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袁绍河北四庭柱一正梁
袁绍麾下有“河北四庭一柱”。
“四庭”指的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
“一柱”指的是:麹义。
“四庭”有点类似于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勇猛敢战,武艺高强,给大家逐个检点一下。
一、河北“四庭”之首:颜良
颜良是袁绍麾下武艺最高强的猛将,性情勇悍,杀法骁勇,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颜良战绩表:
1.冀州城外,韩馥部将耿武怀藏利刃,欲行刺袁绍,被颜良识破,一合斩杀;
2.白马坡之战,曹操麾下将领宋宪(原为吕布八健将)迎战颜良,战不三合,被颜良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3. 白马坡之战,曹操麾下将领魏续(亦原为吕布八健将)为宋宪报仇,出战颜良,只一个照面,被颜良一刀劈翻;
4. 白马坡之战,曹操麾下猛将徐晃,挥大斧出战颜良,二十余合,徐晃不敌,败回本阵,曹军“诸将栗然” ,无人再敢应战;
5. 白马坡之战,关羽单刀匹马,冲阵而来,颜良正在麾盖下乘凉喝汽水,方欲问时,赤兔马快,关羽已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手起一刀,刺颜良于马下” 。
颜良被关羽袭杀之前,4场厮杀全胜,斩将3人。但颜良过分的大意使其被关羽以一个不算偷袭的偷袭干掉,若论真实武艺,颜良绝不可能连一个回合都撑不住。在三国诸猛将中,除了吕布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把握能在二十合之内杀败徐晃。
颜良之死纯属意外。
二、河北“四庭”之二:文丑
文丑相貌丑陋凶恶,“身长八尺,面如獬豸”,其武艺仅次于颜良,上阵厮杀总冲在最前面,出招阴狠诡厉,箭法出众。
文丑的战绩表:
1. 冀州城外,韩馥部将耿武、关纯身藏利刃,欲行刺袁绍,文丑立斩关纯;
2. 磐河之战,公孙瓒亲自挥槊上阵,文丑迎战,交锋十余合,公孙瓒抵挡不住,败阵而逃;
3. 磐河之战,文丑追杀公孙瓒,公孙瓒麾下四健将上前拦阻,文丑一枪挑翻一将,其余三人逃走;
4. 磐河之战,文丑追杀公孙瓒,公孙瓒马失前蹄,栽落沟中,文丑来杀,赵云突至,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5. 延津渡之战,文丑军队争抢战利品,陷入混乱,张辽、徐晃双双出马,来战文丑。文丑一箭射中张辽的盔缨,再一箭射倒其战马,徐晃来救,抡斧与文丑大战,文丑后军赶来,徐晃自料不敌退走;
6. 延津渡之战,关羽突至,截住文丑大战。战不三合,文丑心怯败走,绕河而逃,被关羽追上,脑后一刀斩杀。
文丑被关羽斩杀前,5场厮杀,4胜1平,斩将2人。
文丑的武艺也相当不错,能与赵云五六十合战平,也不可能被关羽三合打败。因与力量型的武将徐晃一场大战,体力消耗较大,再遇到力气更大的关羽,心心怯意。绕河而走,是想拉开一段距离,以箭术取胜,但没想到赤兔马速度太快,被关羽斩杀。
三、河北“四庭”之三:高览
高览战斗技巧全面,擅长使枪,也能使刀。性情机敏果决,下手狠辣。
高览的厮杀战绩:
1.官渡之战,高览“跃马挺枪”,力抗许禇(高览用枪时能与许禇对抗);
2.穰山之战,高览率兵截杀刘备,刘备部将刘辟出马来战,战不三合,高览一刀将刘辟斩于马下(高览斩刘辟用的武器是刀);
3.穰山之战,高览斩杀刘辟,阻住刘备,赵云突然突然从后军冲阵而来,混乱中,赵云冲到高览近前,高览猝不及防,被赵云一枪扎中腰子,翻身落马。
高览能与许禇相抗,武艺绝不低于张郃,但一个回合就被赵云秒杀,应属意外。一来,赵云突然出现,高览不备;二来,高览当时拿的兵器是刀,不是其更擅长的长枪;高览刚斩杀刘辟,背对赵云,扭身作战,很不方便。
四、河北“四庭”之四:张郃
张郃是个智勇双全的猛将,很有战略头脑,无论领兵打仗还是上阵单挑厮杀,都是一把好手。
张郃的战绩表:
1.官渡之战,与张辽交锋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2.穰山之战,张郃率兵拦截刘备,赵云赶到,枪挑高览,杀散后军,再来战张郃,张郃被赵云三十回合打跑;
3.长坂坡之战,张郃堵截赵云,战有十余合,赵云怀抱阿斗,不敢恋战,夺路而走;
4.乌林突围,曹军遇赵云拦截,曹操命张郃与徐晃双战赵云,被赵云击退;
5. 渭水之战,张郃迎战马超,被马超二十合击败;
6. 平定汉中之战,张郃与张鲁部将杨昂交锋,一枪刺死杨昂;
7. 平定汉中之战,张郃对战庞德,数合诈败而退;
8. 阆中之战,张郃迎战张飞,两将交锋二十余合,后军遭袭,张郃退走;
9. 阆中之战,张飞副将雷铜追击张郃,被张郃回马刺死;
10. 瓦口关之战,张郃夜袭张飞大营,陷入埋伏,与张飞夜中大战三五十合,瓦口关被取,张郃败走;
11. 宕渠之战,张郃诱敌,与张交手十余合,诈败而走,张飞不追;
12. 张郃率兵攻打葭萌关,孟达出城迎战,被张郃打得大败
13. 黄忠率兵支援葭萌关,张郃迎战黄忠,交锋二十余合,张郃后军被严颜偷袭,张郃退走;
14. 汉中之战,黄忠偷袭米仓山,被张郃、徐晃包围,赵云冲阵,救走黄忠,张郃、徐晃不敢迎战;
15. 街亭之战,张郃包围马谡,王平来救,与交锋数十合,王平力怯败走;
16. 街亭之战,魏延来救马谡,与张郃交锋,不数合,张郃诈败,诱魏延入伏;
17. 木门道之战,张郃追击蜀军,关兴拦阻,战十余合,关兴诈败而走;
18. 木门道之战,张郃追击,魏延拦阻,战不十合,魏延诈败而走,张郃追来,陷入伏击圈。
张郃是“河北四庭”中最有头脑的一位,他性格坚韧不拔,善于自保,趋利避害,务实能干。虽然他是“河北四庭”中武艺最低的,但他靠着坚韧的毅力熬死了所有比他武艺更高的战将,在三国后期,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猛将。
五、河北“四庭一柱”中的柱:麹义
在河北袁绍麾下诸将中,麹义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是个出色的将才,其作用和地位有点像吕布麾下的高顺。
麹义的战绩表:
1.磐河之战,麹义在阵中遇到公孙瓒麾下前锋大将严纲,只一个回合,麹义斩杀了严纲;
2.磐河之战,麹义斩将夺旗,率兵冲入公孙瓒后阵,在乱军中突然遇到了赵云,战不数合,被赵云一枪挑翻。
在袁绍军中,麹义的地位实际上要高于颜良、文丑、高览和张郃这“四庭”。他掌握着袁绍最精锐的突击部队,在战斗陷入僵局时,突然杀出,一击而杀,扭转局面。
麹义能一个回合斩杀公孙瓒前锋大将严纲,说明他的武艺绝不在文丑之下。但倒霉的是,他遇到了天下混战第一高手赵云,不数合就被赵云干掉了,没有能够继续发挥和展现自己的才能。
河北“四庭一柱”,两人死于关羽之手,两人死于赵云之手,只有一个张郃仅存下来。
张郃的肩担承担着各位老战友寄托的期望和使命,他靠着顽强的毅力终于熬到天下第一猛将的位置,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河北四庭柱分别是谁
“河北四庭柱”古代历史并没这个概念,该叫法的由来是张国良在《平话三国》所撰写的,这四个人各是颜良、文丑、高览、张合,这四人依次兵败、缴械投降,恰好对应着袁绍趁势由兴盛迈向衰落。
张合张合是河北省任丘市人,早些年参加前去镇压黄巾军造反,黄巾军被前去镇压后,投靠了四世三公的袁绍,为袁绍征战四方,在袁绍手下较大的战绩是击败公孙瓒,迁升为宁国中郎将,在参加赤壁之战,由于久攻曹洪未取得一点儿战斗机,加上袁绍迅速败退,就投降了曹操,被授予偏将军。
关于张合降曹的主要原因,还有另一个观点,是袁绍谋士郭图谗言,让张合为了能自我保护迫不得已缴械投降曹操,但这件事情在其他人物传记上没有半点记述,也却被觉得在很大程度上虚假。
张合是五子良将之一,他追随曹操后,北攻乌桓、西破马超、南打张鲁,是曹操的给力官兵之一,不难看出,张合的离开是袁绍的硬伤,也证明袁绍辨人未知,错失了一方将军。
高览高览和张合一起缴械投降的曹操,但是关于他的记述,古代历史缴械投降曹操后,就再无一点儿墨笔,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叙述过高览,:刘备兵败荆州后,高览伴随着曹操上场,征辟汝南,在这段时间,高览三来回击杀刘辟,但是在擒拿术刘备时,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颜良颜良但是《三国演义》里,探讨十分火爆的一员名将,“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的名头,可让许多人赫赫有名,但可惜的是,颜良在赤壁之战时,由于袁绍的愚昧确定,被击杀在白马,让关羽的战绩加了一笔,但不可否认的是,颜良的战斗力是真强,起码她在河北领兵期内,让河北政治局面十分平稳。
颜良的过世被世人称之为:“仅因玄德临走语,导致英雄人物束手死”,对于为什么,主要是因为除开影视作品《三国演义》中,很多叙述三国的传记中,都是有提及颜良和关羽交锋前,有想了解关羽是否刘备弟兄的举动、叙述。
文丑提及文丑,往往都会携带颜良,通常是不知为什么,“颜良文丑”诵读下去,十分的朗朗上口,自然,你跟二人在各种各样人物传记里的叙述是同气连枝的主要原因,有一定的关系。
文丑和颜良是袁绍手下的猛将,孔融就用这二人做为袁绍武将的典范,劝说曹操缴械投降,但是令人可惜的是,文丑很有可能武勇出众,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符合要求的名将,一个简简单单的诱敌秘术,就要文丑被曹操击杀(在《三国演义》中,被关羽斩杀)。这便是《平话三国》中的“河北四庭柱”,除开张合外,别的三位或多或少都有巨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四人的缴械投降、兵败,确实让三国早期最兴盛的袁绍,深陷败退,迈向衰落,或许这就是命运的风采。
袁绍以前让曹操、刘备等一众诸侯国提心吊胆,但是只是一场战役,让这些耀眼的贡献烟消云散,变成其他人的垫脚石。
三国中河北四庭柱分别是谁
说到三国里面的一些 强势的组合,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什么蜀汉的五虎上将,曹魏的五子良将,那么袁绍手中其实也是有非常厉害的,那就是河北四庭柱。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四个人是谁,但是他们四个可是袁绍手下最猛的武将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袁绍手下的河北四庭柱,他们四个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说到这四个人的名字,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在三国当中也是非常有名的武将,更是参加了很多的战役。
首先,说到这个颜良和文丑,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人在三国里面的知名度很高,毕竟他们是和关羽之间有联系的,所以曝光度很高,不过最后均被关羽所斩杀。虽然被杀了,但是他们的名气确实是出来了。至于其他两个人,稍微有名气一点的就是张郃了,他也是在这四个人当中发展的最好的了。
不过除了这四个人之外,还有一个人是比较厉害的,那就是麴义。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并不是很熟悉,甚至是还有点陌生,比如说小编,真的是没听过。但是在正史中,麴义可是袁绍手下第一猛将!不过在三国演义中,麴义却成了赵云的背景板,几个回合之下就被赵云刺死了,所以这个猛将也就不被大家所熟悉了,毕竟《三国演义》太有影响力,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正史。
东汉末年袁绍手下四大将号称河北四庭柱 哪四人
三国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勇将。民间称为河北四庭柱。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颜良,河北名将,与文丑齐名的袁绍军双臂猛将,四庭柱排行之首。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次年兵进黎阳,遣颜良攻白马。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
简明演义传记
颜良未参加关东联军,使袁绍颇为华雄的猖狂而叹息。绍计逼韩馥,谋夺冀州,耿武欲行刺,颜良斩之。随后与文丑为先锋,击败公孙瓒,平定河北,硕有战功。曹袁于官渡交兵,绍遣颜良为先锋大将,统十万精兵为前部,进攻白马,连斩宋宪、魏续,二十合败徐晃,令曹军诸将栗然。关羽出战,颜良方欲问时,因赤兔马快,措手不及,被关羽一刀刺于马下而死。
历史评价
◆沮授: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三国志·袁绍传》)
◆孔融:颜良、文丑,勇贯三军。(《三国志·荀彧传》)
◆荀彧: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三国志·荀彧传》) [编辑本段]文丑 文丑 简明历史传记
文丑,与颜良其名的袁绍军双臂猛将,四庭柱排行第二,河北名将。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五年,袁绍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与刘备挑战,曹操以辎重就道饵敌,文丑兵乱,遂被操击破而死,并无被关羽所斩之记录。
简明演义传记
并未参加关东义军讨伐董卓之战,袁绍在苦战董卓军华雄时感叹到“可惜伍上将颜良,文丑未置。”于界桥之战眼见就要追到公孙瓒,却被初次登场的赵云所阻止。在官渡之战前哨战时,因同僚颜良被关羽所斩而愤怒。出兵延津袭击曹军,并击退张辽徐晃等,掠夺走大量曹军物资,但却被当时身在曹营的关羽所斩。
历史评价
◆孔融:颜良、文丑,勇贯三军。(《三国志·荀彧传》)
◆荀彧: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擒也。(《三国志·荀彧传》) [编辑本段]张郃 张郃 张郃(?-231)字儁乂(亦有记载为“俊乂”,《三国演义》中字隽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征西车骑将军。谥曰壮侯。
张郃 - 简明历史传记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河北四庭柱排行第三,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官渡之战时,张郃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魏明帝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担任司马懿副将,奉司马懿之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导致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时,张郃随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张郃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而亡。 但也有说法是病死。
张郃 - 简明演义传记
张郃原为袁绍手下名将,官渡之战时,受郭图陷害,无奈投降于曹操,从此被曹操重用,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张郃任司马懿先锋,跟随司马懿在街亭重创蜀将马谡,使诸葛亮撤兵。此后,在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中,张郃先后随曹真、司马懿前往对抗,多有上佳表现,连诸葛亮也叹其勇猛。诸葛亮五出祁山撤退时,于在剑阁设计埋伏,张郃前往追击,中埋伏被乱箭射死。 [编辑本段]高览 高览 高览 - 简明历史传记
高览,与张郃并为袁绍大将,河北四庭柱排行第四。官渡之战,曹操率军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请,仅以轻骑救援,而命高览、张郃率重兵攻曹营,营坚不能下,粮谷被燔,郭图惭其计失,复谮于绍,高览等忿惧,遂焚攻具,率众降于曹操。
高览 - 简明演义传记
官渡之战,高览曾和许褚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随曹操出征汝南,率军伏击刘备,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以上就是关于河北四庭柱是哪几个人,袁绍河北四庭柱一正梁的全部内容,以及河北四庭柱是哪几个人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