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税后利润是利润总额还是净利润
1。如果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企业所得税,两者的概念是一致的。\x0d\x0a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这里的所得税应是当期的应交所得税。\x0d\x0a税后利润也是企业利润总额减去当期应交所得税后的利润。\x0d\x0a2。如果采用纳税影响法核算企业所得税,则两者概念不完全一致。\x0d\x0a税后利润始终是当期利润总额减去当期应交所得税,但当期应交所得税不一定等于当期所得税费用,因此,当:应交所得税 不等于 当期所得税费用时,两者的概念是不一致的。只有在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情况下,两者一致。
税后利润和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税后利润和净利润是不一样的。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如果从财务的角度说:这两项应该是相等的。如果税后利润是税务的角度说,而净利润是从财务角度说,那么可能存在时间性差异(及时调整帐表的原因)利润总额是利润表中的项目,是报告期的数据,而未分配利润是负债表或者利润分配表的项目,是公司从建立到现在共计的未分配利润。前者比后者高,说明有利润未分配完,后者比前者高,说明公司前期亏损。
公司的税后利润按照以下方式分配:
1、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2、弥补亏损后,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
3、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4、所余税后利润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或者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综上所述,税后利润和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有一定的不同,而税后利润的计算是由税前利润再减去各项税收后获得的。企业可以结合实际计算,更好地把握自身的净利润水平,派发分红和分配留存利润,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更大的效益。 拓展知识: 税后利润也可以用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即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可以把税后利润作为反映其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管理者可以从中了解企业的经营效率,并且可以比较相邻几年的税后利润,以此判断企业的发展势头是否有所改善,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经营状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净利润是税前利润还是税后利润
净利润是税后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根据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可知,是已经扣了企业所得税之后的利润,所以是税后利润。
比如利润总额1000万,所得税费用250万,那么净利润=1000万—250万=750万。
税后利润就是净利润吗?
税后利润是净利润,是在所得税上缴后的净利润,是企业的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流转税和所得税后剩下的利润。税后利润涉及的所得税即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净利润并不等于企业的现金流量。因为在计算净利润的过程中,有些费用并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出,例如折旧和摊销。这些费用虽然会减少净利润,但是并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2)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时,才能按本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数。这种“补亏”是按账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亏损后转无关,关键在于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也不能在没有累计盈余的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金。
3)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4)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
综上所述:企业税后利润和净利润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在定义、计算、财务报表和经营决策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具体区别。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和把握这两个指标的含义和作用,如此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税后利润是净利润,税后利润是利润总额还是净利润的全部内容,以及税后利润是净利润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