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什么是道德洁癖的表现
这个是个很有深度的问题。道德和清洁的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德洁癖是一种暗喻,也就是把道德比喻为清洁。这种比喻很常见,比如骂人的话叫做“脏话”,说脏话的人需要“刷牙”,不义之财据说有一种“铜臭”。英文常见的说法叫filthy rich。在球场上挑衅叫trash-talk,等等。
道德洁癖,以这种比喻的观点来看,自然就是说某人的道德感太强,对不道德事情完全无法容忍。
比喻似乎没有正确与否,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1980年,Lakoff 和 Johnson两位学者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人类常用的比喻并非没有规律。这些常用的比喻,实际上是来源于人类的感官和现实经验。比如说,为什么我们形容爱是温暖的,而没有人形容爱是冰冷的?这是因为我们拥抱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温暖。为什么一件事向好的方向发展叫做“进步”,而坏的方向叫做“退步”?这显然是把事情比喻做走路。往前走就更接近目的地,后退就越离越远。希望往往比喻成黎明,比如说有人白天点灯笼形容社会黑暗。他们解释说,原始人本能的害怕不安全的黑夜,因此带来安全的黎明也就是希望。
这个观点,有力的证明了人类的思维和身体感受是紧密相连的。过去认为头脑和肉体相分离的观点是错误的。现在这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的经典理论。
回到清洁的话题上,道德和清洁的确也是通过人的身体感受而相连。有研究证实,当人们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之后,他们就更想洗手。后续研究不少,这里引一个比较新而且比较有趣的:
这项研究有趣之处是,如果一个人说了一些不道德的话,他就更想清洁口腔,但不会想洗手。但如果用键盘写一个不道德的邮件,那就会想洗手。这证实道德感和运动方式也有关系。
道德洁癖的期望是什么意思世上每一个灵魂都是一脸麻子
道德洁癖的期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道德行为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到了过分严格的程度。
这种期望通常源于个人内心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并可能会导致对他人行为的过度批评和指责。道德洁癖的期望可能会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因为这种期望可能会使人们感到压力和不适。
洁癖什么意思
洁癖的意思是把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感到焦虑。
洁癖是强迫症的一种,强迫性地清洗、检查及排斥“不洁”之物。分肉体洁癖、行为洁癖和精神洁癖。较轻的洁癖仅仅是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脱敏疗法、认知疗法来纠正。较严重的洁癖属于心理疾病,应该求助于心理医生。
诊断:
1、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2、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至少有下述症状之一。
(1)强迫观念。
(2)强迫情绪。
(3)强迫意向。
(4)强迫动作。
3、患者清楚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别人或外界强加给他的;患者认为症状反复出现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例句:
1、本来叶飞还想给菲八打电话,让他再定一栋别墅,但是那个可恨的洁癖男秋水的瑟地告诉他,度假村已经全部满员,他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
2、还是道德洁癖啊,这种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其道德洁癖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虽然略显固执但是不能不让人佩服啊。
3、而四周层层叠叠的雪白纱幔映着一尘不染的洁白墙壁,看得出来此间主人应该是位女性,而且这位女性似乎还拥有着不小的洁癖。
4、医生说,这种洁癖某种程度上源于一种心理障碍,只有想办法让她认为异性接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她才能真正克服这个障碍。
5、刚想要按照书上练功,蓦然之间发现浑身上下一层黏糊糊、黑乎乎的污垢,这让素来稍微有些洁癖的他很是受不了。
什么是道德洁癖的表现
道德洁癖是人们生造的词汇,是将道德要求和洁癖结合起来表达对道德高尚有过度追求的意思。这可能与本人性格中过度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有相关性。正如人在无菌的环境中是无法长期生存一样,绝对化的要求往往造成对现实生活的适应不良。有道德洁癖的人要先打破自己看问题的不当做法,比如僵化、刻板,增加心理的弹性,允许自己或他人存在有不完美或不完善的地方。对于这些部分,我们只有先接受它,才能真正地认识它并进一步改善它。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道德洁癖,什么是道德洁癖的表现的全部内容,以及什么是道德洁癖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