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银河拍摄后期处理
1、首先要用手动拍摄模式M档预设好参数,重点要控制曝光时间以确保星星不会变成星轨,可以应用500法则,即曝光时间(秒)小于或等于500除以镜头焦距(mm)。
2、在峨眉月前后的夜晚拍摄,利用月亮给地景补光,大自然的光源最为均匀自然。理论上月面不超过1/3都是较为理想的情况,但是月光也会影响到银河的细节,月光越强银河细节越弱。
3、实际情况常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是每次都可以选择有峨眉月的夜晚,有时要在月升之前或月落之后拍摄,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照明设备如头灯或手电等对前景进行人工补光。
4、利用不同时段(通常在蓝调时段Blue Hour和夜晚)分别拍摄星空和地景后期合成,可以日落后先拍地景,银心升起之后再拍星空,或先拍星空,黎明时分拍摄前景。
风光摄影星空摄影的4个技巧是什么
今天给大家介绍创意4个星空摄影技巧!
今天给大家介绍创意4个星空摄影技巧!
一、圆形星轨
拍摄圆形星轨时,一般要先找北极星,让北极星位于天空的中间位置,这样拍摄出的圆形星轨会非常规整
北极星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找到更明显的北斗七星就可以轻松确定北极星的位置。
二、拍摄银河
拍摄银河,大多数情况下重点表现的是银心部分的色彩及纹理结构。
此时可以采用对角线构图的方式进行构图,在对角线下方要安排地面的兴趣点,否则画面会显得比较单调。最终形成地面兴趣点与银河相呼应的画面结构。
三、长焦银河
如果用超过50mm的中长焦段镜头拍摄银河,银河的色彩与纹理是表现重点。
利用中长焦段镜头,可以将银心部分各种星云的色彩和纹理表现出来,让画面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将天空背景与地面的人物等进行搭配,会有很好的效果。
四、融入自然
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人物与天空中的一些星体通过产生了连接,让天空与地景紧密地结合起来,画面结构显得更加紧凑,并且更有故事感。
同时风景也可以作为构图的一部分,丰富画面。
银河拍摄参数调整方法
拍摄参数银河、车轨怎么拍
银河怎么拍?
1.提前踩点,选择合适的地点、时间、天气,避开光污染,越暗的环境拍出来的星星越亮~
2.器材上推荐24mm以下的广角镜头,搭配三脚架保持拍摄稳定,有条件可以准备快门线、头灯或者月球灯~
3.相机模式用M档,选择最大光圈,快门20-30s,但是要注意,快门速度不要超过安全快门速度,要根据环境情况灵活调整呀~
慢门风景怎么拍?
1.提前看好天气情况,事先选好位置,尽量选择海边、湖边、瀑布、小溪等场景拍摄效果最佳~
2.快门调整30s以下至B门,光圈最好不要超过F16,感光度根据现场环境确定,拍摄时候先对焦后锁定~
3.长曝光要搭配三脚架和快门线稳定相机拍摄,多雨季节记得带防雨罩,保护相机~
车轨怎么拍?
1.提前踩点,选择车流量较多的路边拍摄拉丝效果最佳。
2.相机模式用M档,选择F8或者更小光圈快门15s左右,快门时间长短决定了车轨尾灯拉丝长短,要根据环境情况灵活调整呀。
3.拍车轨用长快门,需要架好三脚架稳定相机拍摄,手持拍摄画面会模糊哦。
星芒怎么拍?
1.选择逆光环境,时间选在下午三点-五点或者日落、日出时会拍到水面金色波光粼粼的效果~
2.相机的光圈设置在F8-13,用小光圈拍摄:画面就会出现超级漂亮的十字星芒效果~
3.拍摄时需要用遮光罩,避免在逆光拍摄时产生的炫光,没有遮光罩用纸板或者不透光的物体遮挡就可以~
星空银河拍摄技巧
人类肉眼的视觉蕴藏丰厚潜力,即便在一片漆黑的夜空下,我们能看见星光、流星和银河系,然而,我们该如何活用数码单反相机的绝佳效能,展现超越人类视觉极限的星空夜景影像呢?
下面风光摄影达人 Tomer Razabi 就来告诉大家如何拍好星空银河夜景,以及出发前该注意的重要事项。只要带对器材、找对地方,加上正确摄影观念,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星空银河夜景高手。
1. 建议器材
相机:高 ISO 下表现良好的数码单反机身,全画幅尤佳。
镜头:广角大光圈镜头,尽可能让光线传达到相机感光元件上。
脚架:稳固的脚架,利于长时间曝光拍摄,若有低角度模式更好。
2. 拍摄环境
避免光害:远离任何人造光源,且远方城市会在地平在线产生黄绿色光线。
高度:海拔越高的地区,空气较为稀薄,能观察到更多星点。
空气污染: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拍摄,尽量选择晴朗无云的`天气。
考虑月光:满月时月光太强,难以看见星点;新月前后几日最理想,微弱月光有助于照亮前景;新月时完全没有月光,星点最为完美,但前景需要人造光源补光。
3. ISO 感光度
在夜晚环境中,为了足够的感光,我们经常把 ISO 提高到 800 以上,能够让相机感光元件更加敏锐,获取更多细微的光线,不过,使用高 ISO 并非没有缺点,ISO 值越高,照片中的噪点则会更加明显。
Q:如何降低高 ISO 的噪点?
A: 选择高 ISO 表现较佳的相机,例如全画幅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或者使用 Photoshop 与 Lightroom 等后制软件,进行噪点消除处理。
4. 光圈
一般光线充足的条件下,使用较小光圈能获得足够景深范围,但在夜晚环境下,我们要尽可能的去获取光线,因此必须找出能够使用的最大光圈值,同时顾及景深,可运用超焦距原理进行计算。
Q:如何控制光圈与景深?
A: 以 14mm F2.8 镜头为例,通过景深数据可得知该镜在 F2.8 光圈的超焦距为 2.5 米,所以只要对焦在大约距离 2.5 米的目标物上,景深范围就能从 1.5 米延伸至无限远,一般来说已经足够(各种镜头的景深数据,可通过网络或相关手机 App 来查询)。
拍摄星空夜景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使用脚架配合慢快门长时间曝光,银河星光会很明亮,但似乎有一些晃动与拉长的感觉,这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导致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星空 600 法则”公式,计算适合不同焦段镜头的快门速度。
Q:如何计算适当的快门速度?
A: 星空 600 法则,意指以“600”这个数值为准,换算出各焦段镜头所适合的快门速度。以全画幅相机为例,600 除以 600mm 镜头,换算结果是一秒,而 600 除以 100mm,其结果是 6 秒钟的快门速度,以此类推,可有效防止星点因地球自转,所造成的晃动与拉长。
常用范例
24mm(全画幅)、17mm(APS-C):理想快门速度约为 30 秒(600 除以 24mm)
16mm(全画幅)、10mm(APS-C):理想快门速度约为 45 秒(600 除以 16mm)
14mm(全画幅):理想快门速度约为 50 秒(600 除以 14mm)
若星点依然有晃动拉长现象,可尝试缩短 10 到 15 秒快门速度。
5. 构图模式
典型的星空夜景摄影构图,主要还是以星空银河为主,相机贴紧地面向上拍摄效果最好,同时为增添构图的丰富性,通常会在前景部分加入一些山脉、地景、树木或奇特岩石,且放在构图下半部的效果最好。
如果夜空的月光太弱,以致于前景太昏暗,我们可以运用几种人造光源(例如闪光灯、LED 灯、手电筒等)打亮前方的景物,并依照曝光时间来调整光源强弱。另外,为了让前景看起来更加立体,建议从左右两侧进行补光,效果会比较理想。
若想让星空银河看起来偏冷色系,我们可以把相机自定义白平衡设定成 2500k 到 3500K 来拍,但这样一来前景也会跟着偏蓝,此时就要考虑在人造光源加上暖色滤镜,平衡一下前景的色温。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样拍摄银河,银河拍摄后期处理的全部内容,以及怎么样拍摄银河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