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保本保收益的协议有效吗
保本保收益取消,还有什么银行理财产品值得购买吗?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其中一条明确规定银行理财不得保本保收益。别担心,最佳替代银行理财产品有这些!
保本保收益背后的真相
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香饽饽,不仅收益比普通存款高得多,而且还不用担心风险问题,买了这类理财产品,可谓是高枕无忧。不过,是投资理财,就会有风险,不可能同时保本又保收益,这是一条金融铁律,保本保收益理财终究只是银行打出的一个华丽的广告语而已。
就算_编说的有风险,那为什么从来没出过事样的呢?这是因为以前大家都把钱存银行,自然资金多,就算出了事也有足够多的资金用于风险控制。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方非银行机构纷纷搭上快车,各种网络理财、第三方理财平台给了大家更多选择,其中不乏一些高利率诱惑大家的诈骗平台,但总体上确实是改变了整个金融环境,大家都去支付宝、微信、P2P理财了,流入银行的资金自然就少了,而且这一趋势正不断上升中。那么这时候,再向消费者保证保本保收益,显然是不合理的,说白了就是在欺骗你。
保本保收益理财的取消,其实是在保护大家,理财更安全了。
没了保本保收益结构性存款来替代
保本保收益没了,那么还有什么理财产品适合老百姓购买呢?其中一个就是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是一种结合了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新型存款,就是与利率、汇率、指数型等波动幅度大、带有高收益、高风险性的产品相结合。
为什么结构性存款是保本保收益的最佳替代产品呢?因为结构性存款通常是能百分百收回本金,也就是保本保收益中的其中一个保本,用户承担的只有利息的损失风险而已。所以如果你懂一点货币、或者汇率知识,那么收益还是可观的。
目前结构性存款一般为5万元起存,利率区间大都在1.15%~4.5%之间,视存款时间长短而定,存的时间越长,收益更高。
除了结构性存款还有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大额存单凭证,本质上还是存款一类,所以风险比较小。但和定期存款不同的是,大额存单发行利率是根据市场来确定的,并且可以在到期之前,随时在市场进行转让出售变现、还可用于办理质押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质押贷款、质押融资等,利率也比定期存款要高,使得大额存单非常灵活,很受市场欢迎。
唯一不足的就是门槛过高,在201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机构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30万的起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高了点。
还有这些银行理财不要错过
除了以上这两种,目前银行也推出了多种类型的理财计划,各家银行手机APP客户端中,都有一个专门的理财专区,其中多以活期、定期、还有货币基金这几类为主,资金以投资国债、货币、逆回购等低风险产品为主,收益稳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现在没有保本型理财产品了呢
大家好!我是龙门山客栈~~这意味着银行为理财产品兜底的时代即将结束,“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时代的开启。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经达到29万亿,庞大的规模暗中潜在一定风险。假如出现10%的闪失,也是2.9万亿,将会牵扯多少个投资人,影响力是巨大的,这足以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将成必然。2017年11月17日央行会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征求意见。其中最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是: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勤勉尽责的义务并收取相应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风险并获取收益;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在开展资管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管业务。
强监管下,银行如何开展资管业务。《指导意见》也算是一个意见征求稿,在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央行、银监会也算是给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缓冲整改时间,以尽快达到与监管同步。同时央行和银监会也是通过媒体宣传,积极引导广大投资人树立风险意识,摒弃保本兜底思维理财,通过政策吹风,提前打好“预防针”,防患于未然。当然,在鞋子正式落地前,也许会有个别空档期。偶尔可能会遇到保本型理财产品,但在产品说明的风险提示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风险等级:低”的提示,也就是说并非无风险,而是低风险。所以,投资者在认购银行理财产品时,最好认真阅读理财协议及产品说明书,结合自身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好了,今天分享到此。持续关注【龙门山客栈】,每天分享精彩财经知识。喜欢我,请留下你的关注~评论~点赞👍
国家为什么取消保本理财
国家不允许保本理财的原因可能是怕银行之间卷的太厉害了,影响正常金融秩序的开展,防止出现一些系统性金融风险。今年《资管新规》结束3年的过渡期,从2022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意味着银行的保本型理财正式退出市场,不复存在。
《资管新规》里提到,金融机构不可以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的时候,金融机构也不能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因此银行理财产品不能保本后,会让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向他们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财理念,逼迫投资者跟随市场成长。在新规前,刚性兑付作为资管行业的潜规则,是普遍存在的。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对外宣称银行理财无风险、高收益、保本保息,但背后其实是银行自己承担风险,把收益让给客户,造成了银行之间的不合理竞争。
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有什么区别
2022年1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表示,截至2021年末,“保本”理财产品、不合规的短期理财产品基本都已实现清零,银行业和保险业都已基本完成资管新规规定的过渡期整改任务。投资者们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都得自行承担盈亏了。那么银行理财产品为什么不保本了?还能买吗?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我们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一、银行理财产品为什么不保本了?
在我国的投资理财市场发展初期,有“刚性兑付”的存在,也就是投资保底:
刚性兑付的基本意思是,当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金融机构会给理财产品规定一个“预期收益率”,无论理财产品后续是亏损还是超额盈利,金融机构都根据该收益率给付金额,产品亏了有金融机构兜底,产品赚得的超额收益也归金融机构所有。
后来,国家于2018年4月27日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着重于打破金融市场混乱的“刚性兑付”局面,对原有的理财产品设立过渡期,过渡期原设定在2020年年底结束,后来延长至2021年年底。
国家全面打击“刚性兑付”,理财产品不再保本的原因如下:
1、刚性兑付违背了市场发展规律。
投资理财都是有风险的,有人赚就该有人亏,而刚性兑付让所有投资者都赚了,市场在此时没有了导向作用,也没有了调节作用,市场的发展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后续如果隐患爆发,对市场极为不利,很可能又是一场金融危机。
2、刚性兑付对金融机构的发展造成了危害。
刚性兑付将理财产品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的风险都转移到了发布产品的金融机构上,如果只是几个理财产品亏损,那么金融机构尚有能力弥补亏损,进行兑付。但是长期下来,金融机构就会入不敷出,最后矛盾爆发时,金融机构唯有破产清算,投资者“理财”的钱也不见踪影了。
3、刚性兑付不利于资源的配置优化。
刚性兑付要求金融机构一定兑付“预期收益”,那么投资者肯定只买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而不会买收益率低的理财产品。资产全部流向了高风险的投资市场,低风险的市场资金短缺。长期下来会导致市场发展畸形,投资也失去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金融市场风险变大。
二、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买吗?
就算理财产品没有“刚性兑付”,不保本了,也还是值得买的。
国家打破刚性兑付对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有利的,是一件好事。投资本来就是投资者自发的行为,风险和收益自然该由投资者自己承担,因此,投资者还是可以购买理财产品的。再加上,现在的理财产品都有比较严格、明确的风险分级,能够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
投资理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主选择理财产品,边学习边实践,掌握理财技巧。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投资需求和投资能力进行理性投资,才能在变化多端的投资市场里稳坐钓鱼台。
以上就是关于保本理财什么时候取消,保本保收益的协议有效的全部内容,以及保本理财什么时候取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