色性,但比①切面多色性要弱(注意颜色最深、最浅时两组解理缝与十字丝方向的关系)。
(3)见不到解理缝的切面(③切面):切面为近等轴形,颜色基本为绿色或变化不明显,即无多色性或多色性很不明显。
4.测量角闪石的解理夹角
选择具两组解理缝最清晰,升降镜筒解理缝不左右移动的角闪石切面,测定解理夹角步骤如下:
(2)继续旋转载物台,使另一组解理缝平行十字丝纵丝,记录载物台刻度盘上的读数为b。载物台刻度盘上两次度数之差(a-b)即为所测定的角闪石解理夹角。
注意:一般测量锐角夹角,钝角夹角与锐角夹角互补。
三、思考题
1.偏光显微镜由哪几个主要部件组成?有哪些主要附件?与普通显微镜有何不同?
2.解理完善程度可分几级?它与裂理如何区分?
3.高级晶族、中级晶族和低级晶族的有色矿物不同切面各自可有几种颜色?旋转载物台一周,有多色性的矿物最深颜色、最浅颜色各出现几次?由最深颜色到最浅颜色载物台转动多少度?
实验一 偏光显微镜使用,矿物的解理和多色性观察
1.测量偏光显微镜视域直径大小
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
2.确定下偏光(PP)方向,并画图
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
3.矿物的解理和多色性观察
(1)黑云母
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
(2)普通角闪石
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
偏光太阳镜加工要注意什么
大家买了偏光太阳镜后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戴出去迎接阳光的洗礼啦?可是你造吗,戴偏光太阳镜也是有小技巧的哦,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大家平时戴偏光镜的时间要控制好,不应长期长时间佩戴;
2、偏光镜镜片最好是选择树脂、PC等耐损材质;
3、大家最好选择深灰色或棕色的偏光镜,因为它们导致的色彩畸变最小,色感最佳;
4、大家在佩戴偏光镜时要避免接触香水、杀虫剂等化学物品,以免对镜片产生损害;
5、驾驶期间佩戴偏光镜,不要随手将偏光镜放在汽车控制台上,避免因为高温导致偏光镜变形。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使用偏光镜,偏光显微镜的调节与校正的全部内容,以及如何使用偏光镜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