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医理论认为人有七情六欲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过激,或情志刺激过久,可直接伤及内脏,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七情六欲分别是什么意思
中医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六欲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欲望。
神明由心所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明是指人体生命的表现;狭义的神明是指人的神态,包括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中医理论认为人有七情六欲
七情,即怒、喜、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产生疾病。
《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素问刺法论》云:大悲伤也,悲伤即肺动,而其气复散也。
《素问疏五过》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灵枢寿夭刚柔》云:忧恐忿怒伤气。
《灵枢百病始生》云:忧思伤心,忿怒伤肝。
《灵枢九针论》云: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
……
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情志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情志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疾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情志伤脾胃: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情志伤肺: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干扰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证明。
情志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其可致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
六欲非中医理论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里面的七情是什么,中医理论认为人有七情六欲的全部内容,以及中医里面的七情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