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佛教对尼姑的称呼
佛教中对尼姑的正式称呼是“比丘尼”。
一、比丘尼简介:梵语bhiks!un!i^,巴利语 bhikkhuni^。又作苾刍尼、比呼尼等。意译乞士女、除女、薰女。或简称为尼。原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性,其后泛指出家之女子。佛教第一位比丘尼乃释迦摩尼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晋朝时的净检。在东晋升平元年(357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了比丘尼。
二、尼姑称呼的由来:尼姑是中国对比丘尼的俗称,不合佛教规仪,是结合中国民俗产生的称谓。本来,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 到了中国,每以未嫁的处女称为姑,故将佛教的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传灯录》中,佛门大德尝以师姑称尼姑;但到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中,以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轻贱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来,尼众姊妹们很不愿意人家当面称她们为尼姑。
三、参考资料:佛学大辞典、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和尚道士尼姑的区别
您好,一般尊称和尚为比丘、法师、师傅;道士尊称为道长;尼姑尊称为比丘尼、法师。
尼姑自称什么尼
尼姑自称贫尼。
在我国佛教史上,比丘尼中不乏戒行精严、学优行粹之修行者。依《比丘尼传》书中所载,由晋代迄梁武帝之间,我国佛教界即已有不少杰出之比丘尼。如道容‘戒行精峻’(卷一),令宗‘学行精恳,开览经法,深义入神’(卷一),慧果‘常行苦节,不衣绵纩,笃好毗尼,戒行清白’(卷二),凡此皆足令人钦仰。
古代世俗女子虽有读书识字者,然真能登台讲说者则极少见。《比丘尼传》书中所载之比丘尼,则颇有能登台讲解经律、著书立说者。晋穆帝时,妙相‘每说法度人,常惧听者不能专志,或涕泣以示之’(卷一)。齐武帝时,昙彻‘才堪机务,尤能讲说。
剖毫析滞,探赜幽隐。诸尼大小,皆请北面’(卷三)。智胜研读律藏,‘自制数十卷义疏,辞约而旨远,义隐而理妙’(卷三)。由此诸例,可以窥见比丘尼在我国早期佛教史上地位之一斑。
至于二十世纪的后半阶段,比丘尼也是台湾佛教的中坚分子。不唯人数远较比丘为多,且颇多能独当一面,弘法利生者。如证严创办慈济功德会,兴办大型医院及大学,其弘法事业规模之大,为前此之台湾所未有。
恒清为美国威斯康辛(Wisconsin)大学博士,身任台大哲学系教授,且掌理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对台湾佛教高等教育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其他方面之杰出比丘尼,在台湾亦为数甚多。种种迹像皆显示出,在现代台湾佛教僧团里,比丘尼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尼姑的尊称叫什么
尼姑尊称有很多,比如:师太、师傅、比丘尼等。
比丘尼的叫法一般是指出家女子年满二十,且受了具足戒。具足戒是比丘尼的戒律,共有348条戒律,分为八大类,分别是: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堕、悔过、众学、灭诤。
我国第一位比丘尼是晋朝时期的净检,净检是在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成尼的。
在我国佛教史上,比丘尼中不乏戒行精严、学优行粹之修行者。依《比丘尼传》书中所载,由晋代迄梁武帝之间,我国佛教界即已有不少杰出之比丘尼。如道容‘戒行精峻’(卷一),令宗‘学行精恳,开览经法,深义入神’(卷一),慧果‘常行苦节,不衣绵纩,笃好毗尼,戒行清白’(卷二),凡此皆足令人钦仰。
以上就是关于尼姑的称呼有哪些,佛教对尼姑的称呼的全部内容,以及尼姑的称呼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