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灞桥纸是哪个朝代的一种纸
纸作为文化交流的纽带连接着中国与外域,从汉代起,丝绸之路的通达就将中国的造纸术传播到了欧亚大陆西侧,让人类拥有了更经济实用的载体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之光,那么灞桥纸是什么纸呢?
灞桥纸是陕西东郊灞桥地方出土的一种纸张残片,根据专家介绍,灞桥纸是西汉时期的一种纸,这种纸纸色暗黄,纸面较为平整、柔软,呈薄片状,有一定强度,是现今已知的出现最早的纸。
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的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的质量提高了,使用也更普遍了,所以蔡伦发明的纸叫做"蔡侯纸"。1957年5月8日,在西安东郊灞桥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不晚于西汉武帝时代的土室墓葬,墓中一枚青铜镜上,垫衬着麻类纤维纸的残片共80多片,专家们给它定名"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些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化验,证明这些古纸,确系麻纸,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此后又陆续出现了甘肃天水“放马滩纸”、敦煌“麻纸残页”等。
灞桥纸是哪个时期的一种纸
灞桥纸是在西汉时期的一种纸。1957年5月8日,在西安东郊灞桥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不晚于西汉武帝时代的土室墓葬,墓中一枚青铜镜上,垫衬着麻类纤维纸的残片,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10厘米,专家们给它定名“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纸片,它说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纪。这一发现,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灞桥纸是哪个时期的一种纸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之前都是在石碑或者竹简上做记录,后来觉得这些都不方便所以才发明了纸,不过我们现在所用的纸也是经过了很多次改造而成的,其中有一种纸叫做灞桥纸,很多人都在问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灞桥纸出自汉西汉武帝时期
灞桥纸最开始是被考古学家在西安出土的一座古墓里面发现的,这个纸当时正好被压在一个青铜镜下面,考古学家将纸与青铜镜小心翼翼的分开了之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根据出土这座古墓的地名灞桥对这个纸进行了命名。
这也是人们第一次看见灞桥纸,那么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呢?经过考古学家的调查研究发现那座古墓的年代刚好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所以灞桥纸的发现也提升了我国发明造纸术的时间,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了。
从古墓里面取出来的纸保存的已经不是很完整了,经过整理之后也还是残暴不堪,不过并不影响整体的调查,考古学家根据灞桥纸已经大概的研究出了其制造方法,主要原材料是大麻纤维和苎麻,经过了切割、蒸煮和春捣等工序制作而成。
总的来说灞桥纸的制作工序还是非常复杂的,不过对比之前的甲骨、竹木以及布帛等物品用来记录已经是进步很多了,并且纸的发明也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国家所发明的纸也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在说到纸的发明的时候,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是东汉的蔡伦在公园105年发明了纸,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蔡伦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改造,让造纸变得更加的容易,素所以当时的造纸术才能有如此大的进步与发展。
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
灞桥纸是西汉时期的纸。
上世纪90年代初,何双全等人又在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共出土古纸550张,其中西汉纸297张,7张上面有字。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古纸最多的地方,也进一步为西汉有纸说提供了论据。这一系列发现导致学界最终得出结论: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中国已经有造纸技术,而且应用于包装、书写和绘图等领域,比东汉蔡伦造纸早了两三百年。
而目前比较被接受的观点是:无论放马滩纸、灞桥纸还是在1933年发现于新疆的罗布淖尔纸,都不应有损蔡伦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蔡伦对于造纸术的改进,最终导致了纸张作为一种媒介的大规模流行。这是西汉时期的生产者们没能做到的。
以上就是关于灞桥纸是哪一个年代的值,灞桥纸是哪个朝代的一种纸的全部内容,以及灞桥纸是哪一个年代的值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