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的句子
一条街能从南京搬到北京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条街为何如此重要,成了自古至今历代权力中心最为看重的一条街道?此街不仅仅是北京的灵魂,还是无数国人心中的向往,对,它就是长安街。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含有这条街道名字的课文,长大后喜欢上了历史,反而就就了那篇课文的名字了。
长安街,既有“长治久安”之含义,又有怀念长安城,寄托君王想拥有一个像大唐盛世一样帝国的精神寄托。
这就是为什么朱棣费尽周折,要将长安街从原来的南京搬到北京城的原因。但关于长安街的历史发展,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长安街和北京城的布局和意义
整个北京城是轴线发展的,但和巴黎和罗马不同的是,北京城的中轴型是虚拟的。
直穿南北,一望无际;九鼎林立、龙椅居中;傲视天下、唯我独尊!这就是那条神秘而又虚无的南北中轴线,代表着皇家的尊贵和权威。
而代表着平民和日常生活的则是东西实线,也就是长安街。
如果说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政治的心脏,那么长安街就是主动脉。
明清两代在规划北京城时是很考究的,具体参考了《周礼》在《考工记》里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左宗庙,右社稷;前朝廷,后集市。
而且还充分利用了玄学,将整个北京城按金、木、水、火、土五行进行严格布局。
比如长安街:西为金,东为火,各有各的意思。
所以代表着死亡和凋零的东西必须放西面,例如:菜市口、五军都督府、锦衣卫、刑部、都察院等部门。
而东安街上则是:礼部、户部、吏部、工部、翰林院、商业街等之类的部门。
关于这些闲着没事净扯淡的迷信玩意,作者本人是从来不相信的,也不愿读者去过多地在乎那些。
·长安街几百年的发展历程
长安街从一条由城墙和城门捆住的小线条发展到如今40公里长的,贯穿整个北京城的全国第一街道,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史。
从最早的京城青石路,到民国时宽约15米的城市街道,到今天最宽段为80米的,富含深刻政治含义的核心路线。
这中间的每一次改动,背后都是历史的进程。
开始的长安街因为古城还在,是一个封闭的。后来城没了,这条路就被拉长拉直了。
在民国时期长安街被分为了四个阶段,并一直延伸到石景山一代。而此时,长安街也仅只有3.8公里。
在99年,长安街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改造,不但正道两边铺上了干净整洁的花岗岩,在路下也修建了各种各样复杂的设施。
在以前的长安街上曾经树立着四座精美考究的牌坊,如同巴黎的凯旋门,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而那时的北京古城,也是一座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梁思成和林薇因夫妇曾出过一个完整保留古城的措施方案,但最后,因为某种原因,就变成了今天的这样子。
看着长安街上的“大剧院”、“央视楼”等极具现代化的建筑,再回想一下400年前的长安街,那会是什么感受呢?
长安名称的由来和历史
公元前200多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时代。刘邦当时在秦都咸阳对面(即渭河南岸)建立了新的都城,取名“长安”。刘邦当时的想法一方面取“长治久安”之意,另一方面也希望子孙万代都可长期安居于此。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千年古都长安名称的由来。
紫禁城
紫禁城名称由来
紫禁城其名称系借喻紫微星坛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
中国古代天文学说,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有“紫微正中”之说。
明清两代的皇帝,出于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以及考虑自身的安全,所修建的皇宫既富丽堂皇,又壁垒森严。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这里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因此,明清两代的皇宫,既誉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紫禁城。
王府井名称缘由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最有名的街道之一。辽金时代,这里是个荒凉的村落。元代定都北京后,人烟逐渐稠密起来。明朝从永乐十五年(1417年)起,开始动工修建10个王府,到十八年底完成,因而这条街也就被称为十王府。
明朝灭亡后,王府逐渐倾废,十王府的名称不再存在,出现了更多的摊贩和店铺。人们便习惯地称为王府街了。
清光绪、宣统年间,街的两旁设油盐店、米面铺、切面铺、粥摊、饭铺、古玩铺、药铺,还有一个“官厅”。
1915年北洋政府内部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由于这条街比较长,而把一条街分成了三段:北段仍称王府大街,中段改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就被称作为王府井大街了。现在我们说的王府井大街指的是整条街。
长安街名称由来
长安街在公元1267年元朝大都落成时称顺成街,当时的长安街仅为南城城墙里一条极普通的街道,经过7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一条十分宽敞的大街。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从蒙古高原南下至金朝的中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
北京旧城门的名称及其含义是什么
北京的城门
北京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已看不到旧时的模样。原来的城墙成了通衢大道,城门只作为地名而保存。追寻着城门的变迁,透过历史的画卷和记忆的书卷,我们依稀还能听到老北京的暮鼓晨钟,还能看到戍卒的盔甲鲜明,还能感觉到时代变迁的血雨腥风。一座座威仪的城门,时间一样消散在空气里,摸不着,看不到,但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就像无法忽视写入史册的勇士。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外七门
广渠门,又称沙窝门。
广安门,明代叫广宁门,又叫彰仪门。
城门的组成----城楼、箭楼和瓮城
城楼 北京内城的各个城门上方都建有城楼,这些城楼坐落在一个墩台之上,与左右的城墙紧密相连,墩台的下边正中间开有一个拱形的券洞,就是城门洞,门洞处安有两扇对开的大门,外包铁钉,正面有镀铜大泡钉。门后有大门栓。
明代北京内城的城楼修建于明正统年间,各城楼都是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城楼一般都是面阔7间,进深5间,但也有进深3间的,像朝阳门。阜成门就是三间进深。内城各城楼的具体规格都不太一致,大体上说,以正阳门的规格最高,在各城楼中最为壮观,崇文门、宣武门稍差一些,东直门、西直门又差一些,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阜成门的规格最低,各城楼都有上下两层,守城将士可以登楼远眺。
外城的城楼都比内城矮小。最高大的是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城楼约高20米,为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进深3间,于正阳门遥相呼应。其次是广宁门,现名广安门,只是比永定门矮了一点。广渠门和左安门、右安门都是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高度只有15米左右,东便门和西便门形制更小。
箭楼 北京各城门的外边正前方还有一座城楼,叫做箭楼。各座箭楼的形制也各不相同,正阳门的箭楼最雄伟壮观。城台高约12米,为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南侧面阔9间,北出抱厦7间,东南西三面设有四层箭窗,南面共有52孔,东西两面各有21孔,前门箭楼高38米,宽52米,进深32米,是北京城内各箭楼中最高大的。在内城9门中,只有前门箭楼下面开有门洞,而且仅供皇帝出入。
北京内城各门的箭楼的造型与前门箭楼基本相同,正面是重檐歇山顶,后面出抱厦五间。正面重檐下面有三排箭孔,重檐上边有一排箭孔。
外城箭楼的形制更小。永定门箭楼正面有两排箭孔,每排7孔,左右两侧两排箭孔,每排3孔,共有26个箭孔。箭楼的后面没有抱厦,只有一道门。广安、广渠、左安、右安四门次之,只有22个箭孔,东便门和西便门最小,只有8个箭孔。
瓮城 箭楼的左右两侧也有城墙,并且与内或外城的城墙相接,于是在各城门处形成了一个个向外鼓出的小城,这就是瓮城。瓮城的平面形状有正方形的,像东直门、西直门的瓮城;也有长方形的,像正阳门、德胜门的瓮城;还有半圆形的,像东便门、西便门的瓮城。其他瓮城基本是正方形,但在相邻两面墙的相接处采取了弧形而不是直角。
正阳门的瓮城占地面积最大,呈现为东西窄的长方形,其他瓮城只设一个门,正阳门瓮城除了箭楼下边的一个门外,还在左右两侧各开了一个门。
内城各门的瓮城有各特点,就是同一边的城墙上的各瓮城城门都正对而开,像东城墙上北边的东直门的瓮城门朝南,南边的朝阳门的瓮城门朝北,这对于军队从某一城门经城外调往另一城门提供了方便。西城墙上的西直门、阜成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宣武门都是如此。正阳门瓮城则是在东、南、西三面开有城门,惟独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安定门是个例外,两座瓮城的城门都朝东。
外城的瓮城比内城小,而且有两座采用半圆形布局,外城瓮城的城门也与内城不同,都开在箭楼下边正中。
废弃的城门
元大都共有城门11座,其中东、南、西三面各三座,只有北面是两座,东面三门由北象南依次是: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三门顺承门在西,文明门在东,丽正门居中;西面三门由北向南依次是: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北面两门安贞门在东,健德门在西。
明初,徐达主持重建新城,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废弃,在南面5里处建起新城墙,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被废弃,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肃清门也因此废弃。
新建的城门
和平门、建国门和复兴门都是民国时期,为了方便交通,在城墙上加建的,但是它们和原来的城门有很大的区别。它们没有城楼、箭楼和瓮城,实际上只是在原来的城墙上开了两个拱形的券洞,使来往车辆、行人得以通行。
瑞典学者喜仁龙曾对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做过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它(北京城)比作一个巨人的身躯,城门好像巨人的嘴,其呼吸和说话皆经由此道,全城的生活脉搏都集中的城门处。由此出入的,不仅有大批车辆、行人和牲畜,还有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希望和失望,以及象征死亡或崭新生活的丧礼和婚礼行列。在城门处你可以感受到全城的脉搏,以至全城的生命和意志通过这条狭道流动着----这种搏动,赋予北京这一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以生命和运动的节奏。”(《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北京城门的消失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得不让人痛心历史古迹和建筑精品的湮没。如今只能坐在疾行于二环路的车上想象,当年守城的大将军在城墙上巡视;只能站在德胜门前想象,登高俯览北京城的酣畅了!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长安街名字的由来,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的句子的全部内容,以及北京长安街名字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