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金矿ot矿
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发现,是21世纪最轰动的找矿成果(表10-1)。
一、世界级的奥尤陶勒盖铜矿
表10-1 奥尤陶勒盖铜矿的资源量
注:AMEC咨询公司,根据艾芬豪矿业公司提供的资料,以铜0.60%为边界品位计算的。勘查和预可行性研究的资料截至2005年5月。
1.奥尤陶勒盖铜矿是全球尚未开发的最大的铜矿
全球保有铜资源量/储量最大的7个铜矿床中,奥尤陶勒盖铜矿排位第二。其余6个都是生产矿山(表10-2)。
2.奥尤陶勒盖铜矿与中国的交通情况
奥尤陶勒盖铜矿距中蒙边界的嘎顺苏亥特口岸仅80千米,有计划修筑一条从奥尤陶勒盖铜矿连接包兰线临河站的计划,该矿的铜精矿将主要供应中国。
3.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开发将对蒙古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
根据斯托克斯博士(Dr Ernie Stokes)的资料,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开发将使蒙古的GDP增长34.3%。按2005年价格,该矿的出口总值将达到540亿美元,拉动全国消费支出增加9.3%,给48 000人提供就业机会。
表10-2 全球保有铜资源量/储量最大的铜矿床
二、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勘查史
蒙古地质学家嘎拉姆贾夫(Garamjav Dondog),在南戈壁省奥尤陶勒盖发现一个铜矿小露头。奥尤陶勒盖,蒙古语的意思是绿色的小山,实际上是铜矿氧化矿的一个小露头。
BHP勘查公司亚洲勘探部的经理,迪亚科夫(Sergei Diakov)领导的一个踏勘组于1996年检查了该地区。1997年BHP勘查公司取得了该区238平方千米的探矿权,并且在该区开展了地质填图、水系和土壤沉积物测量、磁法和激发极化测量等工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BHP勘查公司打了23个钻孔,钻孔分布较零散,累计进尺3 000多米,孔深最大的为270米,见到了矿化。其中有2个孔结果较好,一个见矿长度26米,平均铜品位0.86%,另一个见矿长度38米,平均铜品位1.63%。由于BHP矿业公司进行战略调整,2000年5月退出了风险勘查,BHP公司将奥尤陶勒盖铜矿项目及探矿权区,转让给了艾芬豪矿业公司,仅保留了回买权。
2000年6月,艾芬豪矿业公司开始开展空气反循环钻进,至9月底,完成了109个孔,总计8 828米。空气反循环钻进最初的目标是,验证BHP勘查公司已施工钻孔,揭露次生富集辉铜矿矿层。但通过大量的空气反循环钻进,却有意外的发现,许多孔的底部已打到了可工业利用的深部斑岩型铜金矿化体。2001年,艾芬豪矿业公司开始施工金刚石岩心钻探,以查明项目区深成矿化潜力。位于奥尤陶勒盖铜矿西南区最东北部的OTD150孔,揭示了奥尤陶勒盖铜斑岩铜金矿深部矿化的情况。OTD150孔孔深590米,70~578米,揭穿了508米的矿体,金平均品位1.17克/吨,铜平均品位0.81%,其中188~466米,总计278米为富矿段,金平均品位1.60克/吨,铜平均品位1.02%,从而启动了奥尤陶勒盖铜矿斑岩铜金矿大规模勘查的序幕。
2002年8月,为验证位于奥尤陶勒盖铜矿北东部的IP异常,OTD270孔在222~860米孔深,打到了连续穿矿厚度638米,含铜1.61%、金0.07克/吨的全盲矿体。在576~690米孔深,有114米含铜3.58%。OTD270孔的见矿,找到了远北矿体,实现了奥尤陶勒盖铜矿找矿新的突破。单个矿体现已控制推定资源量,铜金属1 100万吨,含铜 1.89%、金 0.41克/吨;推断资源量,铜金属1 144万吨,含铜1.07%、金0.21克/吨。矿体已控制走向长3.5千米,延伸由地表下-200~-1 600米。矿体向北东方向尚未封闭。艾芬豪矿业公司为纪念在发现奥尤陶勒盖铜矿做出贡献的原BHP勘查公司经理、地质学家雨果·杜麦特(Hugo Dummet),2005年将这个巨无霸铜矿体命名为雨果·杜麦特矿体。
外围找矿成果,使这一世界级的铜矿有望大幅度扩大。加拿大一家初级勘探公司——Entree Gold Inc.,取得奥尤陶勒盖铜矿北东外围的探矿权,开展什维陶勒盖矿区的勘查。2005年,EGD008孔,打到奥尤陶勒盖铜矿主矿体——雨果·杜麦特矿体向北东方向延伸部位,见矿324米,含铜2.45%,金1.23克/吨。EGD006 A孔,见矿608米,含铜3.24%,金0.82克/吨。现已控制走向长450米,说明雨果·杜麦特矿体向北东方向尚未封闭,有进一步扩大的前景。
预可行性研究同步进行,提出开发方案。2005年9月,艾芬豪矿业公司公布了露天开采和坑采的总体开发计划(IDP)。从2006年开始执行基建的初步开发方案。预计到2008年初,奥尤陶勒盖铜矿南矿体的露天采场建成投产,日处理矿石量7万吨。到2009年,在雨果·杜麦特矿体,地下的分块崩落采矿投产。2005年9月,雨果矿体的1号竖井已经开工。用7年时间,将日处理矿石的能力由7万吨提高到14万吨。而后,露天开采和坑采日处理矿石的能力,将稳定在每日14万~16万吨。矿山寿命至少40年。
力拓公司加盟,可能扭转开发困局。2006年10月,全球第二大的矿业公司——力拓公司分两次,以8.18加元/股购入3 710万股,以8.38加元/股购入4 630万股,从而取得了艾芬豪矿业公司19.9%的权益。大型矿业公司的加入,意味着奥尤陶勒盖铜矿有望进入开发。消息一经披露,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股票由7.6加元/股急升至12.8加元/股,上升68%。而在2006年5月,因为蒙古政府改变矿业的“游戏规则”,将采砂金的权利金由2.5%提高到7.5%,危及该国矿业法规的稳定性。消息公布当日,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股票由10.4加元/股骤跌至8.0加元/股(图10-1)。
图10-1 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化
三、奥尤陶勒盖铜矿勘查成功的几个关键
1.对中亚成矿带斑岩铜矿成矿潜力和找矿模式的认识
南戈壁地区邻近蒙古南部和南戈壁构造区的交界部位。该区下伏古生代火山岩、沉积岩和侵入岩及中生代沉积盖层。在古生代时,蒙古南部经历了岛弧增生和安第斯型俯冲,火山弧和大陆地块的生成与此相关。在晚古生代,盆地和山脉抬升,伴随着双模式火山作用。在奥尤陶勒盖矿权区,以志留纪、泥盆纪的层状安山质和玄武质流纹岩为主,并有细至粗粒陆源火山碎屑沉积夹层。侵入岩主要为长石斑岩、长石角闪石斑岩和石英长石斑岩的岩株和岩脉(见图10-1)。该地区还发现了正长花岗岩及流纹岩和安山岩的复合岩脉。根据对探矿权区的地质条件和成矿模式的分析,存在寻找斑岩铜矿的背景地质条件。
2.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融资能力保障了勘查的投入
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董事长弗里兰德(Robert Friedland)是矿产勘查界几乎人人皆知的勘查筹资推手(Promoter,国内有文献将其译为推动商)。Promoter是矿产勘查筹资中的一个比较专门的名词,意思是勘查项目的倡导者,勘查的敦促者、鼓舞者、激励者,这个词汇本身是中性的。勘查筹资推手,是商业性矿产勘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弗里兰德的筹资能力保障了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勘查。艾芬豪矿业公司在奥尤陶勒盖铜矿一个矿区投入的力度很大,勘查和预可行性研究已投入2.68亿美元。一期开发投资14亿美元,二期开发投资16亿美元。
3.激化激发法是寻找深埋盲矿体的有效方法
在戈壁地区,从地表获取的找矿信息很少。奥尤陶勒盖铜的主矿体——雨果·杜麦特矿体,就是通过验证位于奥尤陶勒盖铜矿北东部的IP异常发现的。这个全盲矿体顶部距地表300米。
4.大量投入金刚石取心深钻是勘查成功的关键
截至2005年7月,奥尤陶勒盖铜矿勘查项目共完成金刚石取心钻探57万米,岩心长度相当于从乌兰巴托到奥尤陶勒盖的距离。仅钻探投入就达7 000万美元。最高开动16台钻机,是现今全球最大的勘查营地,现场共有员工750人。由于雨果·杜麦特矿体是深埋矿体,钻孔深度一般大于千米,最深超过1 600米。先进的钻探技术,大量投入金刚石深钻是勘查成功的关键。
5.矿产勘查专业化,提高矿产勘查质量、效率,降低成本
艾芬豪矿业公司作为一个初级勘查公司,技术和人力资源有限,邀请物探公司、多家钻探公司、商业实验室、各类咨询公司、营地管理承包公司,参与到奥尤陶勒盖铜矿勘查,才完成了这一世界级铜矿床的勘查与可行性研究。
四、“走出去”勘查开发矿产,必须抓住最有利的时机介入
奥尤陶勒盖铜矿是全球尚未开发的最大的铜矿,距中蒙边界的嘎顺苏亥特口岸仅80千米,我国的铜矿资源短缺,我国企业理应及早介入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勘查与开发。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奥尤陶勒盖铜矿虽然近在咫尺,但中国企业无缘介入,成了局外人。究其原因是,第一,信息不灵。缺乏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国际矿产勘查的动向。在国际上已广泛关注奥尤陶勒盖铜矿勘查进展时,国内还几乎无人知晓。笔者在《地质与勘探》发表《蒙古Oyu Tolgoi斑岩铜金矿的勘查》一文后,才引起注意。第二,失去低价进入的条件。在2002年2~3季度,艾芬豪矿业公司发行不到2亿股,股价2~3加元/股,随着找矿的进展,到2006年4季度,发行6.18亿股,股价11~12加元。公司市值增长20倍,奥尤陶勒盖铜矿矿权的价值达到了约60亿加元。第三,宣传失误。国内某政府部门指定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赴蒙古参与奥尤陶勒盖铜矿的投资与开发,这家企业在宣传“资源紧缺论”和政府背景后,起了相反的效果。
白乃庙铜金矿投资骗局
白乃庙铜(钼、金)矿田包括白乃庙铜(钼、金)矿床、白乃庙金矿床、徐尼乌苏金矿床和谷那乌苏铜矿床以及一系列铜和金矿点,整个矿区东西长10km,南北宽1~1.5km,为内蒙古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铜和金矿产地。限于篇幅,这里仅对白乃庙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讨论。
白乃庙铜(钼、金)矿床地处华北克拉通-塔里木板块北缘中新元古代地体与早古生代岛弧带的接壤部位(Nie et al.,1999;聂凤军等,1993),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白乃庙群角闪斜长片岩、绿泥斜长片岩和阳起斜长片岩。阳起斜长片岩中锆石U-Pb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130±16Ma(Nie et al.,1991)。另外,在矿区北侧和东北侧分别出露有新元古界温都尔庙群绿片岩和中元古界白银都西群片麻岩、混合岩和斜长角闪岩,侵入岩主要有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和细晶岩;其中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429±100Ma,全岩Sm-Nd等时线法,Nie et al.,1999;459±2.5Ma,锆石U-Pb法,洪大卫等,2003)呈岩株和岩枝侵位于白乃庙群绿片岩地层中,并且与铜(钼、金)矿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Nie et al.,1999)。近EW向断裂是白乃庙地区的主要构造形迹,受其多期次活化的影响,区内近EW、NE、NWW和近SN向韧脆性断裂十分发育,部分韧性剪切构造与铜(钼、金)矿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另外NE向白乃庙断层将整个矿床切割为南和北2个矿带。北矿带以斑岩型细脉浸染状铜(钼)矿化为主,南矿带以发育有绿片岩型条带状和致密块状铜(金)矿化为特点(聂凤军等,1994)。
白乃庙铜矿位于矿田中部,是一个大型的铜并伴生有钼金的矿床。矿体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控制,可划分为南北两个近平行的EW向矿带(后被白乃庙大断裂错开),共11个矿段。各矿段长340~750m不等。
北矿带位于矿田中部近EW向褶皱的核部,并同顺核部侵位的花岗闪长斑岩一致,矿体多位于接触带的两侧或近矿围岩中。主要呈似层状或长的不规则透镜体状。矿石主要有花岗闪长斑岩和绿片岩两种类型。
南矿带位于矿田南部白乃庙第三岩性段绿片岩中,矿体一般呈似层状或多层单斜平行矿体与围岩片理一致,延伸大,稳定性好,矿石均为绿片岩型。
细脉浸染状和条带状铜(钼、金)矿化大多在中元古界白乃庙群绿片岩地层和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和致密块状产出。
迄今为止在矿区范围内先后圈定铜和钼矿体724个,其中以绿片岩为容矿围岩的铜矿体有339个,占矿体总数的46.87%,钼矿体133个,占18%。以花岗闪长斑岩为容矿围岩的铜矿体有110个,占15.2%,钼矿体142个,占19%。各矿体的空间分布特点可概述为:①单个矿体呈叠瓦状和雁行状排列,部分矿体顶部发育有次生氧化富集带;②同斑岩型矿体相比,绿片岩型矿体以规模大、连续性好和品位高为特点。个别矿体的倾斜延伸,长度远大于其走向长度;③各类矿体大多沿容矿围岩层理或片理化带分布,层控的特点明显;④次生氧化富集带长112~710m,平均345m;宽5~29m,平均14m;⑤原生硫化物矿体长240~1240m,平均585m;宽为0.2~45m,平均10m;倾斜延深420~905m,平均为496m。绿片岩型矿体的围岩蚀变以强度较弱、类型简单和分带不明显为特点。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相比之下斑岩型矿体的围岩蚀变以强度较大、类型复杂和分带明显为特征,从矿体中心向外依次为硅化带、黑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和青磐岩化带。绿片岩型铜(金)矿石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斑铜矿、孔雀石和褐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黑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和方解石,矿石中铜含量为0.4%~1.5%,平均0.87%。金为0.8×10-6~2×10-6,平均为1.2×10-6,Mo为0.02%~0.067%,平均为0.037%,斑岩型铜(钼)矿石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磁铁矿、白钨矿和斑铜矿,脉石矿物有钾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阳起石、绿泥石和方解石,矿石中的Cu为0.4%~0.57%,平均为0.45%,Au为0.01×10-6~0.03×10-6,平均为0.02×10-6;Mo为0.03%~0.08%,平均为0.05%。
白乃庙石英型金矿的产出主要受构造控制,可划分两种类型:Ⅰ型受断裂构造破碎带如白乃庙断裂及其派生裂隙控制,以NE向为主,NNE或NEE向次之.矿体产出稳定,规模大,倾角一般较陡,偶见分支复合、尖灭现象,是白乃庙金矿的主体。Ⅱ型主要受韧性剪切带和强烈的片理化带控制。以EW向为主,SN向次之。矿脉一般规模较小,矿体大多呈不连续的透镜体状,品位分布极不均匀,地表所见多为细小的石英脉线,数量多,一般不具工业价值,有些甚至很难见到矿化迹象,但向下延伸则有局部突然膨大呈襄状、袋状且有连续性变好的趋势,多数品位很高(可达千g/t);其次为受不整合面和迁就不整合面的构造裂隙等控制。
葛良胜(1991)认为白乃庙铜金矿田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次成矿作用,通过对白乃庙铜(钼、金)矿床南北矿带及赋存在不同构造中的金矿床(点)的详细观察分析和对比研究,认为铜矿的形成经历了早期变质热液—岩浆热液—晚期变质热液等的多期成矿作用叠加,南北矿带叠加强度不一致,铸成了两矿带地质特征上的差异;不同构造中的金矿脉是不同期成矿作用的产物。赋存于白乃庙主干及其派生断裂或裂隙中的石英脉是燕山期大气降水热液作用所致,而韧性剪切带、片理化带及其附近构造中的石英脉则是华力西期末的变质热液(其中混有一定量的岩浆水)矿化作用的结果。聂凤军等(1993,1994)指出,白乃庙铜(钼、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分别与中元古代海相火山喷溢和加里东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前者造就了南矿带绿片岩型条带状和块状硫化物矿石,后者形成了北矿带斑岩型细脉浸染状矿石。因此白乃庙矿床为一典型的复合型铜(钼、金)矿床,其中北矿带属于典型斑岩铜(钼)矿床。
铜矿铁矿属于金属材料吗
铜金矿是不属于危废的,它只是一种矿物原料。危险废物是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并且危废一般是在加工处理过程产生的,比如说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的废水废渣。铜金矿仅仅是矿物原料不具备这些特性,所以不属于危险废物。
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模型
斑岩型铜矿(铜钼矿、铜金矿)及相关的矽卡岩型铜矿(铜金矿)仍然是工作最多、新矿床发现和资源扩大最多的主要类型铜矿床。美国地质调查局D.A.Singer等人根据与铜伴生的金和钼的相对含量,将斑岩型铜矿划分为3个亚型:斑岩铜-金矿亚型(Au克/吨∶Mo%≥30),斑岩铜-钼矿亚型(Au克/吨∶Mo%≤3),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斑岩铜-金-钼矿亚型。此三亚型矿床的一些有关统计数值特征见表2-1(矿床数为实际数字,侵位深度为估计数字,其他各项为统计中值)。
表2-1 斑岩型铜矿3个亚型矿床统计
在环太平洋带,智利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发现了一些重要矿床,如托基(Toki)矿床组,于1996~2002年发现。先是在1996年于该地发现Opache氧化矿矿床,1999年又发现Genovera氧化矿矿床。主要斑岩型矿床(托基)是1999~2000年下半年发现的。2002年又发现了Quetana矿床。这些加起来,托基矿床组共有矿石20亿吨,铜平均品位为0.5%,即含铜1000万吨,其中托基斑岩铜矿床有8亿吨,含铜0.45%。1996年发现的有智利北部的斯潘斯矿床(4亿吨,铜1%)和南加比矿床(9.06亿吨,铜0.48%)。智利北中部埃尔莫罗(E1Morro)-LaFortuna铜金矿床组(有3个矿床,其中La Fortuna有推测资源6.45亿吨,铜0.53%,金0.46克/吨)是1993、1997年发现的。还有1998年(一说1995年)发现的Vizcachitas铜矿床(11.41亿吨,铜0.42%),1998年发现的埃斯佩兰萨Esperanza铜金矿床(现有7.86亿吨,铜0.53%,金0.2%克/吨,钼0.0123%)。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附近特大型特尼恩特铜钼矿床,过去解释为斑岩型。新的地质填图和区域岩石学研究结果认为是角砾岩或巨角砾岩型。在形成含铜矿化的多期角砾岩后,较晚期的斑岩侵位,带来很少量铜矿化,但使角砾岩带来的铜矿化重新活动。这种新认识导致重新研究类似矿床的主要勘查目标地。
在秘鲁南部库斯科区安达韦拉斯-尧里带(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认为主要是含铜磁铁矿矽卡岩矿区,有廷塔亚、阿塔拉亚、拉斯巴姆巴斯、卡坦加等矽卡岩矿床。80年代后期完成区域工作,并详细研究了廷塔亚和卡坦加矿床。1995年马格马铜公司在该区进行了草根勘查,证明存在斑岩型蚀变与矿化。后该公司为BHP公司兼并,经钻探等工作导致在1998~1999年发现并圈定了安塔帕凯斑岩铜金矿床(3.83亿吨,铜0.89%,金0.16克/吨)、LosChencas(2亿吨,铜1%,金0.12%克/吨,钼0.08%)等斑岩铜矿床。此外也圈定了科罗科瓦依科矿床,以矽卡岩型为主,储量1.57亿吨,含铜1.58%,金0.149克/吨,银6.3克/吨。
秘鲁北部1994年发现的Rio Blanco斑岩铜钼矿床,原有铜资源346.3万吨。经最近几年工作,现有确定资源1.46亿吨,含铜0.73%,钼0.024%;推定资源6.7亿吨,铜0.56%,钼0.023%;推测资源4.41亿吨,铜0.52%,钼0.021%。合计有铜资源710万吨,钼28万吨。秘鲁还在1995年发现了Tantahuatay斑岩铜金矿床(3.75亿吨,铜0.79%,金0.33%克/吨),1998年发现Galeno斑岩铜矿(现有推定资源5.04亿吨,铜0.54%,金0.12克/吨,钼0.015%;推测资源5.54亿吨,铜0.39%,金0.09克/吨,钼0.010%;合计有铜488万吨,金110吨,钼13万吨),1999年在Ancagh地区发现了Magestral斑岩-矽卡岩铜矿(2.70亿吨,铜0.51%,银4.11克/吨,还有钼)。利马东南约600公里最近新发现的Constancia斑岩铜金钼矿床,有相关的矽卡岩矿化。秘鲁北部Carariaco铜金矿床是1970年英国地质调查局和秘鲁地质调查局分散流取样发现的,曾估计资源为3亿~4亿吨,铜0.5%,现在勘查,将继续钻探。
利马东100公里,奥罗拉西32公里的莫罗科查的托罗莫查(Toromocho)斑岩铜钼(银)矿床,早在1974年发现。1980年曾完成可行性研究,打过143个金刚石钻孔(4.2万米)和4个坑道,地表显示1×1.5公里,可露采堆浸部分有6.1亿吨,上部有4.1亿吨,可浸出铜品位0.67%。据2005年5月报道,经最近几年钻探,该矿有确定加推定资源8.18亿吨,总平均品位相当铜0.9%(实际为铜0.64%,Mo0.022%,还有银,以0.6%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另有0.26%~0.59%铜当量的确定加推定资源7.63亿吨,铜0.33%,钼0.008%。另有推测资源2.57亿吨(以0.26%铜当量为边界品位),铜0.45%,钼0.009%。此外各级资源还有银6.3~7.4克/吨。以上合计含铜超过860万吨、钼22.7万吨,还有银。剥采比约0.35∶1,基础设施亦可以,是一世界级矿床,亦是世界最佳未开发铜矿项目之一。现正由秘鲁铜公司(主席是美国著名斑岩铜矿专家J.D.洛厄尔)进行勘查,已打5万多米钻,当时预计2005年要再打5万米,期望2005年再开始可行性研究。据2005年10月报道,资源又比2005年4月增加16%,经11.6万米钻探,确定加推定资源已超过18亿吨,铜0.46%,钼0.016%,银6.8克/吨(合计相当于铜0.68%),即确定加推定资源就有铜850万吨,钼28.8万吨,银12240吨。
1992(有说1993)年发现的阿根廷阿瓜里卡(Agua Rica)斑岩铜矿床最新资源计算结果(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为:确定加推定资源6.71亿吨,铜0.62%,钼0.035%,金0.26%克/吨;推测资源3.31亿吨,铜0.50%,钼0.052%,金0.16克/吨,矿床还含银(约3克/吨)。合计含铜约580万吨,钼约40万吨,金约220吨,银约3000吨。现考虑年产15万吨铜、1080万磅钼,估计项目资本需9.96亿美元。
厄瓜多尔1997年发现的米拉多尔(Mirador)斑岩铜矿,项目可行性已得出肯定结论。有推定资源3.10亿吨,铜0.65%,金0.2克/吨;推测资源3.15亿吨,铜0.56%,金0.17克/吨,还有银,部分可露采。距米拉多尔矿床3公里处,最近发现了米拉多尔北铜金矿床,已钻探圈出近地表高品位次生富集带。此外还有San Carlos和Panatze矿床。
多米尼加最近发现了E1 Brujo斑岩铜金矿床。
墨西哥的卡纳内阿Cananea大斑岩铜矿床开采多年后仍有巨大铜资源,2001年有储量16亿吨,铜0.61%,另有15.5亿吨铜品位0.26%可堆浸矿石,合计有铜约1380万吨。近年发现索诺拉州San Enrique斑岩铜-钼-(银)矿床和锡纳洛阿州的E1 Pulpo斑岩型铜-金-(银)矿床等斑岩型矿床,现在勘查中。
美国西部盛产斑岩铜矿,有许多大型矿床。犹他州的宾厄姆峡谷矿床大规模现代化露采已有百年历史,目前采坑已扩至4公里宽,1200米深,已挖掘出约54亿吨矿石和废石,累计生产出了1500多万吨铜(包括相关的矽卡岩矿)。2004年矿山采出4570万吨矿石,铜平均0.63%,钼0.033%,金0.29克/吨,银3.04克/吨,产铜26.37万吨(精矿含铜量)、9.6吨金、6800吨钼、111.5吨银。据1997年资料,该矿床当时总的累计产量加储量(包括斑岩型、邻接的矽卡岩型、贱金属交代矿及砂金矿)为铜2740万吨,硫化钼130万吨,金1570吨,还有大量银。现采坑尚有证实加概略储量6.59亿吨,铜平均0.57%,钼0.04%,金0.33克/吨,银3.0克/吨。未来尚有可开采资源9.1亿吨,铜0.70%,钼0.05%,金0.3克/吨,银3.0克/吨。该矿床不仅规模巨大,且硫化物矿化也较均匀。最近宣布采坑还要扩大,其寿命将延至2017年,届时将决定是改行井采,还是继续露采。美国西部不少矿床近年查明了一些低品位可堆浸矿石,如亚利桑那州萨福德铜(金、银)矿床有5亿吨可堆浸矿石和3亿吨硫化矿石。矿物公园铜钼矿床有氧化矿证实加概略储量8460万吨,铜0.24%,该矿床尚有确定资源3.456亿吨,铜0.41%,钼0.037%;推定资源1.012亿吨,铜0.39%,钼0.038%;推测资源6200万吨,铜0.38%,钼0.038%(以0.3%铜当量为边界品位)。
美国亚利桑那州东中部菲尼克斯东90英里,靠近苏必利尔镇的Resolution深部隐伏斑岩铜钼矿,是1992~1997年钻探工作中发现的,其上有600~1200m厚的第三纪盖层,主要是深生矿化,铜平均品位1.0%~2.0%,钼0.02%~0.03%,银为2克/吨。矿化含在厚的白垩纪(?)火山碎屑岩与硅质碎屑沉积岩中,有NEE向石英斑岩岩墙群侵入,成矿后构造扰动不大,剥蚀不深。估计资源超过10亿吨,铜平均品位为1.5%,预期尚可扩大。这是美国近年最大的铜矿发现,矿床在地表无显示,也缺少物化探异常,是覆盖区地质勘查的成功。该区是一勘查程度高的成矿区,此前最后的大铜矿发现是20多年前的圣克鲁斯矿床。该地区在19世纪后期开采地表银矿(银王、银后矿山,主要为脉型)。20世纪初由于表生银矿枯竭,往深处表生辉铜矿增加,而转入铜矿生产,并在表生富集带下发现有一富的深生辉铜矿-斑铜矿矿体,矿山也改称马格马(铜)矿山。经数十年开采,发现矿体不断向深处及沿走向延伸,向东延至年轻不含矿火山岩盖层下,并发现交代矿体。20世纪60年代转入开采交代矿体,1996年储量枯竭。马格马脉和平伏交代矿体支持该矿山开采了85年,产2450万吨矿石,铜平均品位近5%。1991年马格马铜公司认识到储量即将枯竭,开始了矿区规模的勘查计划,找更多的块状硫化物交代矿体,选定了重点工作区。1994年10月,在马格马矿山坑道中往南打一水平钻孔,1995年2月完成,打到一群石英斑岩岩墙、一些致密硫化物矿脉、石英硫化物细脉和网脉,以及普遍的绢云母化,认为是隐伏斑岩矿化中心的浅部。后在其下打一孔,于1996年1月打到强烈黑云母化,并证实有经济远景,称此发现为马格马斑岩中心,后改称Resolution矿床。后里奥廷托公司取得此项目,到2003年末,进行了20个月的勘查,打了17个钻孔。了解到矿体呈穹窿状,其顶部距地表1400米,已知长1800米,宽1500米,厚200~450米。2004年在继续进行预可行性研究。预计在下一10年中期前不会生产,地下2000米左右深处的岩石温度和地压也是开采中要考虑的问题。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Pebble斑岩铜金钼矿床在20世纪90年代前已发现(前译“卵石滩”矿床),品位不高,规模巨大。最近两年在进行钻探和重新评价。2005年3月报道的资源新计算结果(据70719米钻探)为,以0.3%铜当量为边界品位:确定资源7.11亿吨,铜0.33%,金0.36克/吨,钼0.016%;推定资源23.20亿吨,铜0.27%,金0.31克/吨,钼0.014%;推测资源11.30亿吨,铜0.24%,金0.30克/吨,钼0.014%。即合计有铜约1110万吨,金1310吨,钼近60万吨。如以0.7%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则有确定资源2.14亿吨,铜0.47%,金0.47克/吨,钼0.02%;推定资源3.56亿吨,铜0.46%,金0.51克/吨,钼0.021%;推测资源1.43亿吨,铜0.40%,金0.56克/吨,钼0.02%。即合计有铜321万吨,金362吨,钼14.6吨。矿化分布面积超过1.7×1.7平方公里,据称仅占美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地查明的面积达89平方公里的广泛硫化物矿化系统的5%。2005年又发现了Pebble东斑岩铜金钼矿床。
加拿大的斑岩铜矿床,主要分布在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近几年在勘查的主要有该省西北部的Galore Creek斑岩铜金银矿床。据1992年资料,该矿床已有确定加推定资源2.432亿吨,铜0.75%,金0.45克/吨,银6.0克/吨。过去注意铜矿化,后主要注意金。矿床产在火山岩和侵入斑岩中,含浸染型和交代型硫化物。富铜矿化与钾长石、石榴子石和黑云母蚀变有关,主要为黄铜矿与斑铜矿,金与黄铜矿和黑云母-磁铁矿有关。现包括Copper Canyon等4个独立矿体。据2005年4月报道,这两年钻探发现了新矿体,合计资源增加,目前有确定加推定资源3.533亿吨,铜0.72%,金0.45克/吨,银5.29克/吨;推测资源3.485亿吨,铜0.5%,金0.54克/吨,银5.41克/吨(以0.5%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合计有铜428.6万吨,金347吨,银3755吨。如以0.35%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则有确定加推定资源5.167亿吨,铜0.59%吨,金0.36克/吨,银4.54克/吨;推测资源5.783亿吨,铜0.41%,金0.42克/吨,银4.35克/吨。合计有铜542万吨、金429吨、银4860吨,可平均年产13.4万吨铜、5.85吨金、62.8吨银。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中部的Mt.Polley矿山项目,系由几个不大的碱性斑岩铜金矿床组成,各矿床矿化、蚀变和角砾岩的特征有不同。矿山在1997~2001年曾开采(主要在贝尔采坑)。2003年夏在贝尔采坑东北约1.5公里处新发现了北东带高品位铜金银矿化。这是一项“登山鞋加锤子”的发现,是在原来勘查少的部分修筑伐木路时揭露出矿化显示后发现的,是一意外的幸运事。经槽探、钻探证实了此发现。与本区其他的矿体不同,北东带矿体铜品位高,银含量和斑铜矿含量高,磁铁矿少,故无磁性响应(本区其他的矿床均有磁性响应)。此带的发现扩大了该区找矿前景。Mt.Polley证实加概略储量有4400万吨,铜0.45%,金0.30克/吨,此外有确定加推定资源6850万吨,铜0.37%,金0.26克/吨;推测资源2800万吨,铜0.3%,金0.27克/吨。
同样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中部坎卢普斯附近的阿夫顿Afton铜金矿山项目,也是老矿山,最近几年又有新发现,在以前的矿山原址上正在开发一新的铜金矿山。该矿山原有2个采坑,1977~1988年已产金45万盎司(14吨)、铜约25万吨。该矿床最初是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地表自然铜矿化发现的。原采坑底下尚留约1050万吨高品位铜金矿石(铜1.52%,金1.1克/吨)。1999年计划打5000米钻以扩大资源量。最初几孔打到自然铜及铜的硫化物,说明表生富集延深比想像的深得多。第1孔打到含铜大于8%的矿石,第2孔打到235米含铜2.37%、金1克/吨,还有些钯和银,说明了深部矿化远景,且其深部矿化与大部分斑岩铜矿不同。大部分斑岩铜矿在表生富集带下,硫化物带品位多随深度的加大而下降。此矿床却随深度加大而明显增高。后钻探扩展至钻井西南方向的深部矿化带,发现钯和金品位增高,认为钻探圈出的可能是一宽广的矿液补给带(在原采坑西南部),此矿化带陡倾,长至少365米,宽平均76米,在采坑底下延深至少300米。也有的人认为矿化往深部变富可与岩浆铜镍矿床相比拟。在头一年钻探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后,接着进行了2年加密和拓展钻探。2003年初开始预可行性研究,2004年初圈出确定加推定资源6870万吨,铜1.08%,金0.85克/吨,银2.62克/吨,钯0.12克/吨。另有推测资源745万吨,铜0.92%,金0.78克/吨(以0.7%铜当量为边界品位)。后又在进行地下勘探(打2000米斜井),矿山寿命约为18年。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还有一些斑岩型铜金矿床在勘查,如2004年Red Chris矿床的可行性研究结果,矿山寿命可有25年,前17年可采储量1.854亿吨,含铜0.414%、金0.325克/吨,后8年处理前期开采堆存低品位矿石9060万吨,含铜0.216%、金0.145克/吨。该省南中部直布罗陀斑岩铜矿在停采一段时间后,最近也开始再开采,现尚有7.45亿吨矿石,含铜200多万吨。
在太平洋西侧,1996~2002年发现的蒙古南戈壁绿松石山(Oyu Tolgoi奥尤陶勒盖)特大型斑岩铜金矿床组,这几年一直在继续勘查,规模不断扩大,北部发现了大富矿。目前已追索出该矿化系统的一连串矿床,沿走向总长逾6.5公里,有确定加推定资源11.5亿吨,含铜1.3%、金0.47克/吨(即含铜1495万吨,金540吨),推测资源11.6亿吨,含铜1.02%、金0.23克/吨(即含铜1183万吨,金267吨),均以0.6%铜当量为边界品位;总计含铜2678万吨,金807吨。往北且已延入“铜场”Copper Flat区。矿床发现及勘查概况见下一章实例介绍。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查盖地区1997年发现的Reko Diq斑岩铜金矿区,位于赛音达克斑岩铜矿东。澳大利亚的特提斯铜公司在继续勘查,不断发现一些斑岩杂岩体和相关的铜金矿床,且已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该区是特提斯岩浆弧的一部分,该地侵入杂岩在一约10×15平方公里区域内含19个已知斑岩铜金矿床。该区由一时代较老的中部斑岩与周围较年轻的斑岩组成。表生铜矿化发育在中部斑岩上,在年轻斑岩中有大量未风化深生矿化。主要的有西部含矿斑岩群(已知有4个矿床)、南部含矿斑岩群和Tanjeal斑岩铜金矿床(即中部斑岩的H4矿床)。2005年7月报道的资源有:Tanjeal矿床(即H4矿床,以铜0.3%为边界品位)推定资源1.53亿吨,含铜0.7%;推测资源1500万吨,含铜0.5%;深生矿推测资源4700万吨,含铜0.4%,还含金。西部斑岩矿床推测资源为7.29亿吨,含铜0.64%、金0.4克/吨(以铜0.5%为边界品位)。H8矿床位于Tanjeal矿床与西部斑岩矿床间,推测资源为2.7亿吨,含铜0.4%、金0.2克/吨(以铜0.3%为边界品位)。以上合计含铜708万吨、金345吨。Tanjeal矿床主要为表生矿,可堆浸(包括生物堆浸)或用溶剂萃取电积(SX-EW)法生产电解铜。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多的在勘查矿床尚未计资源量。据2006年初报道,Reko Diq总的已有推定资源为12.7亿吨,含铜0.54%、金0.24克/吨;推测资源为11.4亿吨,含铜0.48%、金0.31克/吨。合计含铜1233万吨,金658吨。
老挝万象东北约100公里的Phu Kham(意为“金山”)铜金矿床是1994~1997年在该区发现的2个斑岩铜金系统之一(另一为万象北约120公里的Phu Bia金矿床),容矿岩石主要为石炭二叠纪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和矽卡岩,是以土壤采样和岩石拣块样检查区域分散流金异常时发现的,现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新的资源计算结果为中部推定资源为2700万吨,含铜0.8%、金0.3克/吨;推测资源3700万吨,含铜0.8%、金0.4克/吨(以铜0.5%为边界品位,算至250~300米深);南部及北部有推测资源4400万吨,含铜0.8%、金0.3克/吨,即含铜86.4万吨、金32.4吨。另有资料报道该矿床铜资源有155万吨的。此区与泰国北部廊开府、黎府的矽卡岩-斑岩铜金矿床似产在同一带内。老挝东南部沙湾拿吉省的Sepon-Khanong铜金矿区,是里奥廷托公司在对一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进行检查时于1992年发现的,亦为与斑岩体有关的以矽卡岩为主的矿床。后经勘查,Sepon金矿山已于2002年12月投产(储量1420万吨,金3.43克/吨),Khanong铜矿床2005年将产3万吨电解铜。经最近两年勘查,Khanong矿床资源增加,现有确定资源2040万吨,含铜3.3%;推定资源900万吨,含铜3.3%;推测资源1260万吨,含铜2.3%;合计资源4200万吨,含铜125万吨,除铜外还含银约560吨。同时,还进行了区域勘查。经钻探在距Khanong矿床7.8公里处发现的Thengkham南探区有推测资源为2500万吨,含铜1.3%,另有金和银。其北侧的Thengkham北探区有推测资源2940万吨,含铜1.5%、金0.3克/吨、银7克/吨。整个Sepen-Khanong矿区铜资源合计已有9640万吨,平均品位为铜2.1%,含铜约201万吨,这3地资源均有扩大远景。
印尼的滕巴加普拉(埃尔兹贝格-格拉斯贝格)矿区斑岩-矽卡岩铜金矿床组每年生产大量铜和金(2003年产铜71.8万吨、金99.68吨;2004年因多种因素减产,产铜52万吨、金48.56吨),但每年勘查不仅补上了当年开采掉的储量,而且使保有储量有所增加。2000年底保有总的证实和概略储量为25.1亿吨,含铜1.10%、金1.04克/吨、银3.40克/吨(即含铜2761万吨、金2610吨,银8500吨),此外有资源中可回收铜690万吨、金700吨。2003年中保有的证实和概略储量为25.8亿吨,含铜1.12%、金1.02克/吨、银3.73克/吨(含铜2890万吨、金2632吨、银9623吨)。2003年中尚有资源10.6亿吨,含铜0.7%、金0.7克/吨、银3.7克/吨(即含铜约740万吨、金740吨、银3900吨)。2004年的保有证实和概略储量增至28亿吨,含铜1.09%、金0.98克/吨、银3.87克/吨,即含铜3052万吨、金2744吨、银10836吨。此外近年在印尼加里曼丹中部的巴罗依铜金项目,矿化与英安斑岩侵入体有关,据称亦可能属斑岩型。
菲律宾棉兰老岛1992年发现的坦珀坎(Tampakan)以斑岩型为主的铜金矿床,这两年也在勘查,已有确定资源4.56亿吨,含铜0.74%、金0.31克/吨、钼86×10-6;推定资源为4.26亿吨,含铜0.68%、金0.27克/吨、钼73×10-6;推测资源为4.58亿吨,含铜0.56%、金0.22克/吨、钼65×10-6。合计有铜890万吨、金360吨,还有钼。最近报道,该矿床有资源19.7亿吨,含铜0.59%、金0.23克/吨,即有铜1162万吨,金453吨。棉兰老岛东北端2000年发现的Boyongan斑岩铜金矿床现有资源为3亿吨,含铜0.6%、金1克/吨,即含铜180万吨、金300吨。内格罗岛的Hinoba-an斑岩铜矿床,有确定和推定资源2.406亿吨,含铜0.37%。
巴布亚新几内亚Golpu铜金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有资源1.1425亿吨,含铜1.43%、金0.72克/吨。
此外在伊朗、俄罗斯南乌拉尔地区(邻近哈萨克斯坦)以及土耳其等地区也有此类矿床的勘查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铜金矿是什么东西,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金矿ot矿的全部内容,以及铜金矿是什么东西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