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春饼的做法家常做法
春饼的做法如下:
浸木耳至软身,并切条,将红萝ト切段,茼蒿切段,在碗内把面粉及水混合成面团,放置15分钟。锅以中火烧热,加入1汤匙菜油,炒好所有材料,备用,将面团分6份,擀平,用香油刷两边,撒上少许面粉。
把一个在彼此顶部,擀面团成班戟,于平底锅中煎至金黄,在班戟中放入馅料,卷成条状即可。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 到了唐宋时,这种风气更为盛行。
春饼的做法家常做法
春饼的做法如下:
首先称400g中筋面粉,面粉中加入一点盐增加筋性,用240g左右的凉水和面边倒边搅拌,搅拌成大面碎上手揉面,把面揉成光滑柔软的面团。把面揉光滑柔软后盖上保鲜膜,自然醒花半小时,面案上撒一些面粉,拿出醒发好的面,稍微揉一下给他整理成长条,把面整理成长条后,下成均匀大小的面积,每个大概50g左右,下好的面剂,占一些干面粉给他充分的从外往里揉一下。
然后整理一下按扁,稍微往扁擀一下就可以了,再来一个重复,刚才的动作,擀好的小饼刷一点油再放上另一个小饼,然后给他把边缘处捏合,捏好好把它改成两毫米厚的薄饼这样就可以了。
这个是两张,非常的薄,然后把电饼铛预热锅热后下入擀好的大饼,盖上盖子,大火烙40秒,大家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这饼已经熟了,起大炮了,拿起来轻飘飘的,我们吃的时候从边缘开始撕,分成2个饼,特别漂亮,这就是抹油或者加一点干面粉的关键,容易分层,这样做春饼方便快捷,一次出2个饼,这样做春饼方便快捷,一锅出两个关键是好吃。
春饼的做法家常做法
春饼做法如下:
1、将面粉与沸水混合成面团,分几次加入冷水,用手揉成中等硬度的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室温放置30分钟。
2、取出醒面团,切成一块。把干面粉撒上,揉一揉。把它揉成长条。用小刀将面团切成约15克的小块,将面团压成小煎饼,在煎饼上刷一层油备用。
3、取两个小木块,将刷面折叠在一起。把面团擀成直径约15厘米的薄饼。
4、加热平底锅,然后放入卷好的生蛋糕胚,用中火加热。当中间有气泡时,就意味着一侧几乎熟了。翻转另一面,两边用淡黄色烧掉。
5、取出煎饼,一分钟内分成两块。将烤好的蛋糕叠在一起,用湿漉漉的干净纱布覆盖,不仅可以保持温度,而且可以增加蛋糕的湿度,使蛋糕的味道更加鲜美可口。
6、拿出一个烤薄饼,放上你最喜欢的配菜,一起卷起来,就可以吃了。
如何做出好吃的春饼视频
首先和好面团,然后擀成一片片的饼皮蒸熟,接着炒一些配菜放进蒸熟的饼皮卷起来就可以了,具体做法如下:
主料:面粉200克、盐1克、水110克
辅料:绿豆芽100克、豆腐皮1张、香菇2朵、土豆1个、胡萝卜半根、韭菜1小把、香菜1棵、姜2克、大葱1段、色拉油15毫升、盐2克、五香粉1小勺、芝麻油几滴
1、面团材料放在盆里,先用筷子搅成絮状,然后再用手揉成光滑面团,醒发半个小时。
2、醒发后的面团再次移到揉面垫上,再次揉5分钟,面团变得细腻光滑,延展性也很好,这样的面团待会才会容易擀开。
3、分成大约20克左右的小剂子,我分了14个,待会能做出14个饼来。
4、把面剂子擀开成饼状,不用擀太大,待会还要再次操作。
5、擀好的面片用刷子刷一层薄油,5个一摞摞起来。
6、依次把三摞饼擀波,因为刷了油不用担心会黏到一起。
7、擀好的饼放进蒸锅里,上汽后蒸10分钟。
8、蒸饼的时候开始准备蔬菜。我准备了胡萝卜、豆腐皮、韭菜、香菇、土豆和绿豆芽,不仅好吃而且五颜六色。土豆去皮切成丝,胡萝卜切成丝,香菇切薄片,豆腐皮切成丝,韭菜切段,香菜茎和叶子分开切碎,葱姜切丝。
9、炒锅放油,先放入香菜茎葱姜丝炒香。
10、再根据蔬菜的易熟程度依次放入蔬菜炒熟。
11、这时候饼也蒸熟了。轻轻一揭就能揭开了,饼皮透亮,薄如蝉翼,非常漂亮诱人。
12、春饼铺在盘子里,放上刚才炒好的蔬菜,我喜欢多多的卷菜进去,这样才好吃。
13、卷起来,薄如蝉翼的春饼能透出来蔬菜的五颜六色,很有食欲。
注意事项:
1、面团要经过充分揉面,达到充分的延展性,这样会比较容易擀开,也利于把饼擀薄。
2、很多新手不太会擀薄饼,用这种方法可以轻易擀出很薄的饼,而且速度也很快,比一张张的擀快多了。
3、蒸好的春饼要趁热食用,凉了口感会变硬。所以蒸春饼的时候准备菜,这样菜炒好后春饼也蒸熟了,趁热吃最好吃了。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做春饼 做春饼方法,春饼的做法家常做法的全部内容,以及如何做春饼 做春饼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